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从古至今都是西藏分外重要的一个地方。过去作为后藏的政治经济中心,现在作为西藏第二大城市,它拥有别的地区难以媲美的深厚人文内涵。在近年林芝等地因为景色优美而炒得火热的时候,日喀则深藏着自己的文化艺术资源,与未被开发的美景,等待未来人们更多的发现与惊喜。
日喀则的人文底蕴非常深厚,但很多景点散落在各个乡镇,目前还不易被一般游客触及。大多数旅行团到日喀则甚至不过夜,参观完扎什伦布寺就当天返回拉萨。这实在是一个遗憾,其实日喀则是非常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在与政府相关领导交谈时,能看到他们也已经深刻意识到保护和发展本地文化的重要性,这是未来日喀则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这里我们选出市区内三个最有代表性的人文景点,为大家作个粗略的介绍。
吉祥须弥——扎什伦布寺
扎什伦布寺一角 摄影:范明明
首先谈到的必然是扎什伦布寺。扎寺是历代班禅的驻锡地,意为“吉祥须弥寺”,位于尼色日山下,是日喀则地区最大的寺庙。
扎什伦布寺可与达赖的布达拉宫相媲美,充满皇家庙宇的恢宏大气与庄严富丽。它与拉萨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并列为格鲁派“六大寺”。
明正统12年,宗喀巴弟子根敦主兴建扎寺。后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加以扩建。寺中措钦大殿可容2000人诵经,殿中有释迦牟尼像,两边有根敦主与四世班禅立像。大殿两侧为弥勒殿与度母殿。寺的西侧有大弥勒殿,高30米,甚宏伟。另有历世班禅灵塔殿,藏舍利肉身 。寺有四扎仓(经院),教学显密并重。
难得的是,这次采访中见到军区老干部于上世纪60至80年代之间拍摄的扎寺珍贵老照片。经过文革浩劫,黑白影像中的扎寺显得陈旧沧桑。现在的它终于又恢复了皇家气派,金顶闪耀。两相对比,让人不胜唏嘘。如今的扎寺以新旧交融的面貌,迎接着每日川流不息的海内外游客,把佛菩萨的祝福与传统艺术的精髓,平等开放地分享给每一位亲近它的人。
最后与最新的宗堡
在日喀则市区,除了扎什伦布寺,还有另一座标志性的建筑,俗称“小布达拉”。元顺帝钦封的“大司徒”强曲坚赞掌统全藏大权,将藏区划分为13个大宗,在每个宗修建了一座宫堡式建筑,集合寺庙与政府的功能。掌管日喀则地区事务的桑珠孜宗堡,是最后一个建造的,1363年落成,不仅建筑技巧纯熟,规模也最大最漂亮。宗堡分四层,有房屋300多间。据说,五世达赖喇嘛在清朝康熙年间重修布达拉宫时,正是以日喀则桑珠孜宗堡建筑作样板,只是在规模上有所扩大、增高。桑珠孜宗堡称得上西藏城堡建筑中出类拔萃的代表作。但是因岁月侵蚀和“文革”时期的破坏逐渐损毁,之前的宗堡只剩城台的一些断壁残垣。
2004年,复原桑珠孜宗堡成为上海第四批援藏计划的一部分,预算投资3000万元,是该批援藏项目中单个工程投入最大的重点项目。同济为此专门成立由校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程研究专家组。复原性重建应以桑珠孜宗全盛时期的建筑风格为主调,适当参照布达拉宫等“山巅宫堡式”建筑群的典型特征。于是“小布达拉”才有了今天的规模,峻拔典雅地俯视着脚下的老城区。现在它内设18个展厅,为展现日喀则的传统文化发挥着它的新职能。
父母安居之地——亚喜庄园
在资讯如此发达的现今,网络上却几乎没有关于亚喜庄园的详细资料。我们也是因为入住紧邻庄园的客栈才发现这座隐于政府大院深处、被人遗忘的古迹。
没有任何维护、宣传以及关于建筑本身的数据、历史,甚至不能轻易进入,亚喜庄园只给我们一个苍凉的背影。作为班禅大师父母的故居,目前空空的房屋里只有灰尘与杂物。窗户玻璃无一完整,望进去,森森的黑暗里,仿佛有许多故事回荡在另一种空间。整座院落本来就非常朴素,无甚装饰,加上年久失修,尤其有种古旧的韵味。房檐稍繁复华丽些,也歪斜得让人担心,从前的彩画已斑驳褪色到十分优雅的灰度与质感。
从这座庄园,我们想到的是日喀则更多这样还在埋没中的文化古迹。在未来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如果能更加注重这样的资源的维护与利用,必将给日喀则带来其他地区无以抗衡的竞争力。
原标题:如何前往扎什伦布寺:品味市区的古蕴新颜
(责编:范凡)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