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周报    幸福足迹    百姓传奇    图说百姓生活    留言
   首页 > 百姓人家 > 幸福足迹
 
“细数”西藏新变化 百姓珍惜幸福感
时间: 2012-03-14      陈菲 杨三军 颜昊      来源: 新华社

  “自从启动新农村建设以来,我们南伊乡人民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住上宽敞的房子、村村看上电视、适龄儿童都入学了……”

  谈起这几年的变化,来自林芝地区米林县的珞巴族代表晓红高兴地说。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以来,记者在西藏代表团采访的时候,一说到家乡的变化,不善言辞的西藏团的人大代表们经常情不自禁就打开了话匣。

  “我们那边也都住上了新房子,水、电都通了,还有网络、电话、广播电视都有。村容村貌得到整治,现在两个乡四个村通了水泥路,农民家门口都有石板路、排水沟,连太阳能路灯都有了,亮得很。以前电也没有,一下雨到处都是稀泥巴。”白丹措姆代表一边说一边形容。

  白丹措姆来自山南地区错那县麻玛乡。她说,这几年里麻玛乡经过环境整治,变化非常大,乡里在农牧民集中的地方都安装了健身器材,建设了篮球场,乒乓球台。全乡基础设施完善了,公共服务齐全了,周边环境变美了。

  “现在,我们每个县乡村都有新旧西藏对比展室,群众明白惠在何处、惠从何来,不忘旧西藏的苦、珍惜新西藏的甜。”维色代表说。

  2011年是西藏“十二五”开局之年。西藏继续保持了跨越式发展的好势头,实现了“十二五”开门红:全区生产总值完成605.83亿元、增长12.7%,连续三年保持在12%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904元、增长18.5%,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来自西藏最偏远的阿里地区的人大代表达娃扎西说起当地百姓的“致富经”津津乐道:“我们那里的驻村工作队帮助群众寻找致富途径、拓宽增收渠道,力争做到村村有项目、户户有门路、人人有活干、经常有收入。”

  现在阿里全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100多元,发展绒山羊养殖示范村24个,组建各类专业经济合作组织58家,劳务输出5.4万人次、创收7900多万元。

  随着青藏铁路那曲物流中心的建成,那曲迎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好时期。西藏那曲地区行署副专员嘎玛仁青代表介绍说,截至2011年底,那曲物流中心已经累计引进企业55家,协议投资超过28亿元,长期战略投资120亿元。

  作为西藏唯一一名企业界的代表,西藏汽车工业贸易总公司总经理普布谈到这几年西藏交通工具的变化深有感触:“以前是马车后来变成拖拉机,而现在都在买汽车。西藏民用汽车已从5年前的6.8万辆增加到20多万辆,人均汽车拥有量名列全国前几位。现在拉萨都开始堵车了。”

  从无到有,从慢到快,从落后到发展……代表们眼中的新西藏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全国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向巴平措在西藏开放日当天,面对100多家中外媒体记者说:“真诚欢迎你们有机会到西藏多走一走,多看一看,多听一听,亲身领略雪域高原的壮丽风光,亲身体验西藏各族人民的风俗民情,亲身感受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发展变化,更加深切地了解西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向世人介绍一个真实的西藏。”

 

(责编:阿菌)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国内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