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波与藏区的孩子们
洪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审计科高级工程师。她朴实无华,淡然如兰,却在雪域高原的蓝天白云下,绽放异彩,爱如暖阳。 5年前,她发起建立的“格桑花西部助学网”,如今已累计筹集捐助资金近3000万元,使1.7万名贫困学生受到资助。今年玉树地震后,她第一时间奔赴灾区一线,用执著传递爱的力量——
“我知道,格桑花一定在救援的路上”
长发披肩,双眸明亮,洪波端坐在桌前,一边在翻看从青海玉树寄来捐助证书,一边不时地在网上跟“格桑花”们交流,处理一些捐助事宜。这位看上去极其普通平凡的女子,在5年前的一次西部旅行中,偶遇因贫穷而辍学的女孩,由此而迸发的善愿火花,转化成“格桑花西部助学网”的建立,以燎原之势在中华大地上开出朵朵幸福花。
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强烈地震后30分钟,洪波联系网站管理层召开紧急会议,成立救灾工作小组,委派义工赶往玉树。当日上午10时,“格桑花西部助学网”便发出了玉树灾区募捐的倡议,开通网站支付宝捐款通道,2分钟后,第一笔捐款汇至。地震当天,网站就收到全国各地227笔捐款。
第二天,洪波从合肥奔赴灾区,抵达西宁与理事于锋、财务部长何建金等会合,紧急采购救灾物资,协调资金等,随即奔往玉树灾区一线。当时情况很紧急,路上很混乱,通信信号不稳定,根本联系不上玉树孤儿院的负责人。等“格桑花”们一到玉树孤儿院的大门口,院长德勒与洪波抱头痛哭,他边哭边说“虽然我接不到你的电话,找不到我们‘格桑花’,但我知道‘格桑花’的人一定是在前来救我们的路上,孩子们都是好好的。 ”
震后, “格桑花”义工小恺收到他捐助的江文生格写的信,孩子工整地写道:“玉树发生7.1级地震,我很心痛。但是我们坚强、勇敢。我们是玉树的希望。我能说到做到。 ”在玉树县,“格桑花”结对捐助的受灾学生逾3500名。从2010年9月开始,玉树异地安置到天津就读的497名中学生,每年都可得到“格桑花西部助学网”800元的生活补助。
2010年,玉树灾区成为洪波魂牵梦绕的地方,洪波时刻牵挂玉树的孩子们。洪波说,那里离天最近,离心灵最近,她深爱着那片土地,深爱着那里的同胞,深爱着那里的孩子,能为他们做一点事,出一点力,备感欣慰。 “头发已发白,牙已经坏掉一个,稀里糊涂活了半辈子,人生无常,就算到了那一天,当我走到生命的尽头,我一定会面带微笑,告诉爱的神明,我爱那些孩子爱那片土地,孩子们给予我的爱,从不曾遗忘。 ”洪波说。
“格桑花”,以执著和奉献传递爱的火炬
今年41岁的洪波,是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审计科的高级工程师。喜爱旅游的她,特别钟情西部的绚丽风光。 2002年,她作为第一批全国招募的志愿者,在可可西里无人区工作了一个多月。
那年夏天,洪波途经青海省玉树县一片荒凉的戈壁,她口渴走进一户牧民家里讨水喝,发现一脸稚气的女主人只有十五六岁,怀里竟然抱着自己的小孩。她说9岁时因家庭困难便辍学在家,没有办理结婚登记就结了婚,她的丈夫是个16岁的少年。为了照顾常年生病瘫痪在床的阿爸和年迈的奶奶,本该在学校里读书的他们只得早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2004年春,洪波在甘南藏族自治州旅游时,遇到年纪只有七八岁的小姐妹卓玛草和拉毛草。衣衫破烂的她们见到洪波时,举起松开的手心露出两根虫草,女孩很害羞地问洪波要不要虫草。因家庭贫困而无力供养小姐妹上学,两人放学以后,只得去挖虫草攒学费。洪波的心里产生一种强烈的帮扶欲,当即决定捐助两个孩子的学费,每年几百元一直到高中毕业。卓玛草姐妹俩高兴地哭了,她们拉着她跳起舞。
从2004年夏天起,洪波开始把自己的心血倾注在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那些孩子身上。她在爱人的大力支持下花费1万多元,数次深入西部高原进行实地调查。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她的足迹踏遍西藏、青海、甘肃、四川……
如何帮助更多的孩子,成为洪波当时的心结。在一次旅途中,洪波认识了上海的刘祎,两人一拍即合。最初,两人立下誓言能做多少是多少。 2004年底,洪波和刘祎发动身边的朋友捐助拉萨德吉孤儿院的孩子们。随后,两人又有了新的目标,寻找100个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孩子,一直帮他们读完初中。在短短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洪波和刘祎已经陆续为70个孩子找到了捐助人。
欣喜之余,洪波也感到力不从心,烦琐的联系不仅严重分散工作精力,每月的长途电话费更使她囊中羞涩。 “不如做个网站,把孩子的信息在网上公布,网友在网上认捐,网上监督,捐助过程更加透明公正。 ”洪波求助于懂得网络技术的专业人士,大连小伙子于峰主动承担起建网站的义务。 2005年2月19日正式开通,取名为“格桑花西部助学网”。
“选在2月19日开通,寓意‘爱要久’,‘格桑花’是美丽、吉祥、生命力顽强的雪域植物,希望通过这个网络平台,把人们的善心和热情,聚集成细水长流的爱心小溪,让草原上的孩子们笑得像‘格桑花’一样灿烂。我觉得一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一种幸福,我也要感谢‘格桑花’把我的善愿转化成善举,把自己的想法变成了现实。 ”洪波说。 5年来,“格桑花西部助学网”募捐善款及物资折合人民币总额近3000万元,“格桑花”一对一助学超过2万人次,受益人群超过6万人。
“无论身在何处,我的心都会留在那里”
在采访中,洪波“接”了好几次电话,电话一通,她自顾自地对着手机说:“对不起,我的手机坏了,听不到你的声音,你要是有什么事情,发短信给我,手机可以回短信。 ”洪波笑着说,手机坏了好多天,一直没来得及修。她手上的那部手机,漆面剥落,按键斑驳,看上去很有年头。
“今年,你为西部助学花了多少钱? ”总有人这样问洪波。
“我做这件事从来没有想过要花多少钱,从第一次开始到现在,从来就没有计算过,我获得的要比付出的,要多得多,我从西部助学中获得了更多的快乐和感动,这些都不是能用钱来计算的。 ”洪波说。
很多人都被洪波和“格桑花”们感动,洪波说她经常被片土地的人们感动。有一次,在称多县塞河乡者格小学发放助学金时,一名60多岁的阿婆,帮她的3个孙子领到助学金后,老泪纵横地把一条发黄的哈达献给洪波,跟在他们后面一遍遍念叨“扎西德勒”。
在黄河源头曲麻玛县调查路上,义工们的车子被洪水冲翻,20多名藏族同胞跳进冰凉刺骨的水里救援,硬是用麻绳把车子给拖了上来。他们说:“你们不远万里是来帮助我们孩子读书的,我们怎么能不帮助你们呢。 ”到了曲玛河乡,在给孩子们发放学习用品后,有一个孩子把他的项链挂在洪波的脖子上,其他小朋友纷纷效仿,那些项链都是他们的父母挂在孩子身上,保佑他们健康平安的。 “我当时说真的不能收,老师说这些都是玻璃珠子,还有的是塑料珠子,都不值钱,但这些都是孩子们的心意。 ”
洪波身体并不好,加上奔波和劳碌,使她的心脏、肾脏和内分泌系统,出现问题。平时工作中,她攒下所有“假期”,一次性地用于到“格桑花”主要捐助地调查。 2009年夏,医生建议她在家休息2个月,可她利用病假,第12次前往青海。
“今年我又去了一次青海,每次去那里,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旅行的人向往那里的蓝天、白云和雪山,我去那里不再是看风景,而是看我的孩子们。现在无论我身在何处,我的心会留在那里。 ”洪波说。
(责编: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