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快捷 便利 发展

首页 > 交通频道 > 交通要闻

两路采访:从海通沟到金沙江

张琪    发布时间: 2014-12-09 09:17:00    来源: 西藏日报

  

  离开嘎托镇,采访组在318国道上继续东行,车窗外,黄色的油菜花田和绿色的麦田相互间隔着在道路两边铺成漂亮的地毯向前延伸。渐渐的,“地毯”消失了,汽车驶入高山峡谷,河流与公路开始并驾齐驱,看到河床上的石头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我们知道,海通沟到了。

  海通沟的险

  海通沟,未到其地却早闻其名,不论是武警护路部队,还是川藏兵站部的汽车兵,都多次提到这个名字。这里气候多变、地质复杂,是川藏公路上令人望而生畏的“鬼门关”。由于全程都是飞石路段,加之常年大面积塌方,在汽车兵中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大塌方”。

  从驴友的骑行日记中,海通沟的危险可以窥见一斑:越往前走,两边的山体挨得越来越近,河水在变窄的河道里横冲直撞,声音大得吓人。同时在河里出现的,还有圆木和成簇的灌木丛,在波涛中若隐若现,顺流而下。这里应该就是海通沟了吧,金沙江段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地方。果不其然,还没走出多远,就遇到被落石砸断的护栏,此时的护栏看上去不像是钢铁制造物,而更像是可以随意弯曲的物件,然后像碎纸片一样散落在路基的两边。山体悬崖上的护坡钢丝网也像卷寿司一样被山石从头卷到脚,狼狈地趴在排水沟内。道路上大大小小的碎石数不胜数,不时还有落石从山体上滑落,加上回荡在山谷间河水的咆哮声,让人丝毫不敢停留地骑车向前走。

  那位驴友2012年8月骑行经过海通沟,仅这段路就遇到两次塌方。而我们采访组6月下旬出拉萨,7月初到达海通沟,刚好赶在雨季开始之前,一路基本是晴天,除经过排龙天险时听说头天晚上一处路基垮塌,但已经被武警交通部队及时抢通,并未影响我们的通行,这样一路顺利地到达海通沟。

  车行至此,司机师傅十分小心,突然看到一块警示牌上写着“路基塌陷 谨慎驾驶”,师傅放慢车速更加小心翼翼。开过这几十米没有护栏的路段后,师傅应我们的要求停了车。当时河水不大,我们下到乱石成堆的河滩上,折返回去一看,果然,这段没有护栏的路边人工修筑的河堤早没了踪影,河水还在路面下掏蚀出几个成年人可以猫腰钻进去的大洞。正想多看看周边的环境,司机师傅已经在催促我们上车了,对师傅的担忧我们完全理解,头上有飞石,脚下有空洞,山里还有一下雨就会出现的泥石流等,多少人在这里死里逃生,多少人又在这里丢了性命,海通,海通,还是赶紧平安通过吧!

  朱巴龙的藏汉融合之家

  过海通沟40公里,采访组抵达西藏与四川的交界地、金沙江畔的芒康县朱巴龙乡。

  到达乡政府时,正值午后,走出乡政府大院,打量这座金沙江边的村庄,村子看上去只有一条狭窄的水泥路,正对乡政府大门有一间藏式民房,一个木梯靠在房子的一角,直通房顶。爬上去,下边是滚滚金沙江水,对面是四川省巴塘县的竹巴龙乡,右边是新老两座金沙江大桥,静静地横卧在江面上。

  接受我们采访的这家女主人叫卓玛旺姆,一年前和亲戚合伙开了间“盛竹川菜馆”,厨师叫李鹏,四川眉山人,正是跟她合伙的亲戚。4年前,李鹏从老家到这里打工,建铁塔,就是川藏电力联网工程中的那些铁塔,建到这个村子的时候认识了卓玛旺姆的侄女,两人成了家,李鹏和卓玛旺姆成了亲戚。正聊着,李鹏的父亲带着2岁多的孙女来到儿子的餐馆。孙女在眉山上幼儿园,因为孩子的父母在朱巴龙开餐馆,暑假期间爷爷就带着孙女来跟儿子儿媳团聚。还有几个月,李鹏和藏族妻子的第二个孩子就要降生了,他们说,就让这个孩子在朱巴龙出生。

  人、路、碑相会

  告别这川藏交界处的汉藏融合之家,我们的汽车驶上新的金沙江大桥,西藏在我们身后渐渐远去。当看到桥头路牌上“四川界”几个大字,心中突然涌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未来的好奇与兴奋,更多的却是仿佛要离开母亲怀抱的不舍、眷恋与忐忑。一路来经历的奇闻、奇景、奇险,沿路照顾我们食宿、陪同配合我们采访的记者站同事、兵站官兵、基层公务员和生活在沿线的普通百姓,这些像过电影一样浮现在脑海。12年前,从生养自己20多年的江汉平原只身来西藏时没有这样的感觉,12年后,只是一次跨省采访,却为何这样依依不舍?

  下桥停车登记检查的时候,发现老桥的桥头处有座碑,上面写着“长漂烈士纪念碑”几个字。1985年,西南交大电教室摄影员尧茂书在经过6年准备后,开始了单人、自费漂流长江的壮举,不幸的是,这位敢为天下先的勇士,在漂流33天、行程1270公里后,在青海省玉树以东触礁遇难。尧茂书首漂长江之际,正值美国探险家肯·沃伦即将来华漂流长江,他的壮举点燃了有志青年的激情,在华夏大地上煽起一股“尧旋风”,引发了一场“漂流热”。1986年4月,“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在成都成立,他们于1986年6月16日—11月25日,历时175天,完成了首漂长江的壮举。尧茂书被追认为“科学考察漂流探险活动中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几乎是同时,由8位中州汉子组成的纯民间组织——“中国洛阳长江漂流探险队”,也向长江发起冲击,最终,两支队伍共有9人遇难。巴塘地区,是中国的两支漂流队伍损兵折将的地方,尤其是白玉县叶巴村到巴塘县巴曲河口的100余公里,两支队伍共有3人遇难,美国人肯·沃伦也在这里宣布终止漂流。所以,在竹巴龙的金沙江大桥旁,建了一座纪念碑。

  少时对这个曾经轰动全国的事件的模糊记忆被唤醒,我还记得当时父亲在说起这些勇士时的痛心、惋惜和崇敬之情。那一刻,人、路、碑相会,这是巧合,还是注定?

  原标题:从海通沟到金沙江

(责编:冯登宁)

我要留言:

         
热文推荐
国内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