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坡希望小学:大山深处创圣殿
王雨   发布时间:2011-09-29 16:50:00   来源:甘肃日报

  “斜坡小学是我们的家,我们的家是个温暖的家;斜坡小学是我们的家,我们的家是个友爱的家;斜坡小学是我们的家,我们的家是个美丽的家。老师的关心与爱护,同学的友情与帮助,我们在这里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建设家园……”

  这首悠扬的斜坡希望小学校园歌,15年来一直回荡在海拔3300米的“定西市最高学校”——漳县金钟镇斜坡希望小学。

  15年前的1996年12月,记者踏雪来到这里,循着侯新民和乔永峰两位创办者的足迹,采访了这所学校。那时,这所简陋寒酸的学校,就是大山深处群众心目中的一座圣殿。

  15年间,这所学校早已声名远扬,从这里走出了“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侯新民。和侯新民一同创办斜坡希望小学的乔永峰先后被评为“全国希望工程园丁奖”、“全国希望小学优秀教师”和“特别关注乡村教师”。

  15年后,记者再次来到这里,一所建筑别致、环境优美的校园映入眼帘,鲜艳的国旗在湛蓝的天空下迎风飘扬。

  (一)

  金钟镇看治坡村斜坡社位于漳县的最西端,与甘南卓尼县一山之隔,海拔3300多米。

  15年前,乔永峰和侯新民高中毕业后回到了大山深处,他们将目标放在了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上。于是,两个人挨家挨户地动员失学孩子,义务办起了扫盲学校。随后,在斜坡、乔家嘴、扎尕滩等村社,办起了“青壮年扫盲班”、“团员扫盲班”、“妇女扫盲班”。

  想要彻底扫除文盲,就要从根子上开始,就要从娃娃们抓起。他们走访发现,上下斜坡两社适龄儿童入学率当时只有14%左右。乔永峰和侯新民商量后决定,在当地创办一所小学!想法一出,连他们自己都吓了一跳,因为几十年来,县里曾12次在斜坡办过村学,要么教师坚持不住,要么学生召集不来,最后都不了了之。

  尽管他们的家都不在斜坡,但乔永峰和侯新民毅然决定在斜坡办校,开始了举步维艰的办学之路。

  没教室、没桌凳、没课本,要有办法。

  那些日子,他俩东家出,西家进,满村寻找闲房子。当发现崔俊德家有两间堆破烂的房子时,急忙想办法借来,之后两人便围着房子打转,从里到外进行维修,填补透进阳光的墙缝,堵塞老鼠打下的墙洞……没课桌,他们砌了几排土墩,上面搭上借来的20多块木板;没黑板,他们在墙上抹上一层凸起的土泥,再涂上墨汁;没课本,他们骑车60多公里到县城小学求助,背回来了一大堆旧课本。为了劝说失学孩子们上学,他们奔波了多少个家庭都记不清了,唯一能记清的是,每到一家,他们都恳切地说:“让孩子来上学吧,我们不要一分钱的学费和书费。”

  教室是借用的,桌子是土搭的,凳子是自带的,书本是复印的,教具是自制的,学生是“免费”的,教师是义务的。1996年8月26日,寄托着憧憬,寄托着希望的斜坡小学终于开学了。一些赶着牛羊来上学的孩子,将牛羊拴在校外青青的草滩上,高高兴兴地迈进了没有校门的校园。满脸喜悦的乔永峰和侯新民走上前去,拉响了屋檐下代以校钟的牛铃。

  “叮铃铃……”49名汉族孩子和卓尼县的6名藏族孩子,整整齐齐地走进了日思夜想的课堂。

  琅琅的读书声,响起来了。

  (二)

  1996年12月,就在斜坡希望小学办起来不久,记者在白雪茫茫中来到了这所学校。走进没有校门的校园,迎面是房东家的牛和马。左侧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破旧矮房,就是教室,没有门板的门上悬挂着一条旧麻袋,抵挡着寒风的侵袭。昏暗的教室里,孩子们穿着厚厚的棉袄,裹着只露出眼面的头巾,坐在土木板搭成的课桌旁,认真地听着老师在大声地讲着语文课,一双双渴望的眼神充满灵气。

  紧邻教室的是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危房,也没有门,房内也没桌椅,一张小小的炕桌放在土炕上,上面摞满作业本。房东说,这是侯老师和乔老师的办公室,他们每天坐在土炕上,裹着被子备课、批改作业。

  斜坡小学成立以来,始料不及的困难就接踵出现。办学没有经费,乔永峰和侯新民只得利用闲余时间,满山遍野地挖草药换钱。有几次,他们还将家里的洋芋偷偷背到集市上去卖,再为学生换回作业本。没有教学粉笔,他俩挖来可以充当粉笔的白土块,在黑板上书写。在课堂上,随时可以看见学生手拿着一厘米长的铅笔头写字,那是他俩在城区学校要来的用过的铅笔。贫穷的村民无力给孩子买本子,他俩便带孩子们上山采药换来本子,先用铅笔顺写作业,写完了后又接着反写,反写完了,再用深色笔作课外学习。刚办学时,在寒冬天气,教室里没有火炉,他们用泥做了个土火盆,柴烟从高而下绕满了教室,孩子们流着泪,擦着眼睛,咳嗽着上完每一节课。他们还在教室的墙上画了一面国旗,每逢升旗的日子,全体师生站在国旗前高唱国歌并向国旗敬礼……

  迈出了第一步,就有第二步。不气馁,不松劲。借用的民房由于土质松软,不时有裂缝产生。为了学生的安全,他俩自筹材料,新建校舍。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俩白天轮流跑路,夜晚守护木料,遇到雨夜,简易帐篷漏水,他俩无处藏身,只好打着雨伞坐到天亮。在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捐助下,他们终于建起了一所有两间教室和一个办公室、一间宿舍的新学校。2000年,在他俩的努力下,斜坡希望小学获得日本政府无偿援助,重新修建,学校建设焕然一新,校容校貌大为改观。

  (三)

  斜坡希望小学现有174名学生,其中包括卓尼县的20多名藏族学生。和乔永峰一起办校的侯新民现在是漳县金钟镇校区校长,当初侯新民是斜坡希望小学校长,乔永峰是教务主任。侯新民调走后,乔永峰一直担任校长。“办起了学校,一定要把孩子们教好。”斜坡希望小学现有9名教师,包括乔永峰在内有4人现在还是代课教师身份。尽管如此,可小学应上的全部课程却一门不缺,都按全日制小学正规化教学。普通话不标准,他们听收音机学;遇到教学难点,几人互相切磋;教学方法赶不上,他们深钻细研。

  15年来,乔永峰从青年人变成了中年人,为学校的发展奉献出了全部的青春。然而,为了学校,他却顾不上家庭。双亲均已年过花甲,且体弱多病,妻子也长年疾病缠身,家里已是负债累累。为了给父母付药费,家中变卖了牛羊。2000年3月妻子做胆结石手术的债务至今都没有还清。近几年来,除了他每月260元的代课教师工资,全家6口人仅靠地里两亩当归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但乔永峰还是坚定地走在这条播撒希望的路上,义无反顾。

  心血和汗水没有白流。如今,从零起步的斜坡希望小学面貌大变。在这个大山里,最漂亮、最醒目的房子就是这所学校。在乔永峰的校长办公室,我们看到办公桌上摆放着笔记本电脑,各种奖牌和证书整齐地摆放在柜子里。乔永峰说,学校不但有彩色打印机,还有9台电脑和无线上网卡。这所被誉为贫民教育典范的山村小学,自创办第一天起就实行完全免费教育,并一直坚持到了今天,也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完全小学,看治坡村七个自然社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100%,教学成绩名列全镇前列。

  乔永峰和他的同事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为大山里的孩子点亮了一盏盏心灯。近日,在由《光明日报》、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系列公益活动中,乔永峰成为我省唯一的入围者,并最终当选为“特别关注乡村教师”。

(责编:长卿)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336000
京ICP备 1202082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