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藏地儿女的如歌岁月

首页 > 雪域之子 > 人物特写

西藏乡村小学教师宋玉刚:扎根高原的“班公柳”

徐永春 林如萱 格桑达瓦    发布时间: 2011-06-28 10:50:00    来源: 新华网

  在西藏高原的河滩边、山脚下,时常能见到一种叫“班公柳”的高原植物,枝叶向四周伸展,根系深扎地下。

  宋玉刚,一位西藏山区的汉族乡村小学教师,如同“班公柳”般朴实平凡,深深扎根雪域高原。

  4300米--这是宋玉刚工作所在的拉萨墨竹工卡县日多乡小学的海拔高度。由于海拔高,高度缺氧,冬天"连打火机都打不着"。长年身处高原,使得35岁的宋玉刚身材消瘦,患上脾部肿大和胃病。

  8年--宋玉刚为了工作,自2003年起,一直未能探望远在河南的父母。每次通电话,父母的第一个问题总是:“你什么时候休假回家看看我们?”宋玉刚深深思念年迈的父母,也牵挂着他的学生和工作,面对两难的选择,他每次都选择了留下。

  13年--宋玉刚从22岁起投身西藏山区教育,把13年青春岁月献给了他所深爱着的藏族孩子。说藏语、吃糌粑,融入藏民生活,他成为藏族学生爱戴的“汉族阿爸”。

  走进偏远山沟,从失落到眷恋

  拉萨河畔,米拉山口,一座简易的2层小楼就是宋玉刚工作所在的小学。6个年级,一共220多名学生,全部是牧区的藏族孩子。

  1998年,从拉萨师范专科学校毕业的宋玉刚,在工作一年后,调入更加偏远的日多乡小学。

  “说实话,当时心情有些失落。小学很简陋,地处偏远,像与世隔绝。”宋玉刚回忆说。

  当时的他不曾想到,若干年后,这里会成为他深深眷恋的地方。

  刚搬来,宋玉刚住在简易的土坯房里。冬天,刺骨的高原寒风从墙四周往里灌;夏天,雨水从屋顶渗进来,“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

  雨水冲刷后,土坯房千疮百孔。宋玉刚找来泥巴糊墙、修补房顶。冬天下雪后,要爬到房顶上扫雪。这个时候,藏族学生们会主动过来帮助宋老师打扫、修补屋子。藏族孩子的淳朴善良,打动了宋玉刚。

  “现在住的条件比过去好多了。”宋玉刚说。

  然而,这间他所谓的“条件好多了”的宿舍,依然寒酸得让人动容。

  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昏暗小屋,中间被一个自制的简易衣橱隔开。外面是“客厅”兼“卧室”,里面就是“厨房”。布满灰尘的炉子,凌乱的厨具,残破的桌子上摆满学生的作业本和杂物,屋里唯一像样的家具就是一个漆面斑驳的木质茶几。

  两张床按“L”形拼接在一起,白天做沙发,晚上就睡在上面。床很短小,长度不到1.7米。因为屋子小,大的床摆不下。宋玉刚与妻子同处一室,却只能分别睡在两张小床上。

  根据西藏当地规定,在高海拔艰苦地区工作满5年的教师,可以申请调动去条件较好的地方任教。宋玉刚在日多乡小学已经工作了十几个年头,期间有多次调动的机会,但他都主动放弃了。

  偶尔同学聚会,看到别人有的工作在大城市,有的“钱”途光明,宋玉刚不曾羡慕和动摇。

  “我舍不得这里的孩子们。”宋玉刚的回答,质朴而动人。

  宋玉刚说,目前最大的希望就是他教的这批学生成绩能有所突破,“这些学生马上就六年级了。”

  他,总是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却忘记考虑自己。

  融入藏地生活,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家

  宋玉刚的脸上总是挂着淳朴的笑,少言寡语,甚至有些羞涩,但只要谈起学生们,他眼睛里立刻闪出一丝光芒。

  工作13年来,宋玉刚几乎去过每个藏族学生家里家访。山路崎岖,加上高原缺氧,家访路途漫长而艰辛。

  夏日,跋山涉水;冬季,踩冰踏雪。

  1998年冬,参加工作不久的宋玉刚,随同老校长扎西桑布第一次去拉拢村家访。10月的西藏高原,已经是冰天雪地。

  那天上午,他与老校长牵着4匹马出发了,马背上驼的是给学生家里捎带的糌粑和面粉。山间蜿蜒的土路上,留下他们蹒跚的脚印。由于严重缺氧,他们每走半小时就要停下歇一会。

  在一条冰封的小河前,宋玉刚与老校长不得不停下脚步。河面结冰非常滑,稍有不慎就会摔倒。宋玉刚先小心地挪过去,老校长再从后面把马匹赶过河,宋玉刚在前面接应。不宽的河面,他们用了近20分钟才艰难走过去。

  路上走饿了,他们就用随身携带的酥油茶泡方便面充饥。经过长达4个小时的跋涉,他们才到达藏族牧民家里。

  淳朴的藏胞热情招待了他们。当时宋玉刚藏语不好,藏族牧民又只会说藏语,宋玉刚只能眼睁睁看着老校长与牧民聊得火热,自己心里有话却表达不出来。

  “再也不能做‘哑巴’!”宋玉刚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藏语学好。

  从此,在学校的藏族老师身边,经常会看到一个瘦小的身影,黏着对方用藏语搭讪。

  “为了练习口语,我会主动地跟藏族老师聊天。只要某个句子没有学会,不管对方是不是厌烦,我就一直黏着他,直到学会为止。”宋玉刚笑着说。

  日复一日的练习、打磨,4年的努力,宋玉刚终于能流利地用藏语表达,跟藏族学生和家长交流不再有语言障碍,越来越深入地与藏族学生和家长打成一片。

  扎根雪域高原,他成了孩子们的“汉族阿爸”

  宋玉刚逐渐适应了山区教学环境,同时,爱情也悄然降临。

  2004年,一个名叫德吉措姆的漂亮藏族姑娘调入宋玉刚所在的小学。

  寒冷的冬天,宋玉刚把自己房间的火炉生得旺旺的,主动让姑娘过来取暖。雪山脚下,温暖的火炉旁,两个年轻人倾心交谈,他们的心渐渐走到一起。

  两年后,宋玉刚和德吉喜结连理。这对伴侣,一个是汉族,一个是藏族,学生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们“汉族阿爸,藏族阿妈”。

  这位生活中慈祥的“汉族阿爸”,在课堂上却颇严厉。

  宋玉刚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上汉语课的情景。当时是教4年级,宋玉刚本以为孩子们都已学了4年汉语,应该有一定基础。然而,当他说“把书打开,翻到第10页”时,一个学生竟然大声地复读了他的话。原来这个学生完全没听懂,还以为老师在教他们朗读。

  宋玉刚意识到,由于之前学校没有专职的汉语教师,学生又大多来自藏族牧区,汉语基础参差不齐。

  为了提高孩子们学习汉语的兴趣,宋玉刚想了许多办法,例如制作识字卡片,教孩子唱汉语歌,鼓励孩子用汉语交流等。

  付出终有收获。他最自豪的事情就是,带过的学生有的已经考上了西藏大学,“这对于从山沟里走出来的孩子来说,太不容易了!”

  宋玉刚除了负责汉语课、电脑课,兼任班主任和法制副校长,还要负责寄宿生的生活起居。除了教学,繁杂的生活琐事让他像是学生的“保姆”。他的宿舍就挨着孩子们的寝室。每天晚上,他只有仔细检查完每间学生寝室,才能安心上床休息。

  去年11月深夜,寄宿的部分学生出现感冒发烧症状。宋玉刚心急如焚,顾不得刺骨寒风,挨个背起孩子跑向乡卫生院。直到孩子们都得到妥善医治,宋玉刚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在他的家里,总是备着一些感冒药、消炎药,这些都是他自己掏钱给学生准备的。“这里昼夜温差大,每年又有风季,孩子们容易感冒。”

  在宋玉刚所带班级的墙上,有一个“谈谈你的未来理想”小专栏,里面很多孩子选择的未来职业是老师。“长大后,要做像宋老师一样的好老师。”孩子们说。

  墨竹工卡县副县长旦增尼玛说:“宋玉刚是一名汉族老师,但他完全融入了藏族同胞的群体里。他像爱护眼睛一样维护民族团结,像爱护自己身体一样热爱民族教育工作。”

  宋玉刚,没有大起大落,没有惊天动地,就像高原沙土中顽强生长的“班公柳”,执着、静默、奉献。但,这份坚守值得尊重,这份平凡触动心弦。在祖国的雪域高原,正是千千万万个“宋玉刚”支撑起了基层教育,给那里的孩子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

(责编:南卡)

我要留言:
姓名:  城市: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