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才(左)在向贫困大学的家长了解情况。本报记者 麦正伟 摄
见到郑才,是在随察瓦龙乡干部一起前来迎接我们的人群中,他个子不高,胖胖的,穿一袭黑衣,看起来并不显眼。可随行的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他时特别强调:“他可是一个不一般的老板。”
郑才,这名字乍一听,是汉族人?详细了解之后,原来他是藏族人,“郑才”只是汉语音译。在随后的言谈举止中,我们发现“这个老板确实不一般!”
白手起家:不一般的勤奋
察瓦龙乡地处林芝察隅县东南部,与云南省贡山县接壤,地理位置偏僻,又没有公路,以前,马帮是这里联系外界的唯一方式。1993年,13岁的郑才跟随父亲开始了马帮生涯,走南闯北,增加了不少阅历。
1997年,察瓦龙乡仍十分贫困,普通老百姓连电视都不知道为何物。头脑灵活的郑才从云南省贡山县买回了察瓦龙乡第一台电视机,开起了录像厅。这让他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5万元。拿着这笔钱,郑才做了一个决定——“上拉萨,跑项目。”因为人生地不熟,也没有技术,郑才的5万元打了水漂,身无分文的他又回到了察隅县。
回到县里,郑才跟朋友倒腾起了药材生意。那时候,买卖藏药材刚刚起步,勤劳的郑才常背着走村串户收来的药材到边境上出售。几年下来,赚了一点钱的郑才又想起了跑项目这件事。不死心的他四处求人,学技术,找渠道。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的一天,郑才终于跑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项目——投资80万元的村级水渠修建。
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郑才注册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做起建筑生意。渐渐地,他成为了察瓦龙乡有名的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