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生和他视若珍宝的旧期刊。
各门类藏学期刊 能凑一本西藏百科全书
一走进王宏生的家,真有种钻进故纸堆的错觉,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旧书特有的淡淡的味道。这是一套只有50多平米的两室一厅,放眼看去,除了书还是书。客厅里被两个书柜和堆在地上的书挤占得只能摆下一张小小的餐桌。另一个小房间里,桌上地下满满的都是书,整整齐齐一摞一摞堆放着,下脚迈步都要仔细斟酌一下路线才行。这些书全是王宏生费尽周折通过各种渠道搜罗到的。
而他真正的宝贝在那间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书柜就挤满的小卧室里。打开书柜,王宏生6年来的全部心血一览无余,400多本老藏学期刊码放成排,像一个个列队等候检阅的士兵,尽管它们当中年龄最大的已经40多岁了。
一说起这些期刊,王宏生的话匣子就再也合不上了。“这些全都是跟西藏或者藏学相关的期刊,都是创刊号。”“你看,这本是最早的,《西藏通讯》1972年的创刊号。”每每翻看起这些期刊,王宏生心里都有着无限的满足与自豪。
这些期刊内容涉及文化、艺术、考古、科教文卫、地理、旅游、公安、税收、水电、党史、援藏等各方面,藏汉英各种版本都有,简直包罗西藏万象,凑在一起就是一部西藏百科全书。
收藏过程不容易 废品收购站也不错过
为收集到这些老旧期刊,王宏生可是没少下功夫。他先买了相关书籍,了解有哪些藏学期刊;在网上查设有民族学专业的学校,给这些学校的图书馆打电话,了解它们的藏学期刊馆藏情况。
至于那些藏学期刊的编辑部,更是王宏生经常“打扰”的地方。“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名气,也没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有时候人家不愿意搭理。”但对藏学期刊收藏的执着让王宏生放下了所有顾虑,一遍一遍打电话过去,只为索要一本创刊号。
在拉萨市区为数不多的旧书摊上,经常可以看到王宏生的身影,而另一个他常去的地方就是废品收购站,“在这里真能淘到宝呢,有些人意识不到这些期刊的价值,就当废品卖了。”每次变废为宝的经历都让王宏生特别有成就感。
有些期刊陆陆续续停刊了,而它们的编辑部却没能保存一本创刊号。“编辑有时会反过来找到我,希望从我这里买回去。”王宏生说,对于这样的要求他只能婉言谢绝,“这不是钱的问题,在我看来,这些只有一本的创刊号简直就是无价之宝,真的没办法卖。”
别看这些老旧期刊单本并没有太高的价格,但是400多本收藏下来,还是让收入并不高的王宏生有些吃力。然而,就算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动过卖期刊的念头。“我父亲两年前动手术花了两三万,当时正好有一个四川书商联系我,想要收购这些期刊,但我还是拒绝了。”王宏生说他宁可去找朋友借钱,也舍不得卖。
在收藏过程中 他成了半个“专家”
在收藏这些老旧藏学期刊的过程中,王宏生变成了半个“专家”,头头是道地介绍起藏学期刊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一本藏学期刊是1950年的《人民画报》藏文版,随后1955年《民族画报》也出了藏文版,但它们都是在北京出版的。”王宏生补充说,在西藏本土出版的最早的藏学期刊是1972年的《西藏通讯》,“它是《新西藏》杂志的前身,2009年改的名字。”
对于各时期西藏藏学期刊的代表,王宏生如数家珍。“上世纪70年最有名的是《西藏文艺》藏汉文版。”他特别强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西藏期刊发展的黄金时代,“那个时候出版的数量最多,能有100多种,内容涵盖各个领域。后来很多内部期刊因经费等问题就慢慢消失了。”据王宏生介绍,那时候知名度最高的是《西藏研究》,前两年这本期刊面向海外发行了英文版,这是西藏第一份纯学术英文藏学研究期刊。
所有的期刊,王宏生都认真地看过,他认为如果只单纯地收集没有太大意义,“把它们按时间段或内容分类,可以分析出不同阶段藏学研究的鲜明特点,还能清晰地感受到西藏各方面的变化。”
原标题:老藏学期刊里有乾坤
(责编:范凡)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