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杨老三讲门巴族和僜人的故事
杨文进   发布时间:2010-12-20 09:22:00   来源:唐山晚报

  我们9月10日投宿的巴登则村几乎没有一块平地(图1)。有的人家门口摆放着碾玉米的农具(图2)和捣碎谷物的农具,都是用整块木头制成的。每家住的都是吊脚木楼,但屋顶大多是彩钢瓦。

  我们投宿的这户人家有祖母、儿媳、一个孙子和两个孙女。他家的门框上挂着一个有一米多长、10多厘米宽的“豆角”,我们在半路上曾捡到几个直径达三四厘米的“豆粒”。主人家里在德兴乡上小学5年级的女孩说,这个“豆角”是在山里找到的,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屋里摆放着藏式家具,墙上挂着成串的腊肉、葫芦瓢、铝制水舀子、竹筒(图3),后面的几样东西都是酿酒或盛酒用的。

  我们把湿鞋子放到火塘边,主人将沏好的酥油茶端给每个人,又烧好热水让我们轮流去舀水洗澡。

  下午4点多,天空又下起小雨,山风过处,觉得非常凉爽。四周绿树环抱,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水汽弥漫在山峦间,云雾蒸腾,犹如置身仙境一般。我们到村里转了转,发现每家的木楼都比较简陋,村里没有像样的路,却更显得原始而古朴,别有一番景致。村民的房前屋后种着毛竹、万寿菊、滴水观音等植物,牛、鸡、狗等家畜都是散养。村中一棵直径30多厘米粗的树干中间结了一些暗红色的果实,我们正觉得好奇,路过的一位老人说果实可以吃,嚼在嘴里甜而多汁。

  晚饭有烤玉米、腊肉炒尖椒、腊肉炒茄子、炒鸡蛋、米饭和玉米酿的黄酒。那位老人一直像喝茶水一样喝黄酒,她的孙女拿着盛满酒的舀子站在旁边等候,儿媳妇看老人喝过后就拿过舀子满上,对老人很尊敬。

  晚上,杨老三安顿好其他驴友后找我们喝酒,他与我们每个人互相交换酒杯喝了一圈,说这样喝是为了证明没有下毒。另外,门巴族的习俗是酒杯一直要满,喝一口就要倒上;我们怕喝多了影响后面的行程,喝了几次后只好一口干掉杯子里的酒并扣在桌上。他还介绍靠近印度的深山里有僜人,全乡仅500多人,他们平常光着脚,很少上学,不愿意生人打扰。

  据资料介绍,僜人俗称“僜巴”,分布于中印交界地区。在当地藏族群众和驻军的无偿帮助下,僜人走出了深山老林,迁居到河谷台地,建立起新的家园。

  狩猎是僜人家庭肉食的主要来源之一,是经济收入的重要补充。僜人捕猎的方法以放绳套、挖陷阱、埋竹尖木桩等为主,也有的用弓箭射猎,少数家庭还使用同外界交换来的火药枪或僜人自己制作的火药枪。人喜食鱼,捕鱼的主要方法是将口小腹大的竹篓放入流水中,鱼钻进竹篓后无法出来,将鱼捕获。

  村子里没有小卖部,“狼眼看世界”犯了烟瘾,只好找杨老三要了一盒烟。村里人到背崩乡步行只要两个小时,而我们用了7个小时。

  因床位不够用,几名女驴友睡在床上,男驴友则在地板上打了地铺。

 

(责编:阿菌)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336000
京ICP备 140568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