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大巴珠在党旗前露出笑容(6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陶希夷 摄
蓝天白云下,莽莽群山中,西藏山南地区隆子县日当完全小学。一位藏家孩子举起双手,将象征感恩之心的红领巾系在他的脖子上,将写有“情系教育,无私奉献”几个大字的锦旗送到他的手中。
台上,他的笑容在一片鲜红的映衬下有些腼腆,台下,掌声伴着雪域高原的阳光,炙热而持久。
他叫大巴珠,是西藏山南地区隆子县扎果村的致富带头人。
他憨厚老实,却是一位有“威严”的人,600多名农牧民工人见到他时,不敢偷懒、喝酒、打架;他做事十分细心,一丝不苟,却怎么也想不起曾经资助过的贫困学生的人数;他对别人有求必应,散财百万为19户贫困户免费建起新房,却总是劝家人“将就过日子”。
致富带头人
在隆子县,大巴珠名气很大。无论走到哪里,从两三岁的娃娃,到80岁的老人,见到他时,都亲切的喊他“大巴珠!大巴珠!”
因为海拔高,扎果村曾经是隆子县最穷困的村子之一。村子周边的大山连牧草都不能生长,村民只能依靠在平地上种植少许的青稞维持生计。
20多年前,18岁的大巴珠初中毕业后,因为家庭贫困,无法继续上学。开始他做了几年小百货的生意,最终没能赚到什么钱。23岁的大巴珠,只好在一些外地老板的建筑工地上打工为生。
打工的日子很辛苦,但也让大巴珠积累了很多经验,找到了做生意的门路。大巴珠说:“那时和我一起打工的都是一些年轻人。我们常常互相鼓励,都希望可以多挣钱,改变贫困的生活。一位汉族朋友告诉我,要做生意要先学会做人,要讲诚信,要善良、真诚、平等对待所有的人。他的这些话,刻入了我的内心。”
一颗寄托了美好生活希望的种子植入了大巴珠的内心。因为用诚信、勤劳和善良浇灌,这颗种子最终真的生根发芽了。
中央第三次、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看到身边建筑工地越来越多,劳动力需求越来越大,大巴珠从1997年开始把本村的青壮年人组织在一起,承揽一些建筑工地小活。由于诚实守信,加之吃苦耐劳,大巴珠带领的施工队总能把接到的活儿保质保量地干好。慢慢地,一些建筑行业的老板开始主动联系,给大巴珠承包一些建筑项目。
大巴珠的事业逐步壮大,并在2006年正式注册成立了隆子县隆子镇扎果村农民施工队。随着施工队的不断发展壮大,大巴珠又办起了自己的砂石场,常年稳定用工超过600人。他也成为隆子县第一个年收入超过60万元的农牧民。
草原“亚咕嘟”
人们这样评价大巴珠:在广袤的草原上,他是先富起来的“大老板”,也是藏族农牧民的“亚咕嘟”(汉语译为“大好人”)。听到这个评价,他往往有些腼腆地笑笑说:“我只是个普通人。”
自认普通的大巴珠,为老百姓做的事情着实不普通。
6月7日,在隆子县隆子镇新巴村,大巴珠抽空去检查自己刚刚为村里4户五保户老人修建的新居。新居是质量过硬的水泥实木结构,每户投资超过5万元。
69岁的老人格桑央宗给大巴珠献上了雪白的哈达。即将搬进新居的老人一边流泪一边把额头靠在大巴珠的肩膀上,感谢的话语说了千遍万遍。“感谢你!感谢你!大恩人!”
新巴村党支部书记罗布说,大巴珠经常给村里的困难群众送去大米、酥油等。有时候,村干部们也会把村上一些住房条件简陋、自己建房困难的家庭的情况告诉大巴珠,请大巴珠帮助他们。只要条件允许,大巴珠都会帮忙。
隆子镇党委书记班旦罗布为大巴珠做了一项统计:2007年,投入4.6万元,帮隆子镇扎果村的云旦家修建235平方米的新房;2010年,投入6.4万元,帮隆子镇麦沙村的拉吉家修建245平方米的新房……算下来,近几年大巴珠已经投入约百万元,先后帮助贫困家庭修建了19所新房。
日当镇日当完全小学的校长占堆告诉记者:“大巴珠每年都会免费为学校修补校舍,还资助了几十个贫困家庭的孩子读书,每年‘六一’儿童节时他都会给孩子们发礼品和奖品。”
向大巴珠求证他在各所学校资助的贫困学生的数量和金额的时候,大巴珠却笑笑说:“我完全没有统计过,因为太少了。只要孩子读书有困难,我能帮就帮,用两三千元,让一个孩子读上书,很开心。”
称职“大家长”
高原的夜来得很晚。已经到了晚上9点钟,日当镇的太阳才开始下山。工人们收工,吃饭,忙碌了一天的大巴珠却没有休息。
“央金、扎西……”在日当镇的一栋楼房里,大巴珠洪亮的声音响起。被叫到名字的人们,笑容绽放,立马从长长的队伍里走出来,把自己的考勤本递给会计,写上日期并盖上刻有“大巴珠(8)”字样的红色印章。
这项工作每天晚上9点都会在大巴珠的办公室准时开始。为数百名工人一一盖章,往往要持续到晚上12点。大巴珠将自己的办公室和宿舍都安置在了民工们居住的工棚旁。
大巴珠做了一项统计,他每天需要发放给手下民工的工钱和雇佣车辆的费用,差不多有6万元。
这样每天用3个小时,做一项十分麻烦的事情,的确繁琐。大巴珠却认为,这样“大费周折”的原因,是因为施工队里绝大部分的农民工文化水平不高,如果可以晚上加个班,在他们自己的小本子上签个日期和盖个印章的话,大家心里会很踏实。怕有人不认识大巴珠几个字,他还专门在自己的印章后边注明了和自己的名字同音的数字“8”。
大巴珠说:“我就是这600多人的大家长。工人就是一个老板最大的财富。只有对别人好,别人才会信任你,才会对你好。”
每年3月到11月是西藏可以施工的季节,大巴珠都住在工棚宿舍。这样,他才方便去检查民工们晚上是否按时睡觉。他要求,工人不可以喝酒、打架。
农民工洛桑次仁说:“我们都很怕他,因为你做错事他会发火甚至骂人。但是只要把活儿做好,他又变成了一个可以说说笑笑的亲切的人。他是为我们好。”
“大家相信我,跟着我挣钱,我就要负责任。”大巴珠说,“在工作的时候,我必须严肃。在我这里工作的有没考上学校的年轻人、有退伍军人、退寺僧人,好几百人,安全最重要。”
走进大巴珠的宿舍,干净整齐,却并没有奢华的物品。大巴珠说:“我时常跟老婆、女儿说,每天计算完给工人们发放的钱之后,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候。我希望和大家一起赚钱,分钱,一起过上好日子。”他说,“这就是幸福。”
(责编: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