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河镇老干部多吉(右)和朗色村副主任央金(中)在康珠(左)家谈论公路给村民生活带来的变化。摄影:丹增平措
走在素有“西藏江南”之称的林芝地区,川藏公路旁,点点村落掩映在青山绿水间,和谐社会的幸福画面随处可见,距离八一镇不到100公里的工布江达县巴河镇朗色村,亦是如此。
要说朗色村与其它村落最大的不同,或者其最大亮点,那便是朗色村最响亮的头衔——“西藏第一个万元村”。
早在10年前,朗色村凭借川藏公路和林芝地区著名旅游景点巴松错必经之地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建筑运输和旅游业,从年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的贫困村,华丽蜕变成为人均收入高达16167元的西藏首个万元村,获得“西藏第一个万元村”的美名。
采访组走进朗色村,看到当地两层楼的民宅多数沿着川藏公路两侧修建,楼房的一楼几乎全部用作商品房门面。过一个三岔路口,汽车从川藏公路拐弯驶入通往巴松错的主道,宽敞平整的水泥路贯穿整个村落。道路两侧人头攒动,商店、饭店、宾馆林立,好不热闹,随后,我们来到镇政府所在地(即朗色村)。
在镇政府的安排下,今年53岁的本地老干部多吉负责陪同我们采访。对一直生活和工作于此的多吉来说,朗色村如何摘掉贫困帽子的那段岁月让他记忆犹新。
1988年,多吉当时在与朗色村相邻的雪卡村担任村干部。当时该村虽然离川藏公路不到20公里,但是通往外界的道路崎岖难行,通常大家靠骑马渡船才能出来。“作为紧挨雪卡村的朗色村,当时的情况也是大同小异。”多吉认为正是交通的闭塞,阻碍了当地的发展。
多吉介绍道:“2003年,在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朗色村组织村民开始挖掘巴河鱼、藏香猪和林下资源等当地特产的潜力,并计划通过发展旅游经济,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当年,全村17户村民搬到318国道旁,建起了巴河镇首个巴河鱼餐饮基地。经过一年的苦心经营,搬迁村民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从那时起,其他村民也陆续搬迁至国道沿线,开旅馆、经营百货,朗色村自此迎来了新生。
了解朗色村的基本情况后,多吉带领采访组来到了朗色村村委会副主任央金家。他还告诉我们,央金在2011年进入村“两委”班子之前,一直是村里的女致富带头人之一。
央金的家位于川藏公路沿线一排商品房后面,一厅两室的水泥平房加上带草坪的一座小院子,看着比较简单,与其万元村的致富带头人身份相比,她的家显得有些“寒酸”。
随着与央金交谈的深入,我们心中的疑团被揭开。
今年36岁的央金原本是朗色村一位普通农民,她是从经营茶馆开始起家的。“我们家的地不太好,光靠种地无法满足家庭开销。原先家里人还可以到山上伐木挣钱,后来颁布了禁伐政策,家里的收入减少了。”为减轻家里的负担,央金向亲戚借了些钱,于1995年在川藏公路附近租了一间门面开始经营茶馆。
“我的茶馆开张不久,就成了司机歇脚的‘根据地’,生意一直很稳定。”央金说,经营茶馆的第一年就净赚1万元,她没有预料到自己“下海”赚的第一桶金会如此丰厚。
初次尝到做生意甜头的央金发现川藏公路能带来的福利远不止于此,于是开始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1999年,她向银行贷款2万元开了一间歌舞厅。不到一年的时间不仅还清了贷款,还赚了几万元。后来,她又向银行贷款10万元再加上自己的积蓄,在朗色村和川藏公路沿线相继盖了4栋房子,专门出租给外地商户。
现在央金家一年租房收入达6万元以上。“我们家现在只有3口人,住大房子反而不方便,倒不如把大房子租给商户,自己住着小房子。”说到这里我们之前的疑问有了答案。
据多吉介绍,巴河镇的大部分地皮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被朗色村村民买下来修成商品房,许多村民坐拥四五套房子,房屋出租已经成为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随后,采访组又走进了央金的邻居康珠家。
康珠家有两套房子出租给商户,每个月房租收入就有五千多元,康珠一家就住在出租房后的水泥平房,基本情况和央金家差不多,这在朗色村已是普遍现象。
康珠性格开朗非常健谈,说到川藏公路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康珠说:“我本来在镇上一家招待所打工,后来招待所生意不好老板打算转让,于是我就接过来自己经营。”由于勤劳和踏实肯干,招待所生意逐渐好转,成为当时川藏公路过路司机心目中性价比较高的招待所。
如今,康珠的主要收入是房租和采摘林下资源。每年10月份,康珠把采摘的松茸、香菇和野生木耳等当地特产运到拉萨出售,收入非常可观。
“2000年川藏公路升级改造为油路后,我就开始把家乡的土特产运到拉萨出售,现在提倡绿色食品,在拉萨能卖个好价钱。去年,除去路费和在拉萨的开销,我的毛利就有7000多元!”
今年不仅是川藏公路通车60周年,也是朗色村荣获西藏“第一个万元村”的第10个年头。在这里,我们感慨的不仅是公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更为朗色村村民在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中显现出的那份执著而感动。
原标题:幸福在这里绽放——感受朗色村的发展变化
(责编:范凡)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