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的马建凯是一名建筑工程师,历史却是他的毕生所好。“真正爱好历史的人绝对不只是钻在书堆里皓首穷经,旅行的重要性甚至不亚于阅读。现在的交通非常便利,比如说青藏公路,经过60年的发展,现在任何人都可以很方便地到达祖国西南、西北任何想去的地方,这也让我可以亲临很多历史发生的现场。”马建凯在青海省海西州香日德镇班禅行辕游览时对记者说。“我在网上加入了一个历史兴趣小组,里面很多有见解的网友都来过这个历史现场。”
天路始点
近10年,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体现在线路、人数和产值的增加上,基于体验、文化考证等更深层面的旅游行为不仅被越来越多的人践行,同时也产生了很大的辐射影响力。这种旅游纵深化发展的趋势使很多曾经冷门的地方展现出新的魅力,例如青藏公路上的香日德镇,对大多数其它省份、其它国家的人来说曾经名不见经传,如今却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游客的交谈与行程中。
上个世纪50年代,青藏公路的修建提上了日程。对于新中国来说,西藏不再是水远山高的异境。1951年8月22日,由范明任总指挥的十八军独立支队在香日德镇举行了向西藏和平进军的誓师大会。誓师大会后,部队就开始向西藏进发。当时没有一条像样的路,部队一边探路一边行军,经过寸草不生的荒漠、万年不化的冰川和连片的沼泽,历经艰险于当年12月1日抵达拉萨,行程1400余公里。“在这个过程中,香日德镇驼帮积累的运输经验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香日德镇副镇长方银宝告诉记者。
和平解放初期的西藏风云变幻,而边疆稳定事关新中国建设大局。按照毛泽东同志“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指示,1953年8月,西藏运输总队宣告成立,大本营就设在香日德镇,开始从青海省向西藏运送粮食。与此同时,西藏运输总队政委慕生忠带领部队开始了修建青藏公路的探索实践。1953年底,队伍从香日德镇出发,仅用4天时间就穿越了300公里的茫茫戈壁来到格尔木河畔。
班禅行辕
当游客驱车穿越几百里没有人烟、没有手机信号的山地,突然翻过山口进入香日德镇地界时,常常会更加理解前人“行荒漠而至绿洲”的感觉。香日德镇位于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这个小镇是真正意义上的青藏公路起点。在公路运输得以实现之前的年月里,香日德镇存在的意义更像是一座码头,人们流连在岸边,等候不知什么时候会到来的“船只”,香日德镇的“船只”就是骆驼。直到如今,直到如今,香日德镇的骆驼产品仍然在国内市场独树一帜,只是骆驼早已不再是交通主力的角色。
“在历史上,香日德镇起到的作用有点像衣服上的纽扣。一边是藏文化,一边是汉文化,在这一点上一契合,又称为一个整体。”马建凯说。“班禅行辕虽然在旅游圈里并非声名赫赫,但是却在汉藏文化交流,尤其是青藏两地文化交流史上非常重要。行辕里有着从一世班禅到十世班禅的画像,描金绘彩,笔法十分生动细腻,游客可以对藏传佛教中班禅这一转世谱系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在香日德镇,汉、藏、蒙、回族杂居,亦有少数的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居民,既有清真寺,也有藏传佛教寺院,班禅行辕坐落在小镇西南两公里的上柴开村。香日德行辕肇始自清康熙年间,原为纪念七世达赖在此驻跸接受朝拜。乾隆年间,六世班禅正式创建寺院。1924年由九世班禅却吉尼玛出资,重建寺院,并命名为班禅驻西宁办事处香日德站,又称班禅行辕。
走进行辕,正中是主体建筑大经堂,红墙金轮宝顶,掩映在郁郁葱葱的绿树之中,红色、白色、粉色的格桑花一朵朵开得格外绚丽。经堂两侧墙壁有药师佛、长寿佛等绘画,正中供十世班禅等佛像。如今的香日德行辕,是全国第一批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在经堂外左侧,是一处千佛经廊。走廊的一侧墙壁绘有释迦牟尼等佛像1108幅,许多信众到此转经祈祷、感恩。据介绍,常有拉萨、玉树等地信众不远千里前来朝拜。
驼帮踪迹
马建凯打算在香日德镇呆两天。当年的香日德大桥如今已经几经修缮,曾经桥头的哨岗现在只剩下遗址。他说:“在青藏公路初建成的日子里,公路桥的军事意义一度十分重大。香日德镇其实也是新中国建国初期交通史的一个重要注脚,从驮畜到公路运输,香日德从头到尾见证了这一个转型。”直到今天,香日德镇上还偶尔可见一峰两峰农户散养的骆驼。
上柴开村土生土长的史正章老人说:“我的父亲从事驼队的营生,一辈子赶着骆驼,青海和西藏两头跑。那个时候还没有‘青藏线’这个词,往来于青海和西藏的运输工具只有骆驼。”那时候,这批驼队走的路其实就是上一批驼队走出来的,遇上大风沙或者风暴,昨天还有的路今天可能就无处可寻了。父辈们赶着骆驼沿着未知的土路向西而行,一去就是大半年。“家里人只有看着黄历算日子,如果超过归期很久驼队还没有归信,深夜里,镇上人家就会传出女人的哭声。”老人说。
每一个驼队的归期,都是香日德镇的节日。“爸爸他们带回来的都是稀罕物件,罗马表、自行车、呢子礼帽、包装上印着外文的糖果。”这些来自舶来品,通过印度、西藏,再经过驼队千里行程,最终到达香日德镇。靠着进出差价,史正章一家得以维持一年又一年的生计,香日德镇也成为近代中国西部的贸易重镇。
在修建青藏公路的岁月里,香日德镇是物资、人力、驮畜汇集的枢纽,骆驼作为主力驮畜发挥的功能更加重大。“似乎一夜之间,香日德这个小镇聚集了几乎全国所有的骆驼,走在镇上一眼望过去全是驼峰。”史正章说。老人还记得当年的景象。
原标题:走在驼背上 游在历史里 行在美景中——青藏线上“深度旅游”一瞥
(责编:冯登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