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察隅县察瓦龙乡,藏语意为“干热的土地”,这里土地贫瘠,水资源缺乏,最常见的植物就是漫山遍野的仙人掌,察瓦龙乡人做梦都希望家乡也可以变得山清水秀。
察瓦龙乡前中瓦村是左迪出生成长的地方。14岁时,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左迪踏上了外出务工路。这些年来,左迪四处奔波,有收获也有失去。出于对家乡的眷恋,最后通过招工在林芝做了一名专职司机。“外面再好不如家乡好啊!”说这话时,左迪已经回到察瓦龙乡,开始专门经营自己的核桃林了。
多年在外的务工生活,让左迪亲眼见证了现在老百姓生活的变化。在四季常青的林芝八一镇,更让左迪感受到山川的美,每到这时,左迪总会想起贫困的家乡。20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左迪得知,察瓦龙乡很适合种植核桃树,“又能植绿还能致富,多好的事啊!”他立即打电话回家,积极鼓动哥哥合伙栽种核桃树,但由于不懂技术,最初的尝试以失败告终。
2011年,重点区域生态造林工程在察瓦龙乡正式开始实施,一心想做点事情的左迪心里又燃起了希望。有了上次的教训,左迪这次变精明了。联系到乡政府和林业部门后,大胆地说出了自己要搞核桃林的想法,获得政府的支持后,左迪再次同哥哥一道走上了栽培核桃树的道路。在林业部门的技术支持下,投资的50亩核桃苗终于有了希望,引苗种树,看着长势喜人的树苗,左迪喜在心头。
好事多磨,就在树苗一天天长高的时节,一直负责树苗管理的哥哥突发疾病离世。在料理哥哥的后事之后,为继续做好哥哥未办完的事,左迪毅然决定:辞工回家,专职种树!
就这样,左迪回到了察瓦龙乡。他一边做群众的动员工作,一边自学核桃栽培技术。在左迪随身携带的包里,时时装着两件“宝贝”:一本《核桃丰产栽培技术》书,这书是他去云南学技术时买的;一本厚厚的笔记本,里面记录了为群众发放造林补助金的明细。“老百姓不容易,缺谁的钱也不能缺乡亲的。”为了激发父老乡亲种树的积极性,左迪把国家定的每株50元补助标准私下提高到了每株60元。为补贴多出来的10元钱,左迪几乎变得一无所有,但他却乐在其中。
问起左迪这样做的原因,他嘿嘿一笑:“种树就是种‘财富’。既添财又添绿,何乐而不为呢!”如今,在左迪和乡亲们的努力下,察瓦龙乡的“绿色”正一点点增多,成片的核桃林已见雏形,盘算着将来核桃林的丰产景象,左迪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家乡美才是真的美,相信这里一定会变得山清水秀!”
原标题:添财又增绿——察隅县察瓦龙乡农民左迪种树记
(责编: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