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船舞跳起来 摄影:王淑
“郭”在藏语中即为“牛皮船”,“孜”即为“舞蹈”,所以“郭孜”也被称作“牛皮船舞”。牛皮船舞起源于牦牛舞,而“牛皮船”就好似“高原之舟”——牦牛,它们常年陪伴这些世代打渔为生的船夫们穿行于雅江之上,成为船夫们赖以谋生的手段和休闲娱乐的工具。
它们是这个渔村幸福生活的可靠保证,亦是享受自然恩赐与江河之美的精神载体。
阿旺顿珠的“船舞人生”
在贡嘎县文广局局长巴桑的带领下,我们在陇巴村附近的沃拉村见到了这位老水手,同时也是贡嘎县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陇巴郭孜”的传承人——阿旺顿珠。
阿旺顿珠出生于1951年,贡嘎县甲竹林镇沃拉村人,从20岁就开始跳牛皮船舞,因为他的刻苦学习,在众多队员中逐渐树立起了威信。在自己的老师去世后,阿旺顿珠开始长期担任牛皮船舞这个团队的指导老师和队长职务,在原有牛皮船舞动作的基础上,创新了不少新的动作,现在陇巴牛皮船舞队员达到40人左右。
跳牛皮船舞的俊巴渔村村民 摄影:饶春艳
阿旺顿珠告诉记者,村子里的人们世代以打渔为生,从小就熟悉牛皮船舞,如今虽然自己已经60多岁了,但是只要身体允许,他还是会和大家伙儿一起跳下去。如今,随着牛皮船舞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阿旺顿珠为代表的一大批表演人员将担负起传承的义务和责任,如何将牛皮船舞更好的保护和有效继承,是摆在巴桑局长和阿旺顿珠等人面前最迫切的问题。
据巴桑局长和阿旺顿珠介绍,牛皮船舞大致分为以下几段:第一段叫“述道白”,由一位叫“阿热”的领舞者来进行演唱,类似于开场白;第二段叫“仲孜”,即野牛舞,开始时船夫们站在后面一排,两名领舞者站在台前两侧,船夫们在一片“杂昂、杂昂、杂昂”的击船声中跳船夫舞,而旁边的领舞者则边跳边唱《祝福歌》;第三段叫“挑哈达”,领舞者们唱《祝福歌》的同时从藏袍中取出哈达,边唱边放在地上,同时船夫队长来到台中,向前弯腰,用背上牛皮船的右上角挑起哈达;第四段主要是唱《祝福歌》,唱完后领头的舞者向场下观众行礼后离开。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