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美食的困顿与突围
杜冬   发布时间:2012-08-06 15:26:00   来源:西藏商报

  天还没亮,一个中等规模的藏餐馆就已苏醒过来。

  年轻的女服务员和男厨师打着哈欠走进餐厅,给自己的碗里续满了热茶。早点有冷馒头,也有传统的糌粑。等到热乎乎的糌粑送入空荡荡的肚皮,等到餐馆被打扫停当,卷帘门拉开之时,最后的困倦空气也溜了出去。餐馆迎来了最早的客人。

  餐厅:孤独的糌粑

  这座传统藏餐厅真正的忙碌是在午饭时开始,服务员拉姆姑娘等人飞快地在菜单上用潦草流利的藏文书写客人点单的菜名。厨房里则热得如同火炉,厨师们照看着几眼炉灶,忙得连汗也来不及擦;助手在湿漉漉、油腻腻的地面上小心地跑动,送来原料或端走菜品。洗碗的小工站在水槽边,泡沫一直淹没到他的胳膊肘,动作稍慢一些,新送来的盘子就会把他淹没。一不小心摔了个盘子,只会有大厨阴沉地扫来一眼,没有时间责骂和检讨。

  就在这个最普通的藏餐馆里,虽然服务员们还是以糌粑为主食,但是青稞食品在菜单上占的分量越来越少,只有曲瑞(即青稞粥)和一些甜食(如“马森”和“帕孜麻果”)等还有着青稞的成分。本地的食客极少点糌粑,更多是吃面和肉食。对于游客而言,这些食品没有汉语和英语的译名,也没有照片和说明。游客们纵然前来舌尖上猎奇,也很少有人冒险点一个自己不懂的食品。他们大多数会慕名点一份糌粑,有的人不能接受糌粑粗粝的口感,有的人纵然可以接受,却觉得糌粑平淡无味,难以下咽,也不会再点第二次。正如他们走马观花地游览西藏一样,他们也会对糌粑留下一个粗浅的印象。

  阿可丁:青稞烘焙

  青稞在拉萨饮食市场的落寂,却有一个例外。这就是以青稞面食烘焙出名的“阿可丁”面包坊。

  “阿可丁”的新店开在正对拉萨河的仙足岛上。其青稞餐点中最著名的可能莫过于“青稞XX面包”和大名鼎鼎的“青稞牛粪面包”。青稞XX面包形似国外的粗粮面包,并不柔软细致,相反保留了青稞的粗粝感和干燥感,同时也保留了青稞浓郁的烘焙香气。其中的坚果颗粒和果仁等则为这款颇为粗犷的面包增添了一些甘美的滋味。“阿可丁”的店内,慕名而来的旅游者并不占多数,相反是常客占据了大多数。

  “阿可丁”的老板,也就是最初的烘焙师巴次介绍了青稞烘焙的特点。藏式饮食中其实并没有面包这种食品,勉强类似的,只是一种没有发酵的硬面饼子,叫做“帕果”,用陶饼铛烘烤面饼而成。他的手艺,全部学自西方面包烘焙术。但是使用青稞作为面包的原料,却是他的独创。青稞本身在藏族传统饮食中吃法很少,颇为单调,除了糌粑、青稞粥、炒青稞之外,很少有别的吃法。

  最早用青稞做面包,是极其困难的:青稞缺少面筋,做成的面包缺少弹性;只有将青稞粉与面粉做一定比例的混合,才能加以发酵和烘焙。巴次说他为了支撑青稞面包,曾经历多次的失败。随着每一款青稞面包经过多次试验,成功上架,巴次就会撤下原先摆放的一款西式糕点。如今已经是“阿可丁”的第三年,它的货架上已经几乎是清一色的藏式面包了。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336000
京ICP备 1202082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