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王墓:历史浸润千年的敬仰和赞叹
顾倾城   发布时间:2014-10-09 15:37:00   来源:西藏商报


 藏王墓

  这是一个有些悲壮而苍凉的故事,它有关一段历史,同时也关乎现在和未来。雅砻河,山南人民的母亲河,孕育了璀璨的雅砻文化,在整个西藏乃至青藏高原上,山南都有着尊贵而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底蕴。对于山南,总有那么多纷繁复杂的文化残存仰躺在这片土地上,让无数前来瞻仰膜拜的人们带着震撼和无言离开。而此次,对于守墓人这个特殊的“职业”,想必大多数人都鲜有了解,去山南,藏王墓便是自己重要的一站。

  屹立千年的藏王墓葬群

  藏王墓是公元7到9世纪吐蕃第二十九代赞普至末代赞普、大臣及王妃的陵墓群,位于山南琼结县琼果区,琼结宗山西南方向,是西藏保存下来的规模最大的王陵。著名的是松赞干布墓和与松赞干布墓邻近的赤德松赞之陵。

  据说藏王墓曾有一种藏地独有的活守墓人制,这种制度延续了200多年。守墓人制度属于苯教人殉制的延续,由杀活人祭祀变为人不被杀但需终生守护在此。守墓人通常由藏王的宠幸近臣或贴身仆役担任,谁被选为守墓人对于他的家族来说是一件风光无限的事,这一家将世代享用王朝的供养,但他其实就是一个活死人,终生不得与外界活人接触。吐蕃王朝灭亡后,又兴起了天葬,既无藏王,又无墓可守,活守墓人制也随之消亡。

  而今天,我所要接触的索朗顿珠,便是其中的一位。据悉,他从三十多岁便来到藏王墓,成为当时的守墓人之一,距今已经有16年之久。想到他们特殊的身份和生活方式,我便迫不及待地想要快速到达目的地,然后一一解开心中的诸多谜团。

  藏王墓是整个西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王陵墓葬群,同时也被藏族人看做是藏民族的圣地。这些城楼式样的古堡建筑群,在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洗礼和风沙肆虐之后,只剩一堆堆的断壁残垣仍在这里寂寞地守望,守护前方宽阔流动的雅砻河谷,守望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藏族子民们。在平整开阔的雅砻河谷平原上,这些被历史浸润千年的墓葬群,仍巍然屹立在山腰间,傲视河谷,俯瞰琼结,在自然的侵袭和岁月的冲刷之下,仍然顽强地屹立千年而不倒,只留些历史往昔的辉煌残存给后人以敬仰和赞叹。


藏王墓守墓人之一阿旺嘉措

  守墓人制度的历史转变

  耸立在平原之上的藏王墓,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更加雄伟而壮观。这是一种带着悲壮的人文景观和西藏活着的历史,他们静默地矗立在雅砻河谷的平原之上,向来往四方的人们无声地诉说着当年它的主人们金戈铁马的盛世辉煌。近距离地站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当年藏王们叱咤风云的历史雄风和吐蕃王朝的兴旺衰败。而历史总是这样地巧合,几百年后的17世纪,在距离藏王墓不远处的德钦寺下,又一个西藏历史的创造者和风云时代人物在这里成长起来,不得不说,小小的琼结县却深刻影响了整片雪域高原的方方面面。

  当我们向工作人员打听一位叫做“索朗顿珠”的守墓人时,其中一位叫做阿旺嘉措的守墓人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和手势告诉我们,他已经“完了”。听到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后,我愣了几秒钟,然后快速清醒过来,想问他索朗顿珠更多情况的时候,他赶忙起身,放下手中的酥油灯,走向院子找了一位汉族工作人员过来接待我们。当我向这位工作人员表明身份的时候,松赞拉康管委会范女士热情接待了我们,并且与我们聊了起来。她告诉我们,索朗顿珠是在昨日(2013年12月25日)突发风涎去世的。范女士说,索朗顿珠之前在这里主要是从事旅游讲解、点灯灭灯、诵经煨桑等工作,他是30多岁的时候自愿申请来到这里守墓的,至今已经有16年的时间了。如今在藏王墓这边还有三位守墓人,然后加上整个管委会的六名工作人员一起,从事看管和维护整个墓地的工作。

  作为藏王墓最“年轻”的守墓人,索朗顿珠2012年曾接受南方都市报等媒体采访。藏王墓作为西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王陵墓葬群一直备受世人瞩目,近年来,古老而神秘的守墓人制度也受到极大关注,而这个职业在以前往往是终身制且世代传袭,守墓人意味着使命、殊荣、孤独。随着索朗顿珠的离去,也意味着守墓制度将首次从民间自愿优先原则向政府公务员考试录取转变。

  当听到工作人员的介绍时,我仿佛看到一位孤独的守墓人在每天日升日落的时候,独自行走在雅砻河谷这片耸立的土丘上,不时地点上一根烟,面色安详地守望远方,守望历史烟尘里吐蕃王朝的衰败和辉煌。而如今,他也随着这片尘土而去,也许,这位孤独的守墓人早已料到自己余生的景象,也早早做好了皈依尘土的准备,而对于人而言,任何一种一眼看透结局的生活未必都是好的,有这样的先见之明固然是好的,但是若毫无悬念地生存下去,对任何人而言,何尝不是一种挑战。从此,再也没有人会早早地起床迎接雅砻河上的第一缕日光,再也没有人会站在这片不足一千平米的土地上宁静地守望。


藏王墓旁的雅砻河谷

  静静流淌的雅砻河

  当我在这一方天地之间,触摸这些古老的砖瓦横梁的时候,历史仿佛一步步朝我走来。当年的松赞干布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所开拓的时代却深刻影响了这个民族的历史和未来,而今,西藏的许多习俗制度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那个强大王朝的深远影响。

  走在这些历史的废墟上,感受着冷清的场景,那些往日里埋葬此处的魂灵仿佛就游走在我们的周围,在距离繁华热闹的县城不足一公里的藏王墓,却安静冷淡许多,这或许是游客较少的原因吧,倒也给藏族人民留下了一块未曾被外来者沾染的圣地。倒是藏王们的心思和智慧深深打动了我,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功业多大,死后仍要回归故里,落叶归根,这与汉族人的丧葬习俗和故乡情结倒是不谋而合。只是此刻,对一个人是不公平的,那就是从大唐长安远道而来的文成公主,对于所有人都渴望的魂归故里,文成公主却只能葬身高原,这种王者风范和宽阔胸襟不禁让吐蕃王朝的人民感动,也让漫长千年的历史动容。站在此处,触摸这些历史的尘沙,我仿佛触摸到了那个时代的英雄豪气和儿女情怀,仿佛自己是那时的一匹野马,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为整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自觉,自卑地低下头颅。

  在这块墓地的背后,有一个巨大的玛尼堆,玛尼堆上堆满了各色五彩斑斓的经幡,当地的一位年轻人告诉我们,每年来这里旅游的游客们都会选择在这里挂上一道经幡,同时也会在这里合影留念,这些经幡不仅会让人驻足欣赏,也是人与神的“连线”,同时还是送给亲人朋友们最好的祝福。

  在回去的路上,我不禁回头,双手合十地向着远方深深鞠躬,然后起身再次望了望逐渐远去的藏王墓,和这些形态各异的土丘,以及留在我心中的孤独的守护人。

  他们是这片土地上最真诚可贵的人。

  原标题:雅砻河上孤独的守墓人

(责编:范凡)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336000
京ICP备 1202082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