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山南地区泽当镇老城区的一个十字路口,一座不起眼的藏式楼房临街而立。在这栋楼房第一层的一间商铺,不时迎来购买哗叽制品的顾客。这个不到50平方米的商铺,是巴桑苦心经营的成果——山南乃东县泽当镇民族哗叽手工编织合作社成品展示店。
巴桑是位中等个头、微胖,有着一头卷发的藏族汉子,为了拯救濒临失传的哗叽技艺,奔波劳累数年,如今也是有所成就。
毛哗叽,是一种上等的氆氇制品。因其质地柔软、持久耐用、纹路清晰、冬暖夏凉、清洗不变形等特性,享誉西藏。旧时,用上等哗叽制成的服饰曾是达官贵人的专属品。
而历史上,只有乃东县泽当镇的艺人才掌握这门技艺,所以泽当的毛哗叽又被称为“泽帖”。泽当毛哗叽编织技艺有千年历史,但因为多种原因,这门手艺慢慢走向消亡,手工艺人逐年减少,规模化编织泽当毛哗叽的作坊更是消失殆尽。
“如果这门手艺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消失的话,后来人只知历史,不见其物,那该多遗憾!”巴桑说,及时抢救这门技艺的想法在他的脑海里油然而生。
2007年,当时还是一名唐卡画师的巴桑拿出家里所有积蓄,只身一人历经近2个多月,走访历史上毛哗叽编织盛行的贡嘎、江孜、尼木等多个地方,请教多名老艺人,以便系统恢复和抢救这门技艺;2008年5月,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巴桑成立了山南乃东县民族哗叽手工编织合作社。合作社就位于展示店后院一座传统藏式小楼内。
聘请艺人、整理资料、筹备作坊,虽然抢救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他还是坚持了下来。经过不懈的努力,巴桑和他的合作社先后整理出来了17代传承人的资料档案、技艺的完整操作流程、工序分工,以及一些祖传的毛哗叽制品。
记者在展示店里看到,用毛哗叽作为原材料制成的藏装、背包和各种旅游纪念品。45岁的巴桑不无得意地介绍说,制品纯手工织造、质地优良,不断有订单主动找上门来。虽然这里出售的一整套藏装的价格都在万元左右,但因为用料考究、配色讲究、样式新颖,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今年81岁的索朗曲吉老人席地坐在作坊屋正中间,五根线从房梁顺下,线头各挂着五个“布鲁”(一种捻线工具)垂到面前,老人按顺序搓转“布鲁”,“布鲁”按着老人搓转的力道有序转动,轻盈飘逸。在老人这儿,上织布机前的经线和纬线变得更加粗细分明。
年幼时,老人为了养家糊口才不得以学就这门技艺,但是年老以后因身体不适,渐渐放弃了这门手艺。在巴桑的一再请求和坚持下,她又重新捡起了这项手艺,并且手把手地带出了大约40名学徒。
巴桑还在传统编织技艺的基础上融入了新的想法。他利用自己绘画唐卡的才能,设计各种精美的图案,绣在织好的毛哗叽面料上,以迎合现代年轻人的口味。同时,这里汇集着当地50多名青年学习唐卡绘画、深造编织技艺,学习销售、经营手段。
“学徒们不用交学费,而且食宿全免。为的就是通过自己搭建的平台,让更多的青年人增加收入的同时加入到保护‘泽帖’的行列中来,让这门具有千年历史的手艺后继有人,发扬光大。”巴桑说。
付出总有回报。2010年2月,泽当毛哗叽编织技艺被西藏自治区评为“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正式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编:阿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