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藏地儿女的如歌岁月

首页 > 雪域之子 > 人物特写

三位“送菜大娘”和她们的“儿子”们

吉哲鹏 黎华玲    发布时间: 2011-07-11 09:06:00    来源: 新华网

  三位藏族阿妈的人生,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一条山间小道紧密相连。

  这条小道蜿蜒曲折,从海拔2700多米的亚东河边,穿过难以落脚的杜鹃林、乱石堆和雪堆,通向海拔近4700米的詹娘舍哨所。

  这三位阿妈,就是被人们称为“送菜大娘”的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亚东县下亚东乡仁青岗村的普通村民,58岁的次仁曲珍、54岁的德吉和49岁的普次。

  这条崎岖难行的山间小道,三位阿妈用脚步丈量了30个年头,用一包包蔬菜、一封封信件、一份份亲情将哨所和藏族群众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

  亚东县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山高谷深,是西藏的一个偏远边境县,交通十分不便。詹娘舍哨所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峭壁上,每年大雪封山长达八九个月。早些年,入冬后大雪封山,木耳、粉丝、罐头是官兵的主要食物,吃上新鲜蔬菜是一大奢望。

  这种状况在1982年开始悄悄改变。那一年,25岁的德吉随同运送物资的马队,第一次把蔬菜送上哨所。“好不容易到了哨所,看到哨所官兵吃的是包装的食品,洗完的衣服被冻成冰凌。摸着他们皲裂的脸和指甲凹陷的手,我们都哭了。”德吉对第一次到哨所的情景记忆犹新。

  “当时民主改革已经20多年了,家里早已住上了宽敞的大房子,每天都能吃到蔬菜、喝上酥油茶。”德吉告诉记者,“要不是民主改革,我们都还是给农奴主放牛放马、吃不饱肚子的农奴。”

  山下藏族群众的舒适生活,山上官兵们的艰苦奉献,巨大的落差深深打动了德吉。1985年,在德吉的带动下,好姐妹普次和次仁曲珍也开始前往詹娘舍哨所送菜。

  送菜冬季每周一次、夏季每周两次,几乎雷打不动。记者和阿妈们一同背蔬菜到哨所。三位阿妈每个人的绿色背包都装满了菠菜、蒜苗、土豆,足有三四十斤。早晨8点钟,阿妈们从山下的仁青岗村准时出发。

  从山脚到哨所要穿过原始森林区、乱石峭壁区和冰雪封冻区。小道穿越茂密的原始森林不断向高处延伸,浓密的杜鹃花丛中无处落脚,乱石堆上必须匍匐前进,路上不时滚下大大小小的落石。虽是盛夏季节,山坡背阴处仍然堆着厚厚的积雪。

  从阿妈们背后望去,仿佛三只大大的绿色背包在山路上蠕动。她们累了就在石头上休息,饿了就啃干粮,时不时唱歌鼓劲。

  詹娘舍哨所终于出现在头顶的悬崖上。排长柏训武早已带着战士在哨所下迎接,重重的背包被战士们抢过去,阿妈们停下脚歇口气,打量着一个个生龙活虎的战士,他们每个人都有阿妈起的藏语名字。“阿妈说我像仁青岗村的小伙子,叫我‘琼达次仁’。”士官何振东挽着次仁曲珍的胳膊说。

  阿妈们告诉记者,唱歌不仅是排遣途中的寂寞和身体的疲劳,更是为自己壮胆。这条送菜路上,她们遇到过狗熊,还遇到过雪崩。“在送菜的路上,遇到的艰险太多太多,一两天都讲不完。”德吉说。

  哨所位置偏远,信件难以及时送达。也是从1982年起,来自全国各地的包裹、快递单、挂号信雪片般寄到仁青岗村的德吉家。三位老阿妈又成了哨所官兵的“邮递员”。这些信件和白菜、菠菜、土豆一起,装在三位阿妈肩膀上的背包里背上山。

  “战士们和石头做邻居,用冰雪做镜子,孤独的时候望望天上的飞鸟。”次仁曲珍说,“现在,山上的战士就像我的亲生儿子,几天不见心里就发慌。” 

  时光飞逝,哨所的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阿妈的“儿子”多了一个又一个。德吉、次仁曲珍和普次已经白发苍苍,哨所官兵对她们的称呼也由“阿佳娜”(姐姐)变成了“阿妈”。

  阿妈们的身体状况不如从前,官兵们既盼阿妈来又不想她们来。“2009年哨所修通了简易路,食物和蔬菜保障更加到位。我们劝阿妈不要来了,路途艰险辛苦。”柏训武说,“但阿妈送的已不是蔬菜,是亲情。有时候我们太想阿妈,会打电话请她们空手来哨所玩。老阿妈从不这样,她们总是带着蔬菜来。”

  阿妈们说,趁现在身体还行,能走得动就多看看战士们,就怕他们退伍、转业了,再也见不到了。官兵们也时常送一些奶粉、罐头给阿妈补身子,只要有机会就去阿妈家里坐坐,帮助她们收青稞,送医送药。如今,在党的富民政策和驻地官兵帮助下,阿妈家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次仁曲珍、德吉家里还建起了别墅式庭院。

  站在哨所门口,阿妈们望着消失在云雾里的山路。除了詹娘舍,她们还要为则里拉、卓拉等哨所送菜。这条路一走就是30年。阿妈们把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雪山哨所,奉献给了驻守在风雪边关最可爱的人。

(责编:南卡)

我要留言:
姓名:  城市: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