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周报    幸福足迹    百姓传奇    图说百姓生活    留言
   首页 > 百姓人家 > 幸福足迹
 
桑达村人家:忙碌的幸福生活
时间: 2013-01-09      史卫静      来源: 西藏商报

  在拉萨至贡嘎机场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不到半个小时,在桑达村的出口下了高速,通往村子的那条唯美小路,枝桠纵横的粗壮柳树依然优雅沧桑。早已收割完毕的田地里,数百只斑头雁和黄鸭憨态可掬地在捡拾着遗漏在田间的青稞粒。走得累了,就不时扑棱几下翅膀滑翔一段距离,那剪影在阳光下分外英气逼人。

  不远处,正在建设中的拉日铁路已经准备铺轨了。去年,这一条铁路的地基铺设曾为桑达村的货车司机们带来了不少的商机。

  走进村子,干净平坦的马路上少有行人往来。色彩艳丽的健身器械上,孩子们欢乐地嬉戏着。小商店门前,有人在晒着太阳喝着茶。来自山南扎囊县的小货车停在路旁,贩卖着手工编制的柳条筐,四周聚拢着前来购买的村民。去年年底,刚刚被拆掉重建的房子,如今已经变成一家窗明几净、宽敞气派的中国农业银行。

  隆冬时节的天气尽管有些寒冷,村庄却依然安详,并且在欣欣然地变化着。

  翻出去年报纸上刊登的照片,向村里的人询问卓玛三姐弟在哪里。一位名叫欧珠的阿佳热心地拨通卓玛妈妈的电话。电话那头说她正在学校开家长会,孩子们就要放寒假了。于是,欧珠就把我们带到卓玛家的酥油店门口等着。

  今年13岁的卓玛和比她小3岁的妹妹达吉都在柳梧乡中心小学读书。学校和他们家租用的店铺只隔了一条马路。

  等了没多久,从学校的大门涌出一队队人潮。刚刚开完家长会的学生们,跟随着自己的父母往家中走去。人群中的卓玛一眼就认出了我们,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却依然腼腆地不说一句话。细心的小姑娘趁人不注意,跑到对面的小商店里,借来老板的手机给在家的爸爸打了一个电话,通知他做好招待客人的准备。

  卓玛和妹妹达吉每人都背着一个塞得满满的书包,那里面装的是她们的课本和寒假作业。她们手里拿着的是各自的期末考试成绩单。学校并没有统计成绩排名,很好地顾及到学生们的自尊心。也因此,卓玛和达吉的各科成绩在外人看来似乎并不算理想,可她们却没有太多的思想负担。

  卓玛的妈妈拉珍刚一打开酥油店的门就有顾客上门了。卓玛和达吉也放下书包迅速进入状态。一个帮妈妈称酥油,一个认真地摁着计算器帮妈妈算账。

  这家小小的酥油店是三年前卓玛的爸爸妈妈在桑达村租下的,他们家则在两公里之外的德阳村。在卓玛家的小店里,所有的酥油都是爸爸开着车从拉萨的批发市场里进的。这些酥油可以用现金来买,也可以用青稞来换。一斤青稞按1.2元的价格折抵酥油。卓玛说,这些酥油按质量好坏分为每斤20元、23元、26元、30元不等的价位。换来的这些青稞一部分用来自己吃,剩下的全部又被爸爸开着车运回拉萨,卖给那些做糌粑的人。

  42岁的拉珍一脸沧桑,她不但要打理这个小店,农忙时还要料理家里的那3亩地,种土豆种青稞,一天到晚总有忙不完的事。终日开着车往返于拉萨市区与各个村庄之间换酥油。卖青稞的丈夫也无暇帮她太多。懂事的卓玛和达吉就成了妈妈的好帮手。平时她们住校,一周回家一次。周末和各种假期,她们要么照看弟弟,要么在店里帮忙,为妈妈分担了不少。

  店里终于不忙了,卓玛和达吉带着我们去家里看弟弟顿珠。姐妹俩的家长会从上午10点半开到下午两点,谁也没吃午饭,可谁也不叫饿。

  来到卓玛家门口,一个小小的塑料大棚矗立在那里,这是与去年相比最直观的变化。卓玛叫开门后,4岁的顿珠像颗小炮弹似的冲出来。姐姐打过电话之后,小家伙就满心欢喜地在家等着我们到来。

  爸爸刀乃热情地招呼着我们。姐弟三人就趴在门边好奇而又真诚地看着我们,什么也不说,只是咧着嘴笑。又长大一岁的顿珠模样并没有什么改变,个头也没明显长高,虎头虎脑的机灵劲儿却是有增无减。

  家里的设施也有了一些变化,最醒目的莫过于房间里摆放的新冰箱和洗衣机,还有崭新的音响。“这些都是今年从拉萨宇拓路上买的。”刀乃兴奋地介绍着,新添置的电器总共花费了近3000块钱。小顿珠最喜欢的游戏就是频繁地开关家里冰箱的门,好在这冰箱只是过年时用来存放鲜肉的,现在还没有插电。

  在卓玛家厨房的墙上,挂着一台沼气净化器。通过刀乃的介绍才了解,原来大门口的塑料大棚里有一个沼气池,那就是他们平时烧水做饭的燃气来源。生活越来越便利,这让刀乃心里很满足。而这些变化对卓玛和达吉的意义在于,家里干净了许多,她们放假回来需要做的家务也随之少了许多。

 

(责编:阿菌)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国内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