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巴拉雷达站阵地的升旗仪式 来源:中国军事图片中心
西藏,广袤无垠的雪域高原。这里的天,静谧、高远,飞机在天空中穿行。然而,经历平安旅途的你可否知道,就在你的脚下——雪山之巅,有一群人在日夜托举着、守卫着这片蓝天。
40多年来,他们先后安全引导军民航班52万余架次,完成了保障新型战机高原试飞、驻训等各项重大任务,先后有17名官兵为国捐躯。他们用汗水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爱国奉献的壮歌,被誉为扎根“生命禁区”的忠诚卫士。他们就是离太阳最近、战斗在雪山之巅的高原雷达兵——空军驻藏某雷达团。
雷达天线安全运转44年
海拔5374米,该雷达团所属的甘巴拉雷达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人控雷达站。这里最大风力达11级,每年八九级的大风要刮9个月,雷达天线被吹得倒着转、电台天线被刮倒、房顶被掀跑,是常有的事,而含氧量最高时才达到海平面的60%,冬季最低时只有海平面的45%。这里因地形复杂、气候多变而被国际航空界公认为飞行禁区。因此,在这片天空航行的飞机尤其需要雷达的监视与引导。
上世纪60年代,党中央、中央军委果断决定,在西藏组建空军雷达部队。
要在这些人迹罕至的荒野之地修建雷达站,难度可想而知。没有路,官兵们就用最原始的铁锹镐头修建便道;没有车,就把雷达拆分后用肩膀扛上山顶;没有房,就拣来石块,垒起墙垣挡风遮雪安营扎寨;没有水,就融冰化雪,挖坑建水池。就这样,雷达兵们硬是在钢钎打不进的雪山之巅扎下了根、站住了脚。短短几年时间,在海拔5134米的色季拉山,在海拔4900米的荡拉山下……一双双“千里眼”矗立云端,傲视苍穹。从此,西藏地区结束了有空无防的历史。
建站,举步维艰;坚守,才是对高原雷达兵真正的考验。该团雷达阵地平均海拔4988米,上山的人头痛、胸闷、恶心,吃不下、睡不着,精力无法集中,记忆力锐减。官兵们心跳普遍加快,就是躺在山上不动,心跳都超过在内地跑步。这里冬天最冷时达摄氏零下35度,蓄水池里的水五六月份还结着冰。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雷达竟有效地运转了44年,空情信息一刻也没有中断过。
一处阵地就是一座丰碑
1991年10月的一天,在甘巴拉雷达站阵地。由于供水车发生故障,除仅有的一点油机用水外,阵地生活用水已停止供应。
“同志们,现在情况很严重,请大家表个态,雷达是继续开机还是关机?”临时党支部扩大会议上,党支部书记朱军首先提出了问题。话音未了,大家态度高度一致:就是不喝一口水,也要全力保证雷达运转!
傍晚,水车还是没有上来。排长夏洪军建议:将水池底部的冰碴子收集起来,如果还是不够,就把官兵们尿液也收集起来给油机用。说干就干,官兵们跳进漆黑的水池,将钢钎用力砸向冰碴,一个多小时,就把水池的四壁和池底清理了6遍。
在炊事班,炊事员向开元将带着血迹的冰碴倒入锅中,丝丝蒸腾的烟雾里,冰碴儿渐渐化作浓浓的血水。“这下,又够油机喝一天了!”油机员杨绍喜一笑,干裂的嘴唇又流出血来。
类似的断水、断粮、断电经历,对这些高原雷达兵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在重重困难面前,他们能够在这里坚守44年,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份属于雷达兵的责任和信念,更是因为他们身后有一个坚强的组织——被称作“雪山堡垒”的党支部,有一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共产党员。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标杆”和“堡垒”,才带出了连续18年被评为先进、被中央军委命名的“甘巴拉英雄雷达站”和连续14年被评为先进、荣立集体一等功的“神女峰下好四连”等多个享誉全军的先进基层连队。
坚守与开拓是一种责任
有人说,在这种生命禁区,就是躺着也是做奉献。可在高原雷达兵看来,“躺着”和“站着”,体现的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境界。
副团长张志敏,飞行员出身,身体一直很好。2009年年初,他开始经常干咳,因工作繁忙一直没去检查治疗,3月份,他明知病情加重,却又跑到离团部1200多公里的雷达站蹲点调研1个多月,回来后一检查,发现已是肺癌晚期。躺在病床上的他还经常打电话询问团队情况,惦记着同甘共苦的战友们。
目前,该团在西藏雪山之巅服役10年以上的官兵有249人,团党委10名常委有7人在西藏工作15年以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原病。团政委李林经常告诫党委“一班人”:“苦干不能苦熬,躺着奉献更要站着贡献!”
5年来,团党委“一班人”带领官兵爬雪山、趟冰河、翻陡坡,行程4.7万多公里,对数十个预选阵地进行了实地勘测,撰写出了《雷达预警探测能力建设与运用》报告,为优化雷达部署,增加雷达探测范围提供了科学依据。
正是有了雪山之巅一部部坚强的钢铁雷达和一代代雷达兵的执著坚守,使飞越世界屋脊的最危险航线,成为了最安全的空中走廊。
(编辑:西言)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