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周报    幸福足迹    百姓传奇    图说百姓生活    留言
   首页 > 百姓人家 > 幸福足迹
 
拉萨河纪行:河水里的更迭
时间: 2013-06-03      《拉萨河纪行》采访组记者      来源: 西藏日报

  古老的拉萨河,生生不息的河水激荡出河畔同样悠久而富有生命力的茶巴朗村,这里不仅有500多年前的诺桑颇章、300多年前的色季林寺,也有去年新修的100座大棚。历史沉淀在老人们的记忆里,新生活则在年轻人的愿望里发酵。

  贡布老了,谈话的时候,72岁的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梳理自己的记忆上面。他经历了太多,一年一年,以至于现在需要仔细地分辨各种记忆之间的逻辑。“拉萨河?我喝着里面的水长大的,但是现在不喝了,有自来水。”他说。

  贡布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曲水县茶巴朗村,现在想走,但是走不动了。穿村而过的拉萨河仿佛淌在贡布的脸上,水滴岁月,在他脸上留下拉萨河辫状水系模样的一串串沟壑。在贡布的记忆里,拉萨河被冰雪润得丰腴,又被高原烈日舔瘦的场景总是不停地轮回,如同生活在村里的祖祖辈辈。

  贡布记得他长辈的长辈说,茶巴朗村是周边几十里内最好的一块地方,树木丰茂无可比拟,更兼有拉萨河穿村而过,无论是农耕还是居住都是最好的选择。这从今天的茶巴朗村拥有两座庄园遗址可窥一斑:在以前,甚至更为古老的十二邦国时期,这里的最小行政单元总是以庄园为单位。

  茶巴朗藏语意为“树沟”就来源于此?贡布老人摇摇头,在他11岁的时候,曾经在村里的寺庙里面出家过几年,他从那里得知,在古老的传说里,茶巴朗村有一座色季林寺,建于300年前一位名叫察东·洛桑益西的人之手,而茶巴朗就是他的姓氏。姓氏与喻意在这里形成一个有趣的巧合。

  色季林寺现在还在,从古到今一直都是村里距离拉萨河最近的建筑,在没有河堤的年代里,贡布和他的长辈们都习惯居住在高地,因为居住在河边,容易被水患殃及。而对于色季林寺是否会遭遇水患,他们从来没有想过。

  现在的色季林寺已经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村里有一位老人义务维护着寺庙的日常清洁卫生。在贡布的记忆里,这座寺庙一直都是“有寺无僧”的状态。还是贡布的长辈的长辈那个年代,曾经有一位来自山南贡嘎曲德寺的喇嘛前来驻寺。这次,我们可以确定贡布说他长辈的长辈,是他的爷爷。

  而茶巴朗村与山南的渊源似乎从那时起就埋下了伏笔。现在,茶巴朗村的儿媳妇,几乎全部都是山南人。在贡布老人小的时候,村里只有28户人家,现在已经飞跃到118户,村民们互相之间几乎都有亲戚关系,因此,儿媳妇只能“进口”。或许是流于血脉之中的感情,人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山南媳妇。

  色季林寺的东边是一片浩浩荡荡的芦苇,西边古树参天,其间点缀着几片水泊。远处,山上的树总是习惯将脖子以下都埋到土里,只在地面上露出浓密的树冠。而寺庙旁的古杨树却是直耸天际,几条鲜艳的五色经幡从合抱粗的树梢上斜斜系着,意气风发地跨过安静的水面。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国内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