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吴天一,是在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忙碌的救援现场,活跃着他清瘦的身影。50多年来,这位塔吉克族学者几乎攀越了世界屋脊的每一座峰峦,从青春韶华,到银发疏落,他用一腔热血和自身健康,填补了高原医学领域空白,构筑出高原生存安全的科学体系。即使在75岁的高龄,他依然在为这片雪域高原无私奉献。
吴天一,上世纪30年代出生在新疆伊犁一个塔吉克族知识分子家庭,1950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平壤医院工作。1958年,他响应祖国号召来到青海,投身于支援西部建设的热潮之中。
初到青海,吴天一惊叹于雪域高原的美丽,但他很快感觉到了心慌、胸闷、心痛等高原反应。他目睹了很多踏入青藏高原的建设者因不适应高原环境而相继病倒甚至献出生命的事例。
当时国内对高原病还认识不清,在接诊了大量不同类型的患者后,吴天一认识到这是高原环境的特发性疾病,在我国医学研究领域尚属空白。吴天一决心以此为研究目标,缩短我国与国际高原医学研究间的差距。
“古老而神秘的青藏高原风景优美、物藏丰富,但低氧、低压的恶劣环境阻碍着人类开发高原的步伐,也时刻威胁着青藏高原居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这是我矢志研究高原医学的动因。”吴天一说。
他连续12年对青藏高原广大地区不同海拔、不同民族的5万余人作了高原病调查,并计算出高原病在青藏高原居民中的发病率约为2.5%。在调查途中,他几次被湍急的河水冲走,遭遇多次车祸,有过7次骨折。1990年,吴天一冒着随时可能出现的雪崩和跌下深谷的危险,攀登到海拔5620米的“生命禁区”,在体力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建立起临时高山实验室。
20世纪80年代,国外一些学者在对居住在印度、尼泊尔境内的舍巴人适应高原情况进行考察之后,片面地推断出所谓的藏族高原适应理论,多年来在国际论坛上大谈特谈。而吴天一却通过不断的对比研究,提出了两种生物学适应途径的观点,即器官水平功能适应和细胞水平组织适应,并经多年调查研究得出结论,藏族已从整体、器官、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建立起完善的整体适应机制。他们研究揭开了藏族适应高原低氧之谜,为人类适应高原提供了理想的生物学模式。这一重大发现,立即在国际医学界引起强烈反响,纠正了一度在国际论坛上流行的片面、主观臆断的“藏族适应”学说。
吴天一还对各型高原病开展了流行学、临床学及病理生理的研究,掌握其分布及规律,确立了我国统一的命名、分型和诊断标准,提出了发病机理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