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影印版《象雄大藏经》
提起充满神秘色彩的象雄古国,也许很多人并不了解,甚至会感到陌生。古丝绸之路上的风沙穿越千年,将这段公元7世纪之前的历史尘封于雪域高原之上。然而,作为西藏文化和云南纳西文化的共同根基,融合了中原、西亚和南亚三大文明精华的古象雄文明,时至今日却还依旧闪耀着光辉。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对于古象雄文化来说,要使其“活起来”,无法绕过一部全景式反映象雄文明的百科全书——《象雄大藏经》。然而长期以来,因其缺乏汉译版本,致使我国对象雄文化的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相比之下,国外对象雄文化的研究和重视程度已走在前面,催促着我们去挖掘和梳理这一宝藏。
《象雄大藏经》古籍
启程 漫漫十年汉译路
谈到古象雄文化,中国佛教协会理事、西藏昌都地区政协常委丁真俄色仁波切的眼中总是闪烁着激动:“那是我们骨子里无法割舍的东西,是经历了几千年兴衰更替后被保存下来的精神。”
作为佛教传入西藏以前的先期文化,古象雄文化的痕迹贯穿于西藏的方方面面。“从生产到生活,从民俗到信仰,处处都有象雄文化的影子。比如祭山神、转山等宗教活动仪式,都源自象雄文化。”丁真俄色说。正是这样的根深蒂固,让他对象雄文化产生了强烈的保护和继承愿望。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源自内心的“原始纯净呼唤”。
2013年7月,在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的支持下,丁真俄色开始自费组织人员整理、翻译《象雄大藏经》。一个计划用10年时间完成的《象雄大藏经》汉译工程就此展开。
据介绍,《象雄大藏经》内容原本篇幅浩大,历经数千年岁月变迁,其中一些内容已轶失不存,现存178部,包括《律》74部,《经》70部,《续》26部,《库》8部。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白庚胜认为,《象雄大藏经》汉译工程不仅将解密雪域高原的古象雄文明,还将揭示古中国与古印度、古波斯,甚至与古希腊之间文明及文化互相影响、融合的历史。
作为《象雄大藏经》汉译工程的主译师,丁真俄色精通汉藏以及象雄文字,他希望通过汉译让更多的研究者能够直接接触文本,从而推动象雄文化研究,挖掘和发挥古象雄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作用。
丁真俄色告诉笔者,目前翻译工作进展顺利,首部《雍仲业净续》和第二部《集经珍宝续》已经翻译完毕,第三部正在紧张的翻译之中。翻译工作以象雄文字的藏文翻译版本为基础,参考梵文译成藏文的翻译方式方法,并进行不同版本之间的反复勘对,在语言表达风格、专有名词、地名、典故出处等方面追求最大程度的还原。在首批10部左右翻译完成后,再确定整个翻译的风格基调,力求呈现出一部“原汁原味”的《象雄大藏经》汉译版。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