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藏地儿女的如歌岁月

首页 > 雪域之子 > 人物特写

杨昌林的西藏情缘:藏族孩子的“武汉阿爸”

程墨 徐世兵    发布时间: 2011-05-03 09:19:00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太阳啊,霞光万丈,雄鹰啊,展翅飞翔,高原春光无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武汉大学退休教师杨昌林的歌声将现场学子的思绪带到了蓝天白云的青藏高原,他们默契地打着拍子,跟着老人一起轻声哼唱。

  在近日举行的武汉大学学子学习杨昌林事迹报告会上,这位33年间帮扶藏族学生近万人次的75岁老人,朴实地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做的,我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

  “我要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对待藏民的孩子”

  今年3月13日的中午,武汉大学教工宿舍9区2栋3楼一间屋子,不足20平方米的客厅里挤满了人,6名来自武大、武汉理工大学的西藏学生,和屋子主人杨昌林围坐一桌,边吃边聊,就像一场家人聚会。参加聚餐的藏族学生说,这样的场景,在武汉求学的西藏孩子几乎都经历过。因为75岁的杨昌林是他们心目中公认的“武汉阿爸”。

  每年新学期伊始的“迎新饭”,节假日的“交流饭”,毕业班的“散伙饭”,成了杨昌林夫妇与孩子们之间的约定。每年国庆,各高校藏族学生都会欢聚一堂,每年的大家庭合影,杨昌林都珍藏至今。

  1978年,杨昌林夫妇从阿里调到武汉大学工作。杨昌林常说,藏族学生远离家乡和亲人,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尤其节假日留在学校,内心会感到孤独,我们得主动关心帮助他们。

  2008年2月,72岁的杨昌林回老家——湘西的花垣县去探望姐姐,准备一起过年。初春的雪灾,令南方地区交通大面积堵塞、瘫痪,已回到湖南老家的杨昌林坐不住了,他焦急地对年迈的姐姐说:“肯定有很多孩子回不了西藏,我必须回去看看!”

  杨昌林说服了劝他留下过年的姐姐,不顾湘西山区大雪和冰冻堵塞交通的艰险,执意要返回武汉。县长途汽车客运站停运,老人高价租了辆面包车在结冰打滑的夜路上“爬行”到吉首,从吉首挤上到怀化的火车,又在怀化火车站冻了一天一夜,终于搭上回武汉的火车。

  回到家中,70多岁的老人只休息了6个钟头,就又冒着大雪赶往10多公里外的武泰闸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买年货,因为那里的排骨每公斤比学校超市便宜3元多,蔬菜也更新鲜。买完年货在武大门前下公共汽车,老人扛着80多斤的鱼肉蔬菜,在结冰的路面上走一段歇一段。平时只需10多分钟的路程,这次老人足足花了半个多小时。

  从藏历年三十到藏历初七,老人足足忙了8天,将滞留武汉的藏族学生分批接到家中团年。延续了8天的团年宴,让回不了家的藏族学生心头暖洋洋的。

  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后,首发广州、经停武汉、终到拉萨的T264次列车常常一票难求,甚至有的藏族学生无奈选择从武汉站着回西藏。华中科技大学大三学生次仁多布杰在遭遇“买票难”的时候,想到了“阿爸”。杨昌林陪孩子开证明、写申请,汇报省援藏办,跑省教育厅,找铁道部,四处奔波,终于为孩子们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从前年开始,在汉高校藏族学生只需放假前统计好需求,就可领到回家的学生票,免去了排队买票之苦。

  33年来,杨昌林到底认了多少个藏族孩子,他自己也记不清楚了。尽管杨昌林的年龄比藏族孩子们的阿爷大得多,但是初来武汉的年轻人仍亲热地沿袭着师兄师姐对老人的称呼,喊他“阿爸”。不同年代的藏族学生,已这样深情地喊了33年。  

  “妻子临终叮嘱:我走了,‘家’不能散”

  70平方米的三室一厅,简朴的家具,客厅里最醒目的是悬挂在正墙上一幅长约两米的唐卡,描绘着雄伟的布达拉宫,那是藏族学生送给老人的礼物。对面墙上,洁白哈达簇拥着一幅遗像,那是杨昌林的藏族妻子次仁德吉。2005年2月那感人至深的一幕,许多人记忆犹新:次仁德吉病逝,出殡当天,300多名藏族学生胸佩白花,齐聚殡仪馆,高唱《青藏高原》为亲爱的阿妈送行。从次年至今,武汉高校藏族学生每年3月都会自发举办“德吉杯”足球赛,纪念他们心中的好“阿妈”。

  刚调回武汉时,杨昌林一家四口挤在10多平方米的单间宿舍,后搬家两次,分别增加到50、70多平方米。家虽然不大,但在藏族孩子们心里,却是一个温暖而坚实的怀抱。从来武汉大学工作那一刻起,33年来,对来武汉学习的西藏学子,无论是新生报到还是老生毕业,杨昌林夫妇都将他们请到家中款待。周末、节日,藏族学生们常以学校为单位,轮流来阿妈家喝酥油茶。杨昌林的家成了藏族学生的“温暖驿站”。

  将家庭收入的1/3用在藏族学生身上,“这事放在别人家里可能会产生家庭矛盾,但在杨老师家里,这却成了理所当然的事。”在杨昌林同事余俊明眼中,杨昌林的家是名副其实的“西藏驻武大民间办事处”,杨昌林则是当之无愧的“后勤部长”。年轻时,余俊明常常和一帮年轻同事到杨昌林家里蹭饭,喝酥油茶、青稞酒,吃藏面……伴着杨昌林老伴德吉的《祝酒歌》,这一幕成为大家记忆中最温暖的一笔。

  不管在什么工作岗位上,离开“家”的孩子们都思念着远在武汉的“藏族之家”,一直和这里的阿爸阿妈保持着联系。年事渐高的杨昌林体力不如以前,但他仍为藏族孩子奔走劳累,因为他忘不了妻子次仁德吉弥留之际留下的嘱托:“我走了,‘家’不能散。” 

  “帮助培养藏族学生让我老有所乐”

  多年来,杨昌林并没有担任任何行政职务,但藏族学生有什么困难找到他,他都想方设法帮着解决。杨昌林说:“西藏需要大批专业人才,尤其需要一批顶尖人才。西藏的跨越式发展,更需要本地人才。”“藏族同学基础差一点,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考试、毕业对他们应适当照顾。”靠着锲而不舍的努力,杨昌林甚至改变了一些藏族学生的命运。

  30多年来,得到杨昌林和次仁德吉帮助,从武汉高校毕业后回到西藏工作的藏族学生,一些已走上领导岗位,绝大部分也都成为各行各业的业务骨干。“杨老师夫妇自觉视民族团结为己任,忠厚善良、人品高尚。”西藏水利厅厅长白玛旺堆这样评价,“他们的关爱促使我加倍努力学习,成绩优秀,追求进步。”

  作为老党员,杨昌林还特别注重对藏族学生的思想教育。西藏樟木口岸检验检疫局党总支书记、局长米玛次仁说:“去年5月,我成为预备党员,杨老师听说我入了党,高兴地从病床上站了起来,对我说,‘你入党不是为了升官发财,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那一瞬间、那一句话,将影响我一辈子。”

  杨昌林老人的一女一子分别毕业于武汉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和涉外会计专业。毕业后,姐弟俩像老人当年一样,主动放弃内地工作的机会,先后去了西藏。女儿杨红梅援藏7年,儿子杨红兵1992年进藏,至今仍留在杨昌林夫妇当年工作的阿里地区。

  许多藏族学生对2009年的国庆节记忆犹新。那一天,杨昌林特意去买了600面国旗,发给每个藏族学生。几百面鲜红的国旗形成了神圣的景观,一种特别的感动让许多学生流下泪水。

  “杨老师坚持不懈为藏族同学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使远隔家乡千里的学子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社会主义和党的温暖,促进了他们对祖国、社会主义和党的认同。”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李健说,杨老师三十三年如一日地关爱着武汉高校藏族学生们的生活、学习和思想,在一代又一代藏族学生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身体不争气让我未能实现‘扎根西藏,干一辈子’的誓言,但回到内地坚持多年帮助培养藏族学生让我不再遗憾;老有所为,很有乐趣,是我度过晚年的最好方式。”

  这就是武汉大学教授杨昌林的西藏故事,关于他的一切事迹,都是一代又一代藏族学生从心里掏出的记忆,他的西藏故事还在延续……

(责编:晶晶)

我要留言:
姓名:  城市: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