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关心西藏 全国支援西藏

首页 > 援藏 > 对口支援

上海第七批援藏干部:高原接棒传递汉藏兄弟情

王文佳    发布时间: 2015-05-15 14:14:00    来源:新民晚报

定日县上海援藏干部探望日前来自聂拉木的“地震宝宝”。上海市援藏联络组提供
定日县上海援藏干部探望日前来自聂拉木的“地震宝宝”。上海市援藏联络组提供

  在西藏日喀则市,有一条上海路、一条珠峰路。它们交汇处,是日喀则的地标性建筑——上海广场,那是一座由上海第一批援藏干部在一片荒地上倾力打造出的商务楼宇。

  如今,接力棒已经传到了第七批68名援藏干部手中,援藏2年,他们经历过地震、雪崩,感受过极寒、高反,但是困难让他们越挫越勇,他们用不计代价的实际行动让地处边陲的日喀则与5000公里外的东海之滨紧紧相连。

  从黄浦江畔到珠峰脚下

  1994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方针,21年来,7批共376位干部从黄浦江畔出发,相继抵达珠峰脚下的日喀则地区及下属江孜、亚东、萨迦、拉孜、定日5县,用热血铸就了最深厚的汉藏兄弟情谊,推动了当地跨越式发展。

  这两年,通过援藏干部的牵线搭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儿童医院分别与日喀则地区人民医院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帮助其建立了“上海内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日喀则分中心”,即将建立“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诊治基地”和新生儿筛查中心网络。拉孜县与上海闸北区正合作实施远程医学对口援助项目,探索建立医学远程培训平台。拉孜县已先后派出两批13名教师赴上海共康中学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挂职锻炼。上海对口支援五县更是组织30余人次专家型教师利用暑假赴日喀则各受援学校开展短期公益培训、义务支教活动。

  21年时间,日喀则的许多乡村通了公路,有了水电,建了学校。援藏干部在轮换,但是他们却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专业人才队伍,更留下了越来越红火的藏民生活。

  杨晓东

  妙手回春的“雪域天使”

  萨迦县、拉孜县、定日县,这个“五一”,一支由上海市儿童医院骨科专家组成的医疗队放弃了休息来到西藏。他们奔波在各县农牧区,为藏区的孩子做免费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筛查。领队的人叫杨晓东,是上海市第七批援藏干部、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院长助理。

  杨晓东已经数不清这是第几次带领医疗队来到农牧民家了。5月初的西藏,寒风夹杂着暴风雪在雪域高原肆虐,但这远远不是他遇到的最恶劣的天气。前两年,他总共筛查出近200名急需救治的大龄先髋患儿,这次又破了百。

  “上海已经实行了完整的新生儿髋关节脱位的B超筛查,但在欠发达的西藏地区,由于缺乏医疗条件,加之农牧民健康保健意识薄弱,很多罹患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儿童由于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而落下来了终身残疾。”杨晓东要带这些患儿回上海做免费的爱心手术。按照计划,到今年底,到上海接受矫正手术的患儿就要超过80个了。

  包括第七批援藏干部联络组、团市委、上海市儿童健康基金会在内的多家单位得知情况后都给杨晓东提供了大力支持。他们把这个公益救助项目定名为“格桑花之爱”。杨晓东说,别管前路有多难走,只要还有一个孩子处于危险,他就不能放弃。“既然来到西藏就要为当地的发展留下点什么,鞠躬尽瘁,不辱使命。”

  到藏区近两年来,他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抓学科建设,添文化氛围,让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成为自治区七地市中率先获得三级医院资格的地区级医院,甚至建起了配套的信息化系统。

  但是更让身边人佩服的是他的爱心。藏族孩子没钱看病,他除了启动公益项目募集款项,还自掏腰包送孩子到上海治病;哺乳期妇女和婴幼儿营养不良,他发起“雪域天使到牧区”公益活动,送医送药讲知识。

  4月25日尼泊尔大地震发生后,杨晓东被委派为全市医疗救援前线总指挥之一。他冒着风雪赶了六百多公里山路,在地震后11小时进入灾区,成为进入吉隆灾区的第一支救援队伍。地震中,这位“雪域高原的爱心大使”更是把生的希望带到灾区,将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当时我们指挥部也是跟我们说,如果气候不太好的话就暂停(前行),但我们想里面发生什么情况我们也不清楚,即使天气不好,我们还是想尽办法往里赶。”一听说有重伤员的信息,杨晓东就带着医疗队启程。塌方、碎石、徒步跋涉,都没有阻挡住救人心切的杨晓东,回到他在灾民安置点开辟的“临时医院”,也顾不得休息,全天候问诊,然后一次次把递来的矿泉水、方便面给了老百姓,“没有多想什么,作为一个医生就是救死扶伤。”杨晓东这样说。

  邢勇

  少说多做的“孺子牛”

  “小长假里,每天仍有余震,白天要先到受灾农牧民帐篷里询问救灾物资接收情况,然后到村委会、乡政府检查发放是否规范,晚上还要开总结汇报会。” 另一位上海市第七批援藏干部,定日县委常委、副县长邢勇的这个“五一”也是在忙碌中度过的。

  定日县,地处日喀则市西南,珠穆朗玛峰脚下,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被称为人类生命的“禁区”。4月25日尼泊尔地震中,这里遭受了重创。

  地震的时候,邢勇正要去扎西宗乡调研扶贫攻坚项目。“下乡的‘搓板路’,一颠一颠的,直到领导打电话问平安,我才知道地震了。”没有犹豫,他主动在第一时间投入了抗震指挥。先是一村村排查人畜安全,再赶赴通信失联、灾情可能更严重的曲当乡。

  救灾刻不容缓,然而,前行的路却被阻断了。“扎西宗乡和曲当乡相距几十公里,我就在两个乡中间的路上,恰好是震中附近,车子、路都在晃,山上有滚石下来,感受很强烈。”5.9级余震,堆满巨石的大山坡,坐在装载机里的邢勇遭到了驾驶员一次次的阻拦,冒着天黑路险、滚石塌方的危险,邢勇从下午4时一直奋战到晚上10时,终因巨石挡路被迫折返。第二天一早,他又调来了挖掘机奋战4个小时,终于抢通了这条“生命线”。

  27日凌晨,按照指挥部要求,他又赶往定日县城,负责全县救灾物资调配工作。设计物资接收和发放台账,设计各类需求和发放统计表,越来越多的物资等着他分配,更多受灾居民等着他救助,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打从4月25日尼泊尔强震开始,别管起多早,夜里工作没干完就不能睡,躺下也不踏实。”邢勇说。

  当地有不少人称呼邢勇为“孺子牛”。他自己则说,一个共产党员,一个援藏干部,关键时候要冲得出,危急时刻要顶得上。

  高原急性肺水肿、头痛、恶心、咳嗽、呕吐,邢勇刚进藏时,这些高原反应几乎常伴左右;定日县有时夜间室内气温低至零下20℃,连墙面也会结冰。援藏干部晚上睡觉只好把头蒙在被子里,把牙膏也放在被子里面。否则,呼出来的气会在被子上凝霜,牙膏会冻得挤不出来。但是环境再恶劣,也不会浇灭邢勇扎根西藏的热情。

  顶着身体不适,在各部门之间奔波,上下16层楼,跑到差点昏厥,只为保证援藏工作尽早开工;跋涉数千公里,到兄弟县市学习,徒步进深山调研,推进城镇化建设;研究方案,和维修人员一同加班,保证自来水的正常供应;与两户困难户结对认亲,联系派出单位解决了一户子女4.5万元的求学经费,也帮助另一户解决了1万元的房屋维修资金。邢勇平常话不多,更多的时候是在工作,他说,“援藏工作,要么不干,既然干了,就要干到最好。”

  白锦波

  在岗率最高的“老西藏”

  “这批援藏干部来萨迦的两年,是萨迦变化最大的两年!”冲曲河大道建成、萨迦北寺遗址游步道和观景台竣工,萨迦纪事馆完成装修布展,如今的萨迦不光县城交通改善了,旅游服务和生态环境也上升了好几个台阶。而这一切,离不开上海市第七批援藏干部、萨迦县委常务副书记白锦波的努力。

  从东海之滨到雪域之巅,白锦波发扬的是“老西藏”的精神。他把推进社会事业建设,改善农牧民居住环境的重任一肩挑起。入藏2年,他带领援藏干部实施校园“硬化、亮化、绿化”工程,直接改善全县7000多名中小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师生的生活条件;他设立助学帮扶专项资金,资助贫困优秀生;他建设吉定镇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包括建设680平方米的业务综合楼,购置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医疗设备,建设新农合系统等信息化项目,直接改善了萨迦县东部7个乡近3万农牧民的就医条件;他还加大新农村建设,在吉定镇实施道路维修、房屋外立面整修、绿化种植、路灯安装、环境整治等工程,1000多户农牧民直接受益。

  2014年年初,当地学生下课还得拥到自来水龙头下喝水,料峭春日孩子们要到河边洗澡。当他把这样的照片带到了上海徐汇区青联、青年企业家协会的新年论坛时,立即引起强烈反响,去年5月,扯休乡小学就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

  作为唯一一个高职低挂的干部,白锦波不但毫无怨言,还成了在藏率、在岗率最高的援藏干部。工作日他在县里工作,双休日,他还在县里值班。高海拔、恶劣气候环境下,白锦波需要长期依靠吸氧、吃安眠药才能入睡,去年体检还查出心脏三尖瓣返流,他仍坚持抓建设、促合作。县委书记、县长每次提到这批萨迦县援藏干部,都会竖起大拇指,由衷地称赞他们“是好样的!”

  原标题:高原接棒传递汉藏兄弟情

(责编:于超)

我要留言:

         
热文推荐
国内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