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关心西藏 全国支援西藏

首页 > 援藏 > 援藏生活

援藏天使的“加减两本账”

彭瑜    发布时间: 2012-10-30 08:41:00    来源:重庆日报

  

“麻哥”下乡义诊场景。(刘朝文供图)

  这个周末“麻哥”又没休息,10月27日、28日两天他又和同事们深入到芒康县偏远的戈波乡、宗西乡义诊。

  “还有4个乡镇没走完。”两年来,麻哥一直在做“减法”,他给自己下了个任务,援藏3年要对芒康县16个乡镇义诊。

  在昌都采访期间,记者发现重庆市的援藏医生们,几乎都有“加减两本账”,记录着他们的援藏生活和工作。

  刘朝文:3年走完16个乡镇

  “麻哥”叫刘朝文,其实他并不“麻”,清醒得很,因为原是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麻醉师,现在在昌都地区芒康县从事援藏工作,大伙都叫他“麻哥”。

  初到芒康,“麻哥”接治了一位藏族老阿妈,确认了病情后,这位阿妈却拒绝“麻哥”救治。

  老人告诉“麻哥”,谢谢他的“菩萨心肠”,这病治不好,命该如此啊!

  一个简单的小手术怎么就命该如此呢?“麻哥”不甘心,采取“迂回”战术,找到老人的几个儿子做工作,结果这位阿妈“被迫”手术,消除了病痛。

  这件事让“麻哥”发现,当地不仅医疗技术落后、设备简陋,群众的医疗意识和习惯也有待改变。

  “不能只呆在手术室里。”“麻哥”决定3年内走完16个乡镇,将医疗技术和医疗意识送到藏区老百姓家门口,为此,他还花了近1月时间编印完成近3万字的《常见病防治手册》。

  两年多来,“麻哥”与同事们抽出节假日时间,先后深入到纳西乡、木许乡、竹巴乡、洛尼乡等10个乡镇的村庄义诊,共接待义诊5000多人次,免费发放了价值近6万元的药品,发放《常见病防治手册》2000多册,藏汉两种语言的“健康教育宣传单”近1万份。

  “走完16个乡镇并非易事。”芒康县委副书记覃兴建称,这些乡镇山路险峻、有的常年大雪封山,很多乡镇根本就不通公路,“麻哥”的“减法”做得确实很艰难。

  “越是艰难的地方越需要我们。”“麻哥”说,援藏工作只剩8个月了,他会挤出时间走完最后的4个乡镇。

  王小林:半年援藏延至3年

  “麻哥”在做“减法”,而援藏干部、昌都地区藏医院B超技师王小林却在做“加法”。

  王小林原是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超声中心的医生,2010年7月进藏时,正好46岁。考虑到年龄关系,原单位计划在王小林援藏的第一个年头结束时,再安排另外的同事来接替她。

  然而,援藏第一年头结束时,王小林却因为一张纸没走成。这张纸上密密麻麻地摁上了手印,这是藏医院的同事们挽留她的申请函,同事们用最朴实的方式请王小林“留下来”。

  “她帮助我成长。”藏族女医生扎西拉宗每天跟王小林一起工作。她回忆,以前医院买了台心脏彩超,可一直闲着没用,王小林到医院很快开展起心脏彩超项目。扎西拉宗说,王小林不仅是她的同事,更是她的师傅,是王小林手把手教会了她独立操作心脏彩超设备。

  只延长半年时间,王小林爽快地答应了。然而半年后,因为王小林表现突出,无论是原单位,还是援助的藏医院,都希望她再次留下,工作3年。但这一次,王小林犹豫了。

  “援藏第一年公公突然脑溢血,我坐了两天两夜车赶回去,老人家最后一面都没见上……”王小林哽咽了,她说,家里不仅有丈夫、儿子,还有年迈的父亲、母亲,还有孤独的婆婆,她真的放不下一家老小。

  可是1年的援藏工作让王小林明白,这里需要医生,这里艰苦的医疗条件更让她明白了一个医生的责任。在反复的思想斗争后,王小林再次留了下来。

  “从原计划的半年,延长到1年,再从1年延长到了3年。”同是援藏干部的姜万川告诉记者,王小林的“加法”,把自己定格在雪域高原。

  陈海燕:添了个藏族小女儿

  藏族妇女美拉措姆的女儿这个月就满两岁了,长得乖巧可爱,奇怪的是给取了个汉族名字叫渝洪燕。

  为啥叫渝洪燕呢?2010年10月5日,来自农牧区的26岁产妇美拉措姆,出现产后大出血。血液一时无法供应,她的生命危在旦夕。重庆援藏干部召开紧急会议,组织党员干部、部队官兵献血。

  1200毫升藏、汉同胞的鲜血缓缓流进了美拉措姆的血管中。经过10多个小时的全力抢救,美拉措姆终于转危为安,化险为夷。

  “这个名字包含了两个医生的名字,是我女儿生命里最重要的人。”这两个医生,一个是来自涪陵中心医院的陈海燕,一个是江津区贾市中心卫生院副院长刘永洪,现在他们都是类乌齐县卫生服务中心专技人员,当时都参加了美拉措姆的抢救工作。美拉措姆为纪念重庆援藏干部与自己母女结下的生死情谊,就分别了用了两个医生姓名中的一个字,再用重庆的简称“渝”作姓,取名渝洪燕,并让女儿拜刘永洪、陈海燕为干爹干妈。

  “添了个藏族小女儿。”类乌齐县委书记卓大林告诉记者,就在“喜添”千金后不久,陈海燕的老公却在老家得了脑梗塞。陈海燕回去照顾老公没几天,又回到了类乌齐岗位。

  “刘朝文、王小林、陈海燕等援藏干部的‘加减法’,让人看到了援藏干部的民族大爱和牺牲精神。”卓大林说。

(责编:木木)


我要留言: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