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世纪前,两个不同民族的年轻人组成家庭共同生活,在如水的岁月中相濡以沫,在涓涓流淌的苦乐年华中,渡过了五十余载春秋……
故事得从50多年前说起——
1960年,故事的女主人公、南木林县基层村干部次仁索朗,与当时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西藏的汉族干部张化祥相识,成为为共同的革命事业而走到一起的民族恋人,一段夫妻恩爱、患难与共、民族团结、可歌可泣的半世情缘由此拉开序幕。
当年,两人确定恋人关系后不久,张化祥就调回拉萨工作,两人的感情生活转为长达两年的鸿雁传书。在那个年代,交通极不方便,但张化祥不畏路途艰辛和地形险要,只要有空就跑到南木林看望次仁索朗。虽然那时没有花前月下的悠闲自在,但在两人的坚持与忠贞下,这段异地恋也逐渐生根发芽,经过两年的“爱情长跑”两人正式结伴终生。
婚后,牛郎织女般的日子并没有改变。
1970年初,张化祥受组织安排到林芝地区学习,两人之间的距离更远了。而相对于距离的考验,一场灾难的降临,考验着这个民族家庭。
当年,已有身孕的次仁索朗本该享受丈夫的呵护和陪伴,但意想之外的事情发生了。身在林芝的张化祥在一次救火中严重烧伤,事后被紧急送到内地治疗。单位考虑到次仁索朗的身体情况,将张化祥受伤的消息一直隐瞒到了孩子出世。
疾风知劲草,患难见真情。在孤独中,孩子顺利出生了,次仁索朗不久也得知了丈夫严重烧伤致残的情况。事情被传开后,次仁索朗的亲朋好友出于关心,不断有人苦心劝告她与残疾丈夫离婚。
虽然从相识、相恋到结婚,过着聚少离多的日子,但在次仁索朗的心中,丈夫早已成为她全部的依托。她明白,已经残疾的丈夫需要家庭的温暖和鼓励,而不是再次受打击。
丈夫在内地接受治疗的三年里,次仁索朗一人抚养年幼的儿子,坚持工作维持生活,独自担起家庭的重担。经过三年的离别,1973年,在组织的安排下,次仁索朗带上儿子,从西藏来到八千里之外的内地与丈夫相聚。
此时,病床上的丈夫就连穿衣、吃饭、排便都得有人帮助。次仁索朗来不及向丈夫倾诉自己多年的辛苦和思念,便担负起了照顾丈夫的重任。
家中昔日的顶梁柱转眼成为累赘,次仁索朗没有半句怨言。在次仁索朗的眼里,张化祥是为保护国家财产而光荣负伤的英雄,依旧是那个帅气朴实、才华横溢的革命伴侣。
历经长达4年的治疗,1974年,张化祥痊愈出院,被安排在成都长期疗养。次仁索朗以她孱弱的肩膀和乐观的性格,给了丈夫一个温暖的家,陪伴着他走出人生低谷。
张化祥在次仁索朗的悉心照顾下,身体逐渐康复,重拾对生活的自信。本来因公致残的张化祥可以长期在内地疗养,而不必返藏,但夫妇俩一直没有忘记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理想,毅然于1980年重回阔别已久的西藏。
“爱”是这个家庭面对问题的最大法宝,也正是“爱”的存在和持久,使这个历经磨难的家庭迎来新生。
张化祥原是中国佛学院的大学生,他在自己所在的单位自治区民宗委,利用深厚的知识扎实开展民族宗教事务工作,在反分裂斗争战线上工作卓越,成为单位中的骨干精英。
而次仁索朗也因自己开朗、大方的性格和务实、团结的工作作风,深受同事的欢迎和喜爱。特别是了解到次仁索朗照顾汉族丈夫的感人事迹后,大家无不为之动容,对她敬仰不已,把她当成坚持家庭和睦、民族团结、共同进步的榜样。
时光荏苒,而今两位老人已到耄耋之年,告别了自己奋斗半辈子的工作岗位,在家享受天伦之乐。
往昔的苦难都已成为两位老人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经常用自己亲历亲为告诫和勉励晚辈,要继承学习艰苦创业时期的“老西藏精神”,不仅要团结“小家”还要团结“大家”,共同创造民族和睦、团结的社会氛围,凝聚力量为西藏发展作贡献。
回望过去,张化祥和次仁索朗夫妻俩就如同坚韧的青草没有被疾风吹倒,反而在严峻的考验中实现了彼此的爱与守望。这个已步入金婚的汉藏结合家庭,演绎的不仅是家庭的和睦和共患难,他们夫妻恩爱、藏汉团结的事迹,也让人们见证了民族团结的正能量。家和、民族和,幸福就在彼岸。
原标题:爱是你我,患难之中不变的承诺—记次仁索朗与张化祥的半世情缘
(责编: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