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周报    幸福足迹    百姓传奇    图说百姓生活    留言
   首页 > 百姓人家 > 百姓传奇
 
藏族大学生的创业路:开藏族风情影像工作室
时间: 2014-03-14      罗云鹏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只要迈出第一步,就会有进步”,3月13日,在贡觉玛影像工作室,陈林江措用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告诉记者,这句话是他在奋斗路上能执着追寻的动力。

  今年29岁的陈林江措出生在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的大草原,是牧民的儿子,肤色黝黑,目光炯炯。成绩优异的他于2005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学习油画,并于2008年毕业。

  北漂了三年后,陈林江措背负行囊回到了青海,在西宁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

  相传,贡觉玛是西藏当惹雍措女神贡觉玛用歌声养育出来的血红色的宝石,陈林江措就把自己的影像工作室叫做贡觉玛,这也是他心中的宝贝。

  “从小我就喜欢有色彩的东西,绿色的草原,黑色的毡房,白色的羊群,还有金色的太阳,觉得这些东西都很奇妙,所以我想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陈林江措的话语中透露出自小对色彩的敏感和艺术的热爱。

  看着自己的家乡有那么多的藏族同胞,却没有一家能用自己民族服装拍“婚纱”的影楼,陈林江措决心开一间这样的工作室,专门从事藏族影像拍摄。

  “在我的记忆里,马背上的婚礼是草原上的节日,而如今却改成了高档汽车迎娶;曾经阿妈捣奶茶的酥油桶被酥油分离机所替换,虽然方便了,但传统的东西越来越难保留下来。”这让陈林江措有一种紧迫感,他认为不但要做藏式婚礼摄影,而且还需要记录一些原生态的东西。

  想法有了,资金从哪里来?仅凭自己北漂时攒下的钱远远不够。

  “我把想法告诉了阿爸和阿妈,虽然都非常支持,但是他们以为我就是要开个照相馆,不过我也能理解,因为在阿爸阿妈的记忆里的拍照就是开照相馆。”

  “钱是还不够。我又把难处告诉了身边的朋友,他们纷纷慷慨解囊,还叮嘱我一定要做好,这让我的信心十足,女朋友知道了这些,也特别支持我,要不是他们的支持,我的想法恐怕要比想象的更加飘渺了。”陈林江措说。

  “为了尽可能的节省一点,摄影器材能扛回来的我就扛,道具能背回来的我就背”陈林江措说。

  几番波折,在青海的第一个藏族风情影像工作室——贡觉玛,于2013年7月5日正式开始营业。

  在贡觉玛影像工作室约100平米的屋子里,有着一股浓郁的藏族风情,墙上的唐卡和现代摄影作品相得益彰,一面印有尊胜幢藏式的门帘将生活区和工作区隔开,藏式长条桌上散落着他这些年收藏的CD。

  开张后没多久,陈林江措就接到了第一笔生意。“很激动,拍照的前一夜,脑海里一直浮现的是第二天外景的场地取景、角度、光圈和快门,失眠了。”

  “第二天,我们早早就到了外拍的山上,拍照时才发现内存卡忘带了,那天山上很冷,我又赶紧下山打车,买了内存卡,手忙脚乱很狼狈”陈林江措放慢欲速回忆着说。

  陈林江措说,第一单生意也是运作周期最长的一回,三天都没摘过隐形眼镜。“我想,他们能让我拍,是对我的信任。”

  “在西宁冲洗大幅照片成本很高,我就把照片传给北京的朋友,让他们帮着冲洗和装裱再寄回来,后来算了算,完全处于亏本的状态,拿北京话说就是‘赔本赚吆喝’的事,不过第一单生意虽然不算成功,但是对我来说是宝贵的财富”陈林江措肯定的说。

  相比影楼里的摄影师拍一组照片需用200多次的快门,在贡觉玛影像工作室则要用500多次快门,工作量的付出是成倍的,陈林江措让顾客挑出好的之后再挑更满意的,这是他对艺术完美的追求。

  “现在我这里生意还算过得去,许多著名的藏族歌手也和我成为了朋友,对我的生意很照顾。还有很多人看到我微博里的照片,都在和我联系拍照的事情。”

  陈林江措告诉记者,从贡觉玛开业至今的半年时间里,已经拍过50多组照片了,现在账面上流动的资金也有好几万,接下来他要在西宁开一个藏式茶馆,把工作室也搬到那里,这样不仅能让顾客享受藏族人慢节奏的生活,更能展示更多藏族原生态的东西。

  “国家正在大力地发掘和保护民族的东西,但是单靠国家的支持是不够的,我们也要意识到这一点,不能抱等、靠、要的懒人态度,要多为自己的民族出力,这样,能传承和保留下来的东西就更多了”陈林江措说。

  在谈及梦想的时候,陈林江措拉开影棚的窗帘望着窗外微笑着说“我想,将来一定要在北京办一场藏族原生态的个人摄影展,那是我的梦,我相信明天会更好。”

  原标题:一个藏族大学生的创业路:开藏族风情影像工作室

(责编:于超)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