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神山》
张留成的画室在北京通州台湖镇。在节后的一个下午,记者如约来到了他的画室。初见张留成,给我的印象是人很厚道,说话也很谦虚。他的画室分上下两层。画室中摆满了他刚从新疆写生回来创作的作品,在西部悠扬的歌声中充溢着浓浓的艺术气息。
张留成的父母都是山东人,早年随闯关东的大军来到黑龙江安家落户。在干燥寒冷的东北,凛冽的寒风没有吹走张留成身上特有的艺术气息。谈起画画,张留成表示:“画画可能是受了母亲的影响。我母亲是典型的鲁西人。鲁西有非常好的民间剪纸艺术,母亲的剪纸也特别好。记得很小的时候,我经常坐在母亲身边,看她剪一些窗花、民间小故事的人物场景。此后,便渐渐喜欢上了绘画。”
从小学到高中,张留成几乎参加了当地所有的美术培训班。在全市青少年画展中,曾屡屡获奖,这为他以后走上艺术之路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也坚定了他对艺术追求的更大的信念。
这种信念伴随着张留成一路来到了北京。“上世纪80年代的中央美术学院对于任何一个学画的人来说都是非常神圣的。我很幸运,1988年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在这所全国最高的艺术学府,得到当时著名教授卢沉、姚有多、黄润华、贾有福、李行筒等先生亲授。”中央美术学院扎实、严谨、系统的学风使他眼界大开,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绘画基础训练上都为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也使他从一位艺术青年走上了专业画家之路。
张留成早期的绘画道路一直走的是学院式的,对于传统绘画学习下过大量工夫,但了解绘画的人都知道,为画坛做出贡献、产生过影响的大师名家,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探索和思想,有自己的画风和绘画语言。“有一段时间,我感到非常的压抑、迷茫,不知道自己该画些什么。那时候,我看了大量黄胄先生的作品,他那带有浓烈的生活气息的西域人物画风,给我带来了很大启示。我想是不是可以探索一下西部高原山水,也许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后来,我就去了西藏。在那里,我找到了灵感,打开了我真正的艺术之门。”
很多山水画家也画过雪域山水,但这样专注于西藏山水的,张留成还是第一人。著名理论家刘曦林称其为 “第一个探索雪域山水的画家”。
张留成告诉记者:“我是从2001年秋季开始到西藏采风的,迄今已去过近十次了。那里特殊的地域和其他高原地区不同的特征激励着我,感染着我,特别是当你走进高原,感受高原厚重勃发的气息。在内地,这种感受是永远找不到的。当你在藏北草原帐篷里品着酥油茶,听着牧民高亢的歌声,看着五体投地信念者的一路朝圣,远望雪山上飘动的五彩经幡,高原上的这种独特的人文气息与景观,让我激情澎拜,怦然心动,创作欲望油然而生。”
画花鸟画是最讲人文情趣的,画山水最讲广阔胸怀。由于先贤大师们没有表现过雪域高原这一题材,必然导致绘画语言上的革新。在没有任何参照的前提下,创作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但对艺术的执着追寻使张留成坚持了下来。他以自己鲜明的个人风格与传统拉开距离,与当代画家们拉开距离,用作品塑造自己的精神气质,提升了自己的艺术境界。
“创作上,我追求一种和谐、大气的黑、白、灰的语言图式,并使这一形式得到最大的丰富。我同时在传统的笔墨方式与章法、空间意识上进行了改造,运用平面构成和流光的处理技巧,使传统的点、线、面以及墨和色在整个画面中获得新的定位,故而,画出了自己的所思、所见,画出了自己的心境、梦境。”张留成展现了雪域高原冰雪般纯净透明的圣洁之美,充分地表达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与作品中的开阔旷猛而不失优雅的品质,给人们带来质朴的惊喜。
如今,张留成以鲜明的绘画风格确立了在当今画坛的地位,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对此,他表示:“比我画得好的人很多。我只是画了西藏雪域山水这个题材,大家觉得很有特点,很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跟风跑,越来越多的朋友关注我。其实,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提高。我的最大理想就是通过西藏山水,不仅引起画坛朋友的重新思考,也同时希望大众对西藏多一些了解。用作品把西藏的辽阔之美、自然之美、神圣之美表现出来,也是作为自己的一种追求吧。”现在,西藏俨然成为了张留成艺术创作的又一故乡。
年近中年,除了绘画,张留成更多了些对家的眷恋。“我很幸运,在我求学的时候,父母对我无私付出并给予了大力支持,上世纪80年代,我就有机会和条件来北京上学。现在,我非常感谢默默支持我的妻子,还有那聪明漂亮的女儿。我很幸福,是因为有了她们的支持,才有了我今天的成功。”相信在家庭的陪伴下,张留成将会带给我们更多、更好的作品。
张留成,1965年生于东北黑龙江,先后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和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国画专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画院卢禹舜工作室画家、北京通州台湖国画院画家,现居北京。
(责编: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