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了甘巴拉 我无怨无悔
孙忠德   发布时间:2011-08-29 16:19:00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我1993年12月入伍,1998年7月从军校毕业,从那时到现在的13年,一直在甘巴拉雷达站当雷达技师。入伍18年来,特别是在甘巴拉战斗的13年里,我时刻用“甘巴拉精神”激励自己,用一流的工作标准要求自己,立足岗位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先后被军区空军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爱军精武标兵,获空军优秀士官人才三等奖,7次被评为优秀士官,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

  共产党员就是要当先锋,在艰苦中锻炼自己

  我出生在四川纳溪一个边远的小山村里,18岁那年,怀揣走出大山的梦想,穿上了梦寐以求的军装,却不曾想与一座更高、更大的山结下了不解之缘。记得才到部队那会儿,甘巴拉刚刚被空军党委授予了“甘巴拉模范雷达连”荣誉称号,我们参观了甘巴拉连队荣誉室,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专题片《甘巴拉人》。那一刻,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一名“甘巴拉人”!然而,理想却没有在我新兵连结束时如期而至,我被分配到了离边境较近的错那雷达站。虽然,革命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是争强好胜的我却始终没有放弃我的“甘巴拉”梦。

  在海拔4000米的雷达阵地,我和几个老兵吃力地推开被大雪封得严严实实的门,开始了我的高原雷达兵生活。因为雪太厚,值班、吃饭、维护雷达天线,都得挖雪道通过。有时候雪道刚刚挖好,又被铺天盖地的暴风雪覆盖,为了不影响战备值班,我和战友们只得一遍一遍地挖,在风雪中身体冻得失去了知觉,但是我们不能停止。老班长告诉我,要当好高原雷达兵,首先要学会吃苦不怕苦。接下来,我开始经受了3个月洗不了澡、掉头发、流鼻血等高原生活的折磨。在阵地担负值班的116天,我咬紧牙关严格要求自己,在恶劣的环境中锻炼和磨练意志。下阵地后,我郑重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和大多数战友一样,我也是抱着“军校梦”来到部队的。然而,1995年,当我抱着必胜的信心参加军校考试时,却意外落榜。偏偏在这个时候,入党申请也没有得到批准。在挫折面前,我开始动摇,但是老班长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在环境那么恶劣的阵地,你战胜了所有困难,难道就被这些挫折打败了?我重新拾起书本,并在1996年如愿考上军校。离开高原那天,我望着连绵的群山和一尘不染的蓝天发誓:我会再回来的!

  在军校学习期间,我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学员”,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我主动放弃留在内地的机会,毅然回到了魂牵梦绕的雪域高原。回到团里的第一件事,我就是向团领导请求上甘巴拉。

  从此,我就与甘巴拉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甘巴拉一干就是13年!到连队不久的一天,我站接到有重要空情保障任务的命令,站长在分配任务时没有给我安排工作。身边的老兵告诉我,甘巴拉大项任务都是“党员突击队”上, “突击队”都是能力素质过硬、作风顽强、模范作用突出的党员组成的。我暗下决心,迟早我会是“突击队”的一员猛将!在那以后,我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苦练维修技能,3年后,我如愿成为“突击队”的核心成员。

  2003年夏天,团里组建机动分队,我作为技术骨干,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6月的高原,毒辣辣的太阳像烙铁一样烤着身体,我们顶着烈日,加班加点地练撤收架设。我作为骨干,既要进行重要零部件的撤架讲解示范,还要负责撤收架设中的安全。两天下来,脸晒得红肿、脱皮,我没有时间去顾及这些,继续投入训练。机动转移的过程是最艰苦也是最折腾人的。由于路途颠簸,雷达故障率极高。在狭小的雷达方舱,我挥汗如雨,调试检修,一天下来,整个身体就像散了架一样。到达机动预选阵地后,我们住帐篷、斗风沙,在缺水、缺电、缺氧的恶劣环境中,一干就是20天,完成了机动演练任务。

  老兵说,甘巴拉是一面旗帜,甘巴拉的党员就是扛旗的人。自从成为一名甘巴拉的共产党员,我就时刻牢记着这句话,并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雷达兵的无限热爱,用行动将这面旗帜高高举起,阔步前进!

  党在心中,阵地必须在手中

  登上甘巴拉之巅,一幅用罐头盒、石头拼成的中国“雄鸡”版图会首先映入你的眼帘。鲜红的“祖国在我心中”几个大字会让你热血沸腾。那是我第一次上阵地时和战友们制作的。现在,它已成为甘巴拉阵地一道亮丽的风景,时刻激励着我和战友们牢记党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艰苦奋斗,戍边卫国,无私奉献。

  “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对于雷达师来说,过好技术关,掌握“看家本领”,是履行职责的基本前提。雷达一旦发生故障,我们的“千里眼”就会变成“瞎子”。就在我第一次上阵地值班,就遇到了意想不到的考验。站里装备有多种型号的雷达,一时让我这个“全优学员”无从下手。有时装备坏了,只能焦急无奈地等着老技师来修。我急得上火,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组织上把我放到这样一个英雄连队工作,自己居然连本职岗位都难以胜任,怎么配当“甘巴拉人”呢?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力争在最短时间内熟练掌握所有列装雷达的维修技术。为了摸透各种雷达的“脾气”,我一方面到处查资料,一点一滴学起,努力掌握大规模集成电路基础知识和雷达的工作原理、操作使用方法;另一方面积极与厂家工程技术人员联系,请教技术上的疑难问题,通过近3个月的学习和摸索,逐渐掌握了雷达的主要系统、常用部件和技术参数,挑起了甘巴拉雷达装备维修任务的大梁。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336000
京ICP备 1202082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