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周报    幸福足迹    百姓传奇    图说百姓生活    留言
   首页 > 百姓人家 > 百姓传奇
 
小作坊到合作社--羊毛加工“父子兵”的创业路
时间: 2014-03-21      刘风华 张晓明 段敏      来源: 西藏日报

  原标题:羊毛加工“父子兵”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林周县甘曲镇朱加村羊毛加工合作社,记者就亲眼见到了这样一对“父子兵”。

  这对“父子兵”就是强巴次仁和他的儿子索朗尼玛,其中,父亲强巴次仁是技术负责人,儿子索朗尼玛是合作社法人代表。

  记者刚走进朱加村羊毛加工合作社加工车间,就见到一番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工人们或梳羊毛、或织地毯,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忙碌着。

  索朗尼玛一边带领记者参观,一边给记者讲起了他们艰难的创业之路——

  2002年,索朗尼玛在父亲的资助下买来了机器设备,办起一家小作坊,从事羊毛加工。小作坊规模不大、人手不多,产品也很单一,但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索朗尼玛还是积累了一定的资金,自家的小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2012年,索朗尼玛想到了创办羊毛加工合作社,带领大家一起致富,他说,一个人富了不算啥,只有大家都富了,才算是真正富了。

  儿子的想法,打破了父亲简单而平静的退休生活,这位林芝毛纺厂的老技术员决定再度“出山”,把自己近30年的羊毛加工技术和经验传授给乡亲们,为合作社牢牢把好最关键的“技术关”。

  2012年3月,在索朗尼玛的努力下,占地1.2万平方米的林周县甘曲镇朱加村羊毛加工合作社正式成立。截至目前,该合作社共有社员52名,简易厂房700多平方米,主要生产羊毛毯、羊毛被、藏式卡垫、氆氇、围巾等数十种产品,总产值达到了80多万元。

  据了解,羊毛加工在林周有一定历史,当地农户一般养殖半细绵羊,而半细绵羊羊毛是生产毛毯、氆氇等的优质原材料,这就为发展羊毛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优势条件。

  索朗尼玛分析说:“羊毛被称为‘软黄金’,在本地发展羊毛加工业有很大优势,但如何将从未接触过这个行业的当地村民培养成为熟练的技术工人是合作社发展面临的首要难题。”

  对于这一点,很多社员心里没有底,甚至出现过打“退堂鼓”的现象,但具有丰富羊毛加工行业经验的强巴次仁统筹全局,给大家伙吃了一颗“定心丸”。同时,合作社也在他的指导下逐渐步入正轨,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出效益的良好开局。

  就这样,这对“父子兵”通过组织羊毛加工合作社,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羊毛销售和加工等问题,而且还将相关的技术和经验免费传授给参加合作社的村民,在林周这块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肥沃土地上,带领父老乡亲们走上了一条别具特色的羊毛加工增收致富之路。

  50岁的仓决以前是甘曲镇朱加村的一名普通家庭主妇,现在她是合作社的技术骨干,月收入达到4000多元。她告诉记者:“强巴次仁大哥毫无保留地把技术传授给我们,我们打心眼里感激他们父子俩!”

  当问及对未来的期望时,索朗尼玛告诉记者,希望马上拥有几台染色机,继续扩大合作社的生产规模,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让大家真正增收致富……

  原标题:羊毛加工“父子兵”

(责编:于超)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