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五彩斑斓的披肩、一件件色泽艳丽的围巾……从2009年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中,迎来了它的春天。
说起和泽贴的渊源,巴桑向记者讲述起了自己的艰辛历程。
1982年, 12岁的巴桑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辍学以后,他经过刻苦学习,系统地掌握了藏传绘画技艺中的壁画、唐卡、泥雕塑像等艺术的绘画技法和汉式彩笔、工笔画法。为了养家糊口,他背着画箱,走街串巷,给人画家具、绘饰藏式民房,一边绘画赚钱,一边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技艺。本可以依靠绘画谋生的他不满足于现状,在一次外出考察时,他发现别的地方把属于自己本土特色的手工艺都很好地传承和保护起来,作为泽当人,巴桑心里不是滋味,当时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门技艺保留下来,从那一天起,巴桑开始了他三十年如一日泽贴圆梦的辛苦耕耘路。
2008年2月,挽救和传承濒临失传的泽贴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开始正式进行。由于泽贴完整制作工艺的失传,巴桑通过四处寻找,寻访并聘请了阿旺措姆、查斯、白宗等5位高龄老艺人,其中最年长者已经年逾90。可是要让已是古稀的老人们来教授、制作泽贴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是巴桑对藏民族传统手工艺的那份热爱与执着打动了老人,他们纷纷把自己擅长的那一部分技艺倾囊而出地传授给了巴桑。
在当时没有制作泽贴编织工具的情况下,巴桑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寻找和制作编织工具,但是对他们来说,最艰难的还是回忆工艺流程。这些老人都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没有接触到泽贴了。他们必须凭着已经不再年轻的脑力和体力,去重新记忆起选料、加工、捻线、染色等一系列复杂工艺流程……刚开始的很多年,他编织的产品销路并不好,使他曾一度想放弃这个手艺。但是,热爱藏族传统文化的巴桑还是割舍不下这项即将失传的技艺。不顾家人反对,巴桑拿出家里所有积蓄,只身一人走访了历史上毛哗叽编织盛行的贡嘎、江孜、尼木等多个地方,请教多名老艺人,希望能系统恢复和抢救这门技艺。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时间,第一块泽贴被复原成功。
作为“泽贴的巴桑拉”,巴桑也有着自己的坚持。随着民族民间手工艺越来越受关注,他的生意是越做越火,他和自己的徒弟根本忙不过来,有人建议他将有些工序承包出去,但是他却情愿少赚一些钱也坚持着自己的梦想。
巴桑说,“我做的泽贴的价值正是取决于‘手艺’,我不能也无法批量生产,否则这门手艺就会断送在我的手里,那我就辜负那些千方百计将技艺留传下来的先辈。”
原标题:巴桑和他的泽贴
(责编: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