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牧区小学的老师骑马来了,手中的小黑板金光万道。草原儿女走进知识的大门,马背上架起通向未来的金桥。”在甘肃省甘南州碌曲县拉仁关乡中心学校里,六年级的桑吉才旦朗诵诗歌《马背小学》时声情并茂。
桑吉才旦就读的学校是一所新建的寄宿制学校,这里有焕然一新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图书齐备的图书室、设施先进的多媒体教室以及干净舒适的宿舍、食堂和平整的操场。“创办寄宿制学校,是碌曲发展民族教育的有效形式。”甘南藏族自治州教育局副局长马仲说。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甘、青、川3省交界地区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地广人稀,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藏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80%。过去,牧民逐水草而居,学校也随着牧民的畜群迁移。老师们骑在马背上,到偏远的牧场去教学;牧区的孩子们,冬天蜷缩在低矮破旧的土坯房里、夏天在帐篷里埋头苦学,这就是当时在碌曲牧区流行甚广的“马背学校”。
加木参老人今年65岁,是拉仁关马背学校成立后的第一期学生。说起当初到学校就读的情形,老人依然记忆犹新。
1958年,加木参12岁,大队聘请了一名代课教师办起了马背学校,加木参和其他十几个同学成了“唐科学校”的第一批学生。学校成立一年后,公派老师来授课,教授汉语和数学。
每年10月到次年6月是冬窝子时节,学校便设在乡政府附近的两间土坯房里,唐科、尕秀等5个村里的300多名学生集中上学,有8名老师。6月到10月是夏窝子时,老师便跟着畜群走,老师骑着马、牛驮着教具,到草场后,扎下帐篷。每天,大人们去放牧,学生们便去老师的帐篷上课。
加木参在牧读学校结束了4年学习生活后,担任了村里的会计。“被褥一裹,锅碗一装,教具一带就可以走了!”今年62岁的碌曲县尕海乡中心学校退休教师元旦向记者说起了当时的情景。
他是尕海马背小学的第一批学生,也是从马背小学走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
元旦当时就读并任教的尕海中心学校的前身是“秀哇学校”,是典型的“马背学校”,成立于1959年。10岁时元旦成了秀哇学校的第一批学生。6年后,元旦从秀哇小学毕业,被保送到西北民族大学。1970年大学毕业后,元旦回到了家乡,毅然选择了教师职业,到自己的母校任教,成为一名“马背老师”。当时,学校有秀哇4个队及两个军牧场的子弟共200多名学生,7名老师。
冬窝子时,学校在校区固定几个月,元旦和同事们分工教授各类课程。
夏窝子时,军牧场的子弟继续在校区上课,牧民的孩子便跟随父母迁移。这时,元旦也跟随牧民迁移。
夏窝子距离冬窝子约三四十公里,搬迁当天,由生产队提供一头驮牛、一匹马,他将自己简单的行囊往牛身上一架,便骑着马随着牧民迁移的队伍向夏窝子行进。
到达牧场后,元旦便挑选中间的位置,卸下帐篷和教学用具,扎下帐篷,虽然没有牌子和标志,但牧民们都知道学校的位置。当他敲起铁铃,学生们便从四面汇集到帐篷里,最多时有30多个学生,最少时也有十几个。
作为一名“马背老师”,元旦一干就是十年。他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半夜,熟睡中的他突然被“嗵”的一声惊醒,才发现他的帐篷顶被雪压塌了,雪透过那个大洞飘下来。凑合着过了一夜,第二天元旦便找牧民帮忙缝补,但这顶帐篷历经风雪,已经无法缝合了。无奈之下,他又从生产队借来帐篷,继续开课。
元旦说,马背学校断粮缺牛粪是常事,每次都会得到牧民的帮助,他的马背学校更是没有停过课。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