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线上的铁血奇兵
黄建华 余 均   发布时间:2011-08-10 11:24:00   来源:新华军事

  

  从成都平原一路西行,一条绵延3176公里的天路蜿蜒在喜马拉雅山脉之间。顺着这条路翻越过21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横跨过14条波涛汹涌的江河,最终通向美丽的拉萨。白云从脚下穿过,雪山深情地注视,这就是川藏公路,被称为世界上最美丽也最险恶的一条公路。成都军区川藏兵站部官兵,57年如一日,在这条奇路上战千难,斗万险,用生命连接着祖国内地通往西藏边陲的大动脉。

  铁血川藏线

  战友,你可听到山间鸣响的汽笛

  头顶巨石高悬,脚下万丈深渊。这是川藏线的真实写照。数百处类似怒江、迫龙天险等路段,是当年筑路官兵从落差数千米的绝壁上开辟出来的“天路”。奇路再险,年年难上年年上,趟趟难跑趟趟跑。

  那年3月,执行进藏运输任务的某汽车团车队,行至海拔4600多米的怒江天险时,已是傍晚时分,到处冰封雪锁,路面像抹了油一样滑。

  川藏线一年中冰冻期长达8个多月,80%以上的路段冰封雪裹,挂了防滑链的车队行驶在冰达坂上,险象环生。夜黑如墨,分不清哪是路哪是崖,稍有不慎将车毁人亡。车队艰难地向前“爬”行着。

  突然,随车指挥的川藏兵站部部长张全林跳下车,拦住要去探路的带队干部:“这条路我比你熟。你开头车,跟着我走!”然后,他手持指挥灯走在最前面。

  从险关到山下,10多公里的路,张部长指挥车队足足走了8个小时,直到凌晨2点多,车队才走出险地。这样惊心动魄的生死历险,有着数十年高原汽车兵生涯的张全林经历了多少次,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

  那年初春,某汽车团车队爬上海拔5000多米的德姆拉山时,已近黄昏。暴风雪吞噬着高原,车队处于茫茫雪海中。风越刮越紧,雪越下越大,路面积雪已达2尺多深。车队被阻在生死线上。大雪呼啸着扑打车队,似乎要“活埋”这支已连续行进了14个小时的铁流。

  “在此多待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必须尽快突围!”正在现场指挥的九连指导员王伟当机立断。他踏着没膝深的积雪,从队尾赶到车队前,脱下大衣,铺在车轮下,让汽车从大衣上碾过。

  接着,其他干部和战士也都脱下了自己的大衣,一个接一个地铺在了车轮下。这样依次排开,几十米长的冰雪险道,霎时变成了一条“绿地毯”,在车前延伸……“你下来,我上!”指导员王伟把驾驶员余华拉下车来,自己钻进了遇险车驾驶室。

  只见王伟脱掉右脚上的毛皮鞋,以便精确控制油门和刹车踏板,点火、挂挡、起步,凭经验,他在铺满积雪的“羊肠路”上一点点挪动,将汽车倒离悬崖边沿。

  当王伟准备开第5辆车时,几个战士抱住他:“指导员,你不要再开了,你是用自己的命来保我们的命啊!”那夜,当46台车全部闯过德姆拉山暴风雪,天边已泛起鱼肚白,王伟几乎成了一个雪人。

  地质学家称,西南是一块多动的地壳,川藏线更是险象环生,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说来就来。

  初秋的一天,某汽车团副教导员李显文带车队行至迫龙天险,突遇山洪爆发。瞬间,川藏公路南段淹没在奔腾的泥石流中。几十台汽车和物资眼看将被吞没。“共产党员跟我驾车突围!”连长杨兴春等10名党员挺身而出,跟随李副教导员闯进了“死亡谷”。

  “轰!”又是一声巨响,山体崩塌,10名官兵躲闪不及,全部壮烈牺牲,鲜血染红了川藏线……

  10名烈士为国捐躯的英勇壮举,为川藏线官兵留下了“怕死不上川藏线,上了川藏线就不怕死”的宝贵精神财富。

  多少年来,一代又一代前仆后继的汽车兵行至此地,主动减速为“十英雄”鸣笛致敬。笛声在战士的心里,没有悲哀,有的只是誓言:“踏平泥石流保运输!”

英雄川藏线

  在云朵间的行进与守望

  每年川藏兵站部有万人千车8个月奋战在这条风雪线上,可以说是“趟趟上战场、天天在打仗”。

  2001年4月下旬,在川藏南线执行第一趟运输任务的车队突遇大塌方,1000多台车辆在海通沟受阻,摆在他们面前的路有两条:一是原地待命,等待通车;二是实施千里大转移,但面临的将是16年未走过的北线那段艰险道路。

  为锻造适应各种险恶环境的“西部铁骑”,他们决定实施千里大转移,在险恶的环境中训练、摔打部队。

  “转战川藏北线!”随着一声令下,只见一辆辆汽车一会儿在雪岭中穿行,一会儿在草原上飞奔;有的车队一边行进,一边演练保障课目……川藏北线沿途无兵站保障,给野战机动带来很多困难。一天上午,前方突然传来紧急命令:“因连降暴雨,雀儿山夜间将会发生塌方,部队必须在下午6时前抢先通过雀儿山!”

  车轮滚滚,喇叭声声。巨龙一样的车队行至海拔6000多米的雀儿山时,漫山遍野的茫茫积雪阻断了山道,先行部队被迫停在了茫茫雪原上。

  雀儿山是川藏线的最高点,这里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上了雀儿山,如进鬼门关,不是被冻僵,也得饿半死。”受堵8天,官兵们每天靠方便面就盐水充饥,长时间的饥寒交迫,不少战士出现了高山反应,有的嘴唇干裂流血,有的呕吐不止,有的头痛发烧……

  这天晚饭,连长石大祥拿出仅剩的12包方便面,铲一些冰雪放入行军锅里,待水烧开后,他把方便面掰成小段放入锅里。

  不一会儿,饭煮熟了。接过热气腾腾的稀面汤,战士陈和平用舌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舍不得喝,顺手递给患重感冒的新战士何强,小何也舍不得喝,又交给班长,班长又交给其他战友……

  这次千里大转移,广大官兵一路喝雪水、睡车厢,昼夜兼程,边修路、边前进,连续奋战10多天,实现了安全回撤的目标。车队凯旋后,官兵的体重平均下降了两公斤,但却总结出了30多条在高寒地区实施野战保障的宝贵经验,找到了训练中需要解决和改进的12个难题,有效地提高了部队的综合保障能力。

  对于汽车兵来说,兵站已不仅仅是个休憩的场所,更像是黑暗中前行的人心中的一盏明灯,那里有家一样的温暖气息。汽车部队每年有8到9个月战斗在线上,兵站官兵每天12小时以上在灶上。

  有一年,藏东地区遭遇百年不遇的大雪灾,上千台车、近3000名官兵和地方群众被困于然乌兵站。只有20多人的兵站,不要说做饭,就连供应开水也困难。但是,兵站官兵没有被繁重的任务压倒,支起10口大锅,八天八夜做饭烧水“连轴转”,确保了无一人挨饿、冻伤。

  安全川藏线

  别了,望夫桥

  川藏兵站部某汽车团营区外有一座不起眼的小桥,几十年来,当地人称它为“望夫桥”。每当汽车兵执行高原运输任务,不少军嫂就天天站在这座桥上,焦虑地盼望着丈夫平安归来。

  可是近几年,当地一些群众注意到,“望夫桥”上很少有军嫂望夫了,并且再也没有听到军营里传来令人肝肠寸断的哭声。当地群众并不知道,这悄无声息的变化背后隐藏着一个真实的奇迹:该汽车团所在的川藏兵站部汽车部队,已经实现了进藏运输连续6年“零亡人”。

  这是一组令人心痛的数据:1954年川藏线通车以来,川藏兵站部先后有658名官兵在执行进藏运输任务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2000多人受伤致残。

  在川藏线上,车行七八里,险情十余处,汽车兵驾车行驶在川藏线上,随时都在与死神较量。

  昔日生死运输线,今朝安全大动脉。在川藏线上战斗了28年、跑了156趟川藏线的兵站部部长庞阔深有感触地说:“2005年以来,兵站部党委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狠抓安全工作,创造了连续6年‘零亡人’的奇迹。”

  这条不平凡的探索之路、创新之路,是怎样走过来的?打造“数字化川藏线”,让千里险路指挥通信顺畅。过去,由于通信不畅,车队上线执行任务,通信基本靠吼,指挥基本靠走。就是砸锅卖铁,也得解决“动中通”难题。

  多年来,兵站部党委班子换了一届又一届,解决这一难题的决心始终如一。他们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打造“数字化川藏线”。如今,他们研制开发的“川藏公路军事运输指挥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对远程目标的实时动态指挥、定位监控和调度指挥,使运输效益和安全效益成倍增长。

  他们还建立了科学高效的安全运输指挥机制,每次车队上线,师团领导跟车上路,现场指挥。同时,他们还根据遂行任务特点,研发了川藏公路军事运输指挥自动化系统,为运输连队配备卫星定位终端设备,为上千台车辆安装车载电台,为营连干部配发手持对讲机,实现兵站部指挥控制到团和营连、营连指挥控制到单兵单车,有效提高了运输指挥效率。

  6年间,他们累计出车3万余台次,运送进藏物资28万余吨,行驶2.3亿多公里,未发生一起等级以上事故。

  50多年来,在这条运输线上担负国防保障任务的川藏兵站部官兵,发扬“艰险多吓不倒、条件差难不倒、任务重压不倒”的川藏线精神,艰苦创业,不懈奋斗,运送进藏物资近500万吨,参加各类抢险救灾160余次,为巩固边防和西藏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图文来源:《解放军生活》2011年第8期

 

(编辑:西言)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336000
京ICP备 1202082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