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杨昌林在书房观看相册,回忆与妻子次仁德吉在西藏的点点滴滴。新华社记者 郝同前 摄
又是一声“阿爸”。没有比听到这,让75岁的武汉大学教师杨昌林更乐呵的了。这是在武汉求学的藏族孩子们对他的称呼。这一叫,在一代代藏族学子中传了33年。
已是古稀之年,人们还不曾在他身上找寻到“退休”的些许痕迹。
他们的武汉“阿爸”总是背着一个磨得发白的、拉链都拉不上的旧黑色帆布包,要么穿梭在为孩子们解决各种各样问题的路上,要么奔波在为孩子们组织各种活动的单位之间。
珞珈山下,他那简朴的家成为藏族孩子们向往的温暖之地。
“虽然无法扎根西藏,但回到内地坚持多年帮助培养藏族学生让我不再遗憾。”杨昌林说。
忠诚于党——
援藏不仅仅是身在西藏
2005年,他又一次回到西藏。
他的那些孩子们都已经长大,成为建设美好西藏的中流砥柱。一条条洁白的哈达轻轻地挂在他的脖子上。“扎西德勒!罗萨扎西德勒!”祝福声此起彼伏,学生们的热情好像要把他整个淹没。
那些日子又在他心里晃动,西藏的岁月又被摊开,每一天又仿佛重新来过。
46年前,他28岁,是武汉体育学院的大学生。毕业之际,心里念叨的只有两个字:西藏。
如愿以偿。他的西藏故事从昌都开始了。他第一次骑上了马,第一次对藏民们说“阿妈啦哑咕嘟”(问候语),也第一次受到了“太巴厅”(音译,是西藏最高、最亲切的礼仪,用额门相碰,久久不离开)待遇。
不行,还要到更艰苦的地方,他又申请来到“西藏的屋脊”阿里,参与筹建阿里地区体委。他教人们打篮球、做运动。尽管,更多的是寒冷,不习惯,他依然感受到藏族人民的热情、淳朴。甚至,那里的人民“把这么优秀的女儿嫁给了我”,对此,他永远心存感激。
然而,十多年的西藏生活在1976年画上了句号。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使得健壮的身体受到损伤,突发高原性心脏病,经紧急抢救,他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
领导“命令”:不许再回西藏工作。
回到武汉,和他一起来的还有藏族妻子次仁德吉,他们都被调入武汉大学。
“援藏不仅仅是身在西藏。”记得自己到西藏时的不适应,记得藏民们对自己的友善,他更能理解身在异乡的藏族学生的心情。将心比心。在江城,他把真情回馈给每一位他认识的藏族孩子。33年来,他们接待、帮助过的藏族学生近1万人次,收入的1/3以上用在了孩子们身上。
对自己、对这个家他近乎苛刻。每件衣服都是穿到不能再穿了他才作罢。早年买的家具已经油漆剥落,不舍得换,但他却在1987年就早早地安上了电话。“这样,孩子们就可以随时打来电话了。”
发黄的记有学生联系方式的笔记本换了一个又一个,相册记下了老人与孩子们一起走过的美好时刻。
3月13日,杨昌林在家里请藏族学生们吃饭。新华社记者 郝同前 摄
钟情于藏——
自觉担当“辅导员”
藏族孩子们都还记得那张大大的能容纳19人的餐桌。每每到“阿爸”家去,最美味的食物总会摆在那里,喝酥油茶、吃糌粑、萝卜炖牛肉……尽管要挤着、站着,但那却是地道的家的味道,有乡音、有乡情。
从10平方米、50多平方米再到70多平方米,迎新、迎国庆、藏历新年……一拨拨这样的聚会、交流深藏在一茬茬藏族孩子心里。
相聚的欢畅,是他费尽心思的执著。2008年2月,南方遭遇大雪。当时,已回到湖南老家的杨昌林惦记着回不了家的孩子们,硬是花高价租了辆面包车,连夜“爬行”到吉首,挤上到怀化的火车,在那里冻了一天一夜,才搭上回武汉的火车。仅仅在家歇了6个小时,天一亮,他又赶往10公里外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买年货。回程的汽车在武大门前停下,他扛着40多公斤肉和菜,在结冰的路上,走走停停。平常只需10多分钟的路,他花了40分钟。
每一次聚餐,杨昌林总是亲力亲为。眼看着来家里的学生越来越多,他干脆将聚餐改到餐馆。但饭前,他总是先安排学生来到家里喝茶、吃水果,看看家、认认路,好让学生以后能找到家。“记住,这里就是你在武汉的家。”对每一位来到家里的藏族孩子他都反复叮咛。
今年3月,杨昌林正式受聘成为武大学生辅导员,专门指导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在更多的人看来,这只是一份迟来的仪式。33年了,他自觉地当起“辅导员”,让远离家乡的藏族学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党的温暖、祖国的温暖。
这个“家”的成员越来越多,当初只有湖北金融高等专科学校10多名藏族新生,现在涵盖到在汉的有藏族学生的所有高校。而这段生活,也成为一种让他们可以慢慢品味的人生经历:亲情、友情、成长、关爱、自强、奉献、国家、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