在影片《塔洛》里,万玛才旦使用黑白影像、固定的镜头,尝试视觉的极致。
一个具有惊人记忆力的孤独牧羊人塔洛,因办理身份证而引发一连串的意外事件。这是导演万马才旦电影作品《塔洛》里的情节。近日,这部影片入围世界三大电影节之一的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
《塔洛》是导演万玛才旦的第五部藏语电影,他因成功拍摄《静静的嘛呢石》、《寻找智美更登》、《老狗》、《五彩神箭》等藏语电影,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更因拍摄中国百年电影史上第一部纯粹的藏族母语电影《静静的嘛呢石》而获得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被誉为藏族母语电影的开创者。
日前,南都记者专访万玛才旦。
从关注群体到关注个人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首先我们先来聊聊《塔洛》,除了电影,你还创作了一篇同名小说。故事的灵感从何而来,是你的亲身经历吗?
万玛才旦:不是,这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讲的就是牧羊人塔洛办理身份证时发生的一些事。小说跟电影也有些不同,电影的故事都集中在塔洛这个人身上,更加极致一些。
南都:那这部片子跟你之前的《静静的嘛呢石》、《寻找智美更登》等相比有什么延续和不同的地方吗?
万玛才旦:它们都以藏区为背景,故事都发生在藏地,里面主要的人物都是藏族人,题材都是当下藏区普通人的生存状态,语言也都是藏语,这些在我所有的作品中都是一脉相承的。
新的尝试主要在内容上,过去我的电影人物非常多,关注的大多是某个群体,这次的《塔洛》则集中到了一个人身上:主人公塔洛是个非常孤独的人,他没有接触过社会,但突然要跟社会接触之后,他身上出现了很多变化,他的境遇也随之改变。除此之外,在技术上我尝试了一些新的东西,这次的风格会更极致一些,除了使用黑白影像,还全部采用固定的镜头,这可能会让以前看过我电影的人非常意外。
万玛才旦
真实传达藏区生活现状
南都:作为藏族导演,在描述藏区时你是怎么来选择自己的角度的?
万玛才旦:首先我是一位藏族人,这是最重要的出发点,也正因如此我才能切身感受到藏族文化目前面临的一些改变和挑战,这是藏区的现实状况,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
现在以藏区为题材的电影非常多,但要说能真正表现出当地生活的真实性,能真正将藏族人的内心表达出来的,并不多。那些没有在藏区生活过的导演,他们在拍藏区时,更多看到的是一些外在的东西,比如风光、习俗等等。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驱使我开始拍电影。
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拍摄的电影把藏区的生活现状比较真实地传达出去。所以在我的电影里,你会看到,我关注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人,关注更多的是人本质上的一些东西。但要想选择一个好的角度和剧本并不容易,限制非常多,你需要考虑很多问题,必须非常慎重。
南都:藏语电影现状是怎么样的呢?
万玛才旦:从创作的题材上来讲,藏族母语的电影一直在向前发展,现在也有越来越多藏族年轻人想学习电影或者正在尝试拍摄电影。但从市场的角度讲,拍摄藏族题材的电影还是比较难的,首要问题就是语言障碍,如果再加上你拍的是个黑白电影,在国内上院线的机会就更少了。因为种种限制,将来可能会面临更多的推广甚至生存挑战。这次《塔洛》能入围威尼斯,我想是一个很好的推广藏语电影的机会,我也非常高兴。
原标题:万玛才旦:首先我是一位藏族人
(责编: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