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周报    幸福足迹    百姓传奇    图说百姓生活    留言
   首页 > 百姓人家 > 幸福足迹
 
西藏新农村建设让村美民富群众安居乐业
时间: 2013-03-04      田丽      来源: 西藏日报

  春天的脚步已经临近,在山南地区桑日县绒乡程巴村,不少村民来到设施齐全的广场,在整洁优美的环境中健身娱乐。村民达娃顿珠深有感触地说,自从村里建好广场后,老人们早上可以来这里锻炼身体,孩子们放学后可以到这里玩耍,村民们在农闲时可以到广场组织一些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这一切,都是政府实施新农村建设给大家带来的好处。

  2005年底,当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定后,自治区党委、政府根据实际,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找到了如何在西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那就是如何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真正让群众安居乐业。

  2010年,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在农牧民安居工程的基础上,按照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的要求,以为民办实事为宗旨,以村庄规划为龙头,以治理污染为重点,以工程建设为抓手,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农业生产清洁化、城乡环保一体化、村庄发展生态化为主题,启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重点实施农家书屋建设、村卫生医疗室设备完善、太阳能公共照明、村庄道路建设、村庄垃圾污水整治等十项工程。

  干净平整的公路一直延伸至前方,一排排牧民新居在阳光照耀下格外显眼。不远处,火车从草原上穿行而过,旅客们曾留意一个美丽的草原村庄,这就是那曲县那曲镇俄玛体格村。俄玛体格村党支部书记索朗告诉记者,他们村的人居环境建设于2011年初启动,这项惠民工程充分尊重当地牧民的意愿和生活习惯,并逐步解决了牧民的用电、饮水、卫生、交通等生活需要。“过去,村里的土坯房经常漏雨,而且人畜混居,很不卫生。如今,大家不仅住上了新房,喝上了干净卫生的水,还可以到新建的广场锻炼身体。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都变成了现实,都是党的政策好啊!”索朗感慨地说。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我区新农村建设的新举措、改善民生的新工程,造福着农牧民群众。在广大农牧区,一方面,群众住上了安全适用的安居新房;一方面,在村容村貌整治建设中,村里建起了广场,修建了水泥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对垃圾污水进行了整治,使人居环境焕然一新。一批生态良好、环境宜人、村容整洁、具有西藏特色的生态型村庄正散布于高原大地。

  日喀则地区定日县协格尔镇林嘎萨巴村的群众自2009年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安居房之后,积极响应区党委、政府的号召,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加大对脏乱差的整治力度,对生产生活垃圾进行及时填埋,进一步规范住房建设、牛羊圈建设、柴草放置点,做到生产生活秩序井然,村容村貌整洁有序。环境整治后的林嘎萨巴村,基础设施基本配套,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村庄面貌整洁优美,村民素质整体提高。该村村民次松拉姆说:“还是党和政府关心老百姓,不仅帮助我们提高收入、改善生活,还帮我们改善生活环境,给我们修建安居房,进行环境整治。现在,生活在这里感觉和县城没啥区别。”

  今年,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将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加快实施水、电、路、气、讯、邮政、广播电视、优美环境“八到农家”工程,力争解决所有农牧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推进主电网向农村延伸,解决和改善3.8万户农牧民用电问题;提高农村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改善农村公路状况,逐步提高村级道路建设标准;继续改造农村和国有农林场危旧房;提高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的覆盖面和处理率,新建农村沼气1万户以上;进一步提高农村电话入户率和建制村邮政通达率;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各险种参保率达到93%以上、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50%以上,所有孤儿得到有效救助。

  目前,西藏自治区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今年,西藏自治区将保持工作责任不减、工作力度不降、工作措施不松的态势,按时完成目标任务,确保46.03万户农牧民全部住进安全适用的房屋。我区新农村建设也正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不断推进。

 

(责编:阿菌)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国内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