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藏地儿女的如歌岁月

首页 > 雪域之子 > 藏韵谈话坊

守“净土”的安宁--记“中国生态英雄”罗延海

刘海英    发布时间: 2015-05-27 11:29:00    来源: 青海法制报

罗延海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执勤。
罗延海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执勤。

  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4.5万平方公里广袤的无人区,在天寒地冻、风雪弥漫的寒漠;在步步泥淖、处处大河的湿地;在保护生态环境、拯救濒危动物的前沿,有一位沉着而坚定的指挥员,他魁梧的身躯给战友一种安全感,他冷峻的面庞给不法分子一种威慑力,他就是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安局副局长罗延海。

  在10余年的从警生涯中,罗延海始终以崇高的信念和无畏无私的奉献精神坚守在可可西里反盗猎、反盗采斗争一线,与武装盗猎分子和非法采挖团伙斗智斗勇。在神圣的工作岗位上,罗延海用燃烧的青春和激情诠释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平凡的人生中书写着一个人民警察精彩而辉煌的人生……

  置身戈壁守“净土”

  可可西里藏语意为“美丽的少女”,长江主要源区之一,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无人区”保护区之一。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着以高原精灵藏羚羊为代表的众多野生动物。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藏羚羊遭到了疯狂的猎杀,洁白的雪山沾满了血迹,清澈的湖水边有藏羚羊在哀鸣,远方的雪山在叹息,“美丽的少女”在哭泣……

  为了保护可可西里这片人间净土,1997年,刚满20岁的罗延海第一批进入可可西里,从此开始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森林警察生涯。他带领可可西里巡山队员长年累月地转战在可可西里4.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广大周边地区,他和战友们一起爬冰卧雪,风餐露宿,与武装盗猎分子进行着殊死较量。十年来他行程70余万公里,组织巡山423次,破获盗猎、非法捕捉、倒卖和运输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案件107起,其中重大、特大案件2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和违法人员354人,审判机关判处刑罚42人,收缴枪支21枝,子弹30000多发,汽车38辆,藏羚羊皮3909张。

  一组组数据,不仅展现了可可西里人保护藏羚羊的工作成效,也从另一个方面展现了罗延海和战友们默默奉献和守护的成果。面对可可西里高寒缺氧的气候环境,面对可可西里寸步难行的道路交通,面对来势汹汹的武装盗猎分子,罗延海时刻保持警惕,不敢有半点马虎。饿了,他们啃一点干饼子或方便面充饥;困了,蜷在车里打个盹儿。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守护着可可西里,护卫着藏羚羊。

  对于可可西里具有着千万年高龄的“美丽少女”来说,十多年只是眨眼的一瞬,但就是在匆匆而逝的岁月里,罗延海和热爱这片人间净土的人们,用自己的热忱、青春、健康甚至是生命,改变着可可西里的命运,让“美丽少女”看到了祥和的阳光、和谐的画面,可可西里也因为有了他们的守护而更加安详。

  破获盗猎案件,是森林公安局的职责,但在罗延海看来,做好预防犯罪,在盗猎犯罪分子实施犯罪活动前破案,才是真正起到了保护野生动物的作用。因此,他带领巡山队加大侦查力度,及时掌握线索,多次成功破获了未遂盗猎藏羚羊案件,被称之为守护“人间净土”的骁将而被熟知他们的人所津津乐道。

  坚守前沿履职责

  一次,新疆若羌县4名不法分子驾驶2辆吉普车,携带1支自制半自动步枪,1支双管猎枪和大量军用子弹及猎枪弹,潜入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交界地带猎捕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森林公安局得到这一线索后,立即由罗延海带队实施堵截。当这个盗猎团伙刚刚到达目的地,还未来得及实施盗猎犯罪时,就被埋伏在可可西里无人区的罗延海和战友们当场抓获。

  一次,罗延海带领可可西里巡山队在到达可可西里与新疆交界地带时,发现地上有几条崭新的汽车印迹,经分析认定是最近两天之内经过的汽车,于是沿着车印追击,下午在一座小山丘和河滩分别发现了4具和7具藏羚羊尸体,有的已经被割去了四肢和头颅,然而在零下20多度的寒冷天气里尸体还未冻僵,根据他的判断,盗猎犯罪分子就在近处,尚未走远,而且他们在食用藏羚羊肉。他和队员们加速追击,于当日傍晚6点40分左右在一个山沟里发现目标,并兵分两路包抄过去,当场抓获了盗猎分子。

  在罗延海和战友们经过长达10年的反盗猎斗争和卓有成效的保护下,自2008年以来,可可西里再没有听到盗猎的枪声,藏羚羊种群逐步得以恢复,种群数量近年来呈现恢复性增长,从1998年的不足2万只恢复至现在的6万多只。可可西里的宁静本来可以让罗延海和战友们松一口气了,然而,因巨额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不法分子邪恶的目光仍然觊觎着可可西里,近几年进入可可西里周边甚至境内非法采金等盗采活动开始抬头。在守护可可西里宁静的同时,罗延海带领的巡山队又担负起了打击非法盗采分子的任务,并多次破获盗采沙金和非法入区等各种案件,并依法进行严厉处罚。由于巡山队不间断地开展专项巡山行动,再加上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采取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2009年至今,可可西里境内没有发生一起既遂的盗采沙金案件。

  2010年4月14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玉树州府结古镇,里氏7.1级的强烈地震夺去了数千人的生命,摧毁了人们的房屋,昔日环境优雅秀丽,人民安居乐业的结古顿时成为一片废墟。4月16日,先后两批177名在地震灾难中受伤的灾区伤员被紧急运往格尔木就治。

  在第一批伤员到达格尔木时,罗延海第一时间积极组织在格尔木的干部职工和家属前往医院照料,并在市人民医院现场将人员分工为4个“亲情服务组”,罗延海主动带队,前往救治灾区伤员的解放军第二十二医院、市人民医院、石油医院和铁路医院,为医院方面提供康巴藏语翻译,解决了医院和伤员之间沟通的困难。同时还担当起了为到达格尔木后与家人失散的伤员和陪护人员寻找亲人的任务。在了解伤员和陪护人员的生活困难后,积极解决他们的内外衣物、鞋袜以及必需的生活物品,并为危重伤员提供陪护,开展心理疏导,随时帮助伤员排忧解难,成为他们的贴心人而受到大家的尊重和爱戴。在罗延海的悉心照料下,伤员们和他建立了难舍难分的情感,在困难时刻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了来自亲人般“血浓于水”的亲情和人间温暖……

  无怨无悔写忠诚

  可可西里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罗延海的身体状况却每况愈下。由于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长期颠簸和无规律的生活起居,罗延海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和肠胃疾病,时常经受着病痛的折磨,然而,留在身上的病痛比不了内心对家庭、对女儿的遗憾和愧疚。

  因为长期奋战在反盗猎、反盗采一线,可可西里几乎就是他常年奔波的地方,在这里他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一腔热血,时刻守护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而面对自己的小家,在罗延海的心里一直有一个遗憾,伴随着遗憾的便是内心对女儿的愧疚。

  由于当时武装反盗猎工作特别严峻,女儿刚刚出生没多久,就和爷爷奶奶一起回了老家,即便是万分想念孩子,也只有等到春节的时候才能见到可爱的女儿。作为父亲,让他感到遗憾和愧疚的是没能听到孩子第一声开口叫爸爸、没能让孩子感受到太多的父爱、在孩子快乐童年里没能留下太多成长的点滴回忆……在孩子6岁那年,为了孩子的学习只好将她接到身边,可是大多数时间,孩子还是看不到父亲的身影。即便是这样,女儿非常乖巧听话,似乎她幼小的心灵里非常理解父亲的苦衷,女儿的乖巧、懂事让这个做父亲的除了愧疚,更多的是一种无法言语的心疼。

  十多年来,罗延海不仅与盗猎、盗采团伙和一切不法势力作斗争,还要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他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困苦,也经历了与藏羚羊共存亡的情感磨练。他先后被公安部、国家林业局授予个人二等功和全国斯巴鲁生态保护突出贡献个人奖。

  可可西里4.5万平方公里的无人区,见证着罗延海的苦与乐、爱与恨,他的生死荣辱与可可西里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他来说,这种情感此生难以割舍、难以忘却。在18年的从警生涯中,罗延海用崇高的宗旨信念和无畏无私的奉献精神一直坚守在可可西里反盗猎、反盗采斗争一线,与武装盗猎分子和非法采挖团伙斗智斗勇,在神圣的工作岗位上,用燃烧的青春和激情书写着一名人民警察平凡而辉煌的人生。

  走过了18年的荆棘与历练,如今回首一路风尘走过的岁月,他更加自信从容。他说:“选择了森林警察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忠诚,选择了忠诚就选择了无怨无悔,这就是我的人生……”罗延海执着守护高原净土的忠诚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他也因此荣获——“森林中国·2014中国生态英雄”的荣誉。

  他们的岗位很平凡,却做出了太多不平凡的业绩;他们的工种很简单,却创造了无数的“不简单”。罗延海就是这平凡队伍中的一员,在广袤的可可西里,罗延海依然以心中的博爱与肩负的使命奋战在守护高原“净土”的前沿,用刚毅与执着谱写着希望与绿色的赞歌,他也用行动诠释着一个人民警察守护高原“净土”的祥和与安宁,使命与忠诚……

  原标题:守护“净土”铸警魂——记“森林中国·2014中国生态英雄”罗延海

(责编:于超)

我要留言:
姓名:  城市:  
         
热文推荐
国内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