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母爱播撒高原——记桑日县中学教师周丽霞
范登科   发布时间:2011-09-28 17:51:00   来源:中国西藏网
  周丽霞,西藏山南地区桑日县中学的一名数学老师,和众多献身高原的援藏教师一样,默默无闻在雪域高原上与孩子们为伴。

上课中的周丽霞
上课中的周丽霞

  课堂上她十分严厉,但在接受采访时,她说的最多的却是班级里家境困难的几个孩子。因担心家庭的困难会耽误了这些孩子的未来,她对记者说:“能不能呼吁一下社会的关注啊,这些孩子都是些好苗子。”

  在周丽霞的心中,有着所有献身高原母亲们共有的疼痛。2006,周丽霞和她男友一起走出大学,来到高原任教。之后,结婚、生子,转眼孩子已经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在高原任教的他们只能把孩子交给父母带着,千里忧思,寄托在手机电波与网络视频上。“孩子在老家长大,现在已经学会满口的陕西话了。打电话的时候小孩给我说话的时候用普通话,和他爸说话的时候就用陕西话,真有意思。”周丽霞说,他们给孩子取乳名叫“石头”,也许是希望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孩子能像石头一样坚强吧。

  在火车站我见到了等孩子的周丽霞夫妇,两人还在讨论着怎么安排公公和孩子的住宿以及怎么带他们游玩。翘首企盼的周丽霞话显得有点多,从中透露着母亲对儿子的期盼。

  在西藏,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和周丽霞见面了,每一次都会谈到孩子。“在西藏,来支教的人们由于担心孩子不适应高原气候,担心孩子未来的健康,大多数把孩子寄养在内地。那份母子分离的苦,像抽丝一般,淡淡的没有尽头。”周丽霞说。其实每一个在西藏工作的援藏母亲,从怀孕开始就充满着危险,很多母亲在回内地生产的路上出现流产。“曾经有个同学,怀孕几个月之后回家修产假,火车走到格尔木时她就出现了状况,送到格尔木医院还是没保住孩子。”

  母性在每一个身为人母的女人身上是相通的,和自己孩子的两地分离使周丽霞将更多的关爱用在了自己的学生身上。她和丈夫一起担任一个班级的正副班主任,丈夫面对孩子们的时候十分和蔼,周丽霞则比较严厉;但是,当孩子们有困难的时候,周丽霞比自己的丈夫还要着急。

  “你还是不要采访我了,要采访还是采访我的学生吧,这里有几个孩子家庭比较困难,都是单亲家庭,但他们都很懂事,回家之后都会积极地帮家里干活。”

周丽霞的学生
周丽霞的学生

  随着他们长大,周丽霞不免担心孩子们被接回去当劳动力支撑家业,中断求学之路。“这些都是好苗子啊,我带的上一届毕业班里就有很好的苗子,初中毕业后就回家了,十分可惜。”周丽霞焦急地说,希望我的采访能给孩子带来一些帮助,“我是很现实,没办法,孩子们真的很需要关注。”

  桑日县中学开展了关爱女童计划,每一名女教师“领养”一名贫困女学生。“但是,有一些男孩子,也需要关心和帮助;而且,单凭老师们的力量真的不够。”

在火车站,周丽霞将儿子抱在怀中
在火车站,周丽霞将儿子抱在怀中

  列车到站的广播响起,周丽霞夫妇目不转睛盯着出站口。现在正是高原旅游旺季,大批游客背着大包小包从出站口涌出,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周丽霞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儿子,冲过去一把将孩子抱进怀里……

  “石头,想妈妈了没?”然后指着自己的丈夫问道“这是谁啊,石头……”

  这句话在高原上很普通,可是在内地,有哪个母亲会指着孩子的父亲问孩子这是谁?母子相见的欣喜在全世界都存在着,但是,唯独在高原才这样的浓烈。

  在这片世界上最纯净的高原上,蓝天、白云、各种色彩都是简单而浓烈的;亲情、友情、爱情都是简单而真挚的。我曾遇见过不同地区的支教母亲,他们来到高原,在这里结婚、生子,忍受着与孩子两地分离的痛苦。但是,与她们交谈时你会发现,她们是那样的淡然,仿佛这片离天最近的高原给了他们从容的心态。

  她们选择来到这里,选择了在这里演绎自己的人生。置身事外的我们可以用“奉献”、“伟大”、“精彩”等各种词汇来形容他们,我们也相信他们绝对配得上这些词藻。然而,对每一个援藏者而言,西藏,是他们生活存在的一种形式,且仅此而已。

  今年,教师节之后就是中秋,每年教师节,桑日县中学都会举行一些慰问教师的活动。教师节之后的中秋节,却是一个象征团圆的节日。“千里共婵娟”——此刻,我只想默默地祝福他们,祝福周丽霞在高原上过得幸福、快乐。

  祝福每一个在高原上无私奉献的人们健康、愉快,扎西德勒彭松错!

(责编:长卿)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336000
京ICP备 1202082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