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周报    幸福足迹    百姓传奇    图说百姓生活    留言
   首页 > 百姓人家 > 百姓传奇
 
西藏制陶人仁青:用泥巴铸造生活
时间: 2013-08-20      刘峥 实习记者 郭翠雯      来源: 西藏商报

  原标题:制陶人仁青 用泥巴铸造生活

陶泥在仁青老人的双手中逐渐成形。
陶泥在仁青老人的双手中逐渐成形。

  西藏制陶多分布在农村,制陶人平时仍以农耕为主,在春耕前或秋收后的农闲时才制作陶器。在西藏,没有专门以制陶为生的职业制陶人,把他们称为“陶农”更加贴切。这些陶农都是玩泥土的艺术家,制陶的时候从来不用设计图,工具也是极其简单的。经过这么久的积累沉淀,图纸和工艺早就深深地烙在陶农们的心中,信手拈来。他们可以用泥巴铸造自己心中的世界。

  过去,陶器是藏族人生活的必需品,煮饭、酿酒、盛水、储粮都离不开它。当时陶器的市场需求量很大,陶农们将自己的作品简易包扎之后,带去城镇或邻乡销售,可以获得不错的经济效益。因而陶农家的经济状况一般略好于普通农民。

  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代替品越来越多,陶器的需求量逐渐减少,再加上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很多陶农不得不放弃自己祖辈相传的手艺。很多继承了这门手艺的陶农已是年过花甲,身体状况已经不允许他们长时间从事制陶工作;而手工制陶这门祖辈相传的技术在年轻人中不是很受欢迎,在他们眼中,手工制陶是一个高投入低利润的工作,有制陶的时间还不如去城里打工赚钱。所以很多老人因为手工制陶技术无法继续流传感到难过。林周县吉隆村连巴组的仁青老人就是这些老陶农的其中之一。

  仁青老人制作陶器的工艺是祖传的,他从二十岁开始制作陶器,到现在已经五十多年了。只要将陶泥等材料准备好,仁青老人就可以通过他灵巧的双手将原本不成模样的泥巴制作成精美的陶胚。整个制作陶罐的过程中,仁青老人只用一根根泥条慢慢连接,没有图纸、没有模具,哪里该放,哪里该收,陶罐的模样早已在老人的心中。仁青老人制陶时使用的工具极其简单:一个剖开的盛水的器具、一把刷子、一根竹片和一个铁片,再无其他。制作陶罐最重要的是它练就纯熟的手艺,虽然老人的双手很粗糙,但是他制作出来的陶胚却是如此细腻,连一个细小的裂纹都没有。

  制陶的轮盘不停地转动,转出了美丽精致的陶器,也转走了老人的时光。仁青老人说他年轻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坐在轮盘前,随着轮子的转动将泥巴变成陶胚,看着自己亲手制成的陶器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那个时候他们家制陶的生意很好,人们日常生活中需要很多陶器,他的作品也相当受欢迎,不像现在已经没有几家人还用陶器了。

  仁青老人的手艺是代代相传的,他不希望这门手艺被世人丢弃。但是现在自家的孩子不愿意学,又没有人愿意来拜师学艺,他也不可能勉强任何人去继承自己的手艺。一想到这门祖传的手艺要在自己这里无法流传下去,老人还是有些难过。

  仁青老人的失落可以理解,他曾经赖以谋生并钟爱一生的手艺,随着时代的变迁渐渐没落了,连自己的子女也不愿意学。祖传的手艺从他手上失传,他的心里难以接受,但也无可奈何。

  而现在,在西藏大大小小的制陶村中,这样的老人很多。他们平时不制陶,只有有人订货的时候才会开工。这些老陶农见证了西藏手工制陶曾经的辉煌,通过自己的双手将一堆堆的泥巴变成精美又有实用价值的陶器。手工制陶是他们一辈子的工作和依托,他们用泥巴铸造着精美的陶器,那大大小小的陶器就是他们的世界。

  而仁青老人的经历,也是西藏手工制陶现状的一个缩影。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