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洛正在耐心地制作刀具 摄影:玉嘎
在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卡嘎村的一间手工作坊里,记者见到了“朗玛卡嘎”藏刀技艺传承人多洛。最初接触,多洛略微带点严肃和拘谨,慢慢地熟悉起来后,他开始健谈起来。
多洛告诉记者,“朗玛卡嘎”藏刀最早是从不丹过来的。关于这段来历,多洛的家族里还流传着一个故事。当初,他爷爷那辈的一位长者以买刀的名义去不丹的制刀师傅家里偷师学艺,仔细地看他们怎么如何去制作一把刀。他边看边拿笔画在手臂上,把所做的刀的样式画下来,回到家后自己再去重复、去摸索,等做到一半的时候再跑去看最后的步骤,就这样慢慢地学会了。这位长者回到故乡后,就开始发展起了自己的刀文化。
制作好的“多洛牌”藏刀 摄影:玉嘎
多洛是第三代“朗玛卡嘎”藏刀技艺的传承人,他不断地思考着如何让自己的刀更漂亮。他说,“之前父辈们做的刀的刀柄、刀鞘、面上都是平的,没有任何的花纹。我参考了其它各种藏刀后,开始慢慢地研究在刀上绘制图案。”增加了工艺的藏刀需要更多时间来精雕细琢,一把17公分的藏刀需要一整天的时间来铸造,而30公分的则需要4—5天。多洛每天早晨8点到下午5点,几乎足不出户的呆在屋子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