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藏地儿女的如歌岁月

首页 > 雪域之子 > 人物特写

女藏医央金拉姆的传奇故事

顿拉    发布时间: 2011-03-01 09:58:00    来源: 中国西藏杂志

  开眼医术 神奇疗效无出其右

  藏医中眼病分33种,而失明症按起因可分为“龙”引起的、“赤”引起的和“培根”引起的3类,认为“龙”引起的失明症好比被烟遮盖,“赤”引起的好比被彩虹遮盖,而“培根”引起的则像被雾遮住。手术讲究开眼的最佳时机,如同熟透的苹果最甜一样,当失明症进入完全失明状态,手术效果就会达到极佳,反之效果不明或复发几率极高。失明状态可分“熟似奶”、“熟似酸奶”、“熟似酥油”三阶段,当失明状态进入“熟似酥油”的第三阶段,手术过程将会极为顺利,效果也会达到至佳。当时虽然没有今天意义上的麻醉剂,但由麝香、熊胆、藏红花等配制的汤药起到很好的麻醉作用。这种汤药用洁净的开水泡后,置于面朝东方的窗外,让清凉、新鲜的东风将其吹凉一夜,第二天手术前用这汤药反复蘸于手术处,这样将会达到麻醉、消毒双重功效。做开眼手术时很有讲究,病人须坐在厚软的坐垫,前后左右放置装满东西的麻袋,以防病人动弹,这种坐势要维持一周。藏医开眼技术一旦成功,其效果可以达到恢复失明之前的状态。失明症又可分为外障、中障、内障三种,央金拉姆擅长于对中障、外障的治疗,两者相当于西医中的白内障、视网膜病。进行开眼治疗时需要非常安静的环境,所以她的治疗室设在临近拉萨河的尼旭林卡附近。在那里,她曾为一个贫穷老太婆做过开眼治疗,治疗后当病人第一眼看到央金拉姆慈祥的脸庞时激动地说道:“我怎么看到了至尊度母!”这位老太婆平常蹲在八廓街某个角落行乞,自从双眼重见光明后,她变得快乐、开朗。后来央金拉姆经过八廓街遇到她时,对方立即认出来了,于是央金拉姆开玩笑地问道:“是不是上次的那位度母?”老太婆高兴地说:“比上次的年轻!”央金拉姆格外喜欢这个可怜的老太婆,以后每次见到她,都做些比其他乞丐多一些的施舍。

  土狗年(1958年),她返回拉萨,钦绕罗布院长鉴于她高明的医术、崇高的医德以及民间极高的影响,将其纳入藏医院正式职工,从此到她生命的最后终结,一直在拉萨藏医院工作。

  过人胆识 成就一代妇科名医

  在《四部医典》等藏医典籍中,对妇科、儿科的病情诊断、疾病疗法具有全面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后来的众名医通过自己对理论的潜心钻研和切身实践,继承和丰富了妇科、儿科的理论体系,并培养了从事此专业的女性医生。但是,历史的长河中有太多的不定数,在某些偏颇观念的作祟下,从事藏医工作的医生大多出自僧侣集团,性别亦男性独揽,女性医生可谓凤毛麟角,妇科、儿科这些在医学专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学科备受冷落,几乎无人问津,女性从医遭社会耻笑的风气,亦如瘟疫到处充斥。在胆识过人、远见卓识的大医师钦绕罗布院长的精心栽培下,央金拉姆这位藏医领域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女性医师,以其个人独特的魅力,成就了一番伟业。

  1959年,西藏各地开展声势浩大的民主改革,央金拉姆正式成为国家干部,政府对其生活待遇上给予了特殊的照顾。

  而她在平凡的医疗卫生事业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她平常的主要工作是在藏医院门诊部进行常规治疗,或按钦绕罗布院长的安排,到拉萨市郊各地对重症病人进行巡诊。

  1962年,拉萨藏医院成立妇幼科,央金拉姆被任命为妇幼科第一主任,妇科、儿科病人到院问诊、治疗人数渐多,藏医妇科、儿科医疗工作呈现崭新的局面。央金拉姆对诸如子宫糜烂等妇科病颇有研究,其治疗手段业已自成体系。她对治疗不孕不育症也有较高的造诣。当时一对来自格尔木的汉族夫妇结婚18年,因为妻子长期不孕,夫妻关系出现裂痕,最后他们找到钦绕罗布院长,院长将此治疗任务交给了央金拉姆。央金拉姆成功医治了长期困扰夫妻俩的不孕之症,挽回了他们的婚姻危机,使两人感情重归于好。

  央金拉姆常教诫身边的人说:“病痛面前没有羞涩,作为医生救人为先”,她的儿子、著名医生江白贡觉先生后来回忆说:“虽然我们之间为母子关系,但是谈到妇科,母亲从不忌讳”。1963年,藏医院招生了一批藏医新学员,其中有不少女性,从此结束了藏医史上女性医生甚少的局面。

  多舛晚年依旧不忘恩泽长留

  60年代中期,拉萨有一对贫穷的夫妻,丈夫双眼失明,生活极端困难。妻子听说了央金拉姆的医技和为人后,背上两个小孩来到她身边,恳求为其丈夫治疗。央金拉姆对其进行治疗后,将他们一家人安顿在丹杰林一旅馆,自己出资解决了他们所有的吃住。两夫妻为答谢救命之恩,临走时为她送来了一捆柴火,在对方的再三恳求下,她收下了这“珍贵”的礼物。不料“文革”期间有人恶意中伤她,说她开设地下医院,非法搜刮钱财,加上早年的不丹一行,她被定为与外国有私交的“问题人物”,家人也遭到了社会不公平的对待。遭到了不该有的批斗和摧残。

  “文革”后期,央金拉姆感到自己的病情愈加严重,大限将至,她多次特意面见藏医院胡书记说道:“我的医术是众多恩师和自己的努力下学来的,如今我时日不长,如果我的这些本领随着我的死去消失,那是太大的浪费,所以无论如何也要留在人间。如果我把我的技术传给自己的子嗣,那是一种自私的行为,所以请领导派些你们信得过的学员到我身边,我要将我的所有技术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上级按她的要求,派出了德吉、蔡永珍(回族)等部分学员到她的身边学习,而央金拉姆对她们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教学,使那些珍贵的临床经验得以继承。

  晚年的她,一直被脚疾折磨着。身患重病的她坐上三轮车,由儿子推车,把她送到医院看病。当然所有医生都会认识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所以他们撇开排队的病人,准备为她接诊。但“不管贵贱、所有病人一律平等”视为座右铭的央金拉姆怎会走此后门,她说道:“不要为了我一个人,凉了这么多病人的心!”

  医生的好意被她婉言谢绝,尽管病痛在折磨着自己,尽管排队的队伍如一条长蛇,她还是和普通的病人一样耐心地等候。说到今天,这种令人心动的场景是很难看到的。

  1975年1月4日,央金拉姆病故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享年69岁。

  央金拉姆是20世纪藏医领域负有盛名的女藏医,在那个女人只干家务的年代,以其惊人的胆识和毕生的努力,成为一名在开眼、妇科治疗领域影响很高的著名医师,为新一代女性医生的出现和女性医疗队伍的蓬勃壮大起到了先锋带头作用。如今的自治区藏医院门诊部、住院部的妇幼科室有数量较多的女性医生和护士,藏族、珞巴、门巴、回族出身的女性医护人员占全院员工的42%,这为未来藏医妇、幼医护队伍之不断壮大将起不可估量的作用。

  另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事情,那就是她领养了很多生活无着落的孤儿,尽管自己子女众多,生育4女2男。在她领养的孤儿中,还有一个是被人贩拐卖到不丹的孤儿,在她的养育下,最终成为一名国家干部(曾任过山南地区环卫局局长),是央金拉姆改变了他的命。她一生培养了众多弟子,著名藏医阿旺平措就是她得意门生,阿旺平措主任医师将自己原先掌握的西医开眼技术和央金拉姆传授的藏医传统开眼技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藏医开眼技术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责编:南卡)

我要留言:
姓名:  城市: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