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藏地儿女的如歌岁月

首页 > 雪域之子 > 藏韵谈话坊

国家一级美术师李知宝:我的艺术属于西藏

冯登宁    发布时间: 2011-08-22 08:10:00    来源: 中国西藏网周末假日版

  在《大美西藏——西藏当代绘画邀请展》开幕当日,有着一头乌黑而浓密的卷发、脸膛微红的参展画家,正手持单反相机,聚精会神地拍摄作品的细节,在来来往往的观众中格外显眼。

  他就是中国西部画院副院长,中国岩彩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西藏书画院副院长,西藏美协副主席,拉萨市文联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李知宝。

李知宝在西藏
李知宝在西藏

  从湖南到西藏

  “那时我很喜欢黄胄先生的画,他笔下的边疆生活传神、自然,很令人神往,再加上才旦卓玛深情优美的歌声,这些来自高原的呼唤,就像我们那个时代的血液,让人沸腾。” 1976年从湖南师范学院美术系毕业时,李知宝积极响应国家“知识青年到边疆”的号召,满腔热情地报名去西藏。临行前他背起行囊,站在毛主席故居前郑重宣誓,告别湖南老家,来到了万里之遥的雪域高原。

  初到西藏,眼前的一切都那么新鲜,“蓝天白云、成群的牦牛、一座座寺庙、数以万计的壁画、独特的风土人情,对我来说,这真是一个很奇妙的地方。”一有空闲,他就背着画夹四处采风,“画不完,画不够。”

  “我算是践行了自己的誓言。今年是我到西藏的第35年,当过中学老师,做了几年的记者,后来才专职做画家,当时一起来的50个人,现在就只有两个人还留在这边。”李知宝说,“这么多年来,我也把自己当成是西藏人了。”

李知宝作品
李知宝作品

  瑶族人深沉的爱恋

  李知宝是瑶族人,他的家乡在湖南省江华县。故乡的山明水秀,古朴浓郁的瑶乡风情,时常出现在他的梦中,悠远高昂的牧歌,百转千回的瑶曲,都在他的艺术世界里回响,于是他画笔下的西藏烟雨迷蒙,忽然间就有了江南的味道。

  进藏三年后,他18岁的未婚妻何素娇辗转7个省区,一个人来到了拉萨。“她总打趣说,自己是被‘拐’来的”,李知宝眯了眯眼睛,幸福地笑着说,“倒没什么抱怨,她现在是一名幼儿园老师,每天跟孩子们在一起,挺开心的。”因为妻子每天见到他就讲幼儿园里孩子们的故事,她的满足与快乐、孩子们的纯真与可爱,成了他很多作品的原型。他用细腻柔和的色调,绘出了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画作,“这也是一种共同的幸福。”

  “我们家一般以湘菜为主,我做菜比她要好一些,现在我到了西部书画院了,她想吃什么,就会打电话给我,我遥控指挥她做饭。”我马上也要回拉萨了,西藏那边的赛马节、望果节、雪顿节都要到了,有机会的话,你们也一起去看看吧。”李知宝一脸真诚地说。

李知宝作品
李知宝作品

  捕捉生活中的美

  “这次我带了五幅作品来参展,如果要谈变化的话,以前创作的朝圣题材多一些,比如2004年来北京参加《雪域彩练——西藏当代绘画邀请展》时,壁画的痕迹要重一些,唐卡的造型也多,有宗教符号在内。现在转向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挖掘美来表现西藏。”

  从进入西藏以来,吸引着李知宝的不仅是西藏的自然景观,还有热情豪爽的藏族同胞,“对西藏的全部感知都是我艺术创作的源泉” ,他指着自己的作品说,“你看,这副画中的女孩,眼神多么纯净,是我在那曲赛马会上采风时遇见的,我发现比如县的人很特别,就像是从远古空间里走出来的一样。捕捉到生活的美,就想马上用画笔把它表现出来。”

  余友心曾用“画到得意时有异想天开之妙”来评价李知宝的画,他画风鲜明,用磨碎的宝石当作颜料,色彩斑斓,画法又松动灵活。数年的西藏文化与生活的滋养,使他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绘画语言——“西藏岩彩画”,面对来自各方的赞誉,李知宝总会说,“西藏成就了我,我的艺术属于西藏,我离不开这里。”

  李知宝简历:

  李知宝,瑶族,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学院,结业于文化部重彩画高级研究班。作品先后入选全国六届、八届、九届和十一届画展以及全国历届岩彩画展等重大专业性美展,并在国内外举办作品联展,获国家级金银铜等奖项多次。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广东省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和西藏博物馆等多家艺术机构和海内外收藏家广泛收藏。出版有《当代名家技法解析——李知宝重彩人物》、《重彩西藏——李知宝》和《时代风格-当代最与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画家李知宝》等多种画册。2001年获中国美协和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授予的“民族杰出美术家”称号。

(责编:阳光)

我要留言:
姓名:  城市: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