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弱、矮小,蜷在病床上,23岁的小伙子,看起来却像十五六岁的孩子,眼前的这位军人,与我们印象中的关中大汉相去甚远。和人说话时,他的眼神透出一丝游离,显得有些紧张,一副腼腆的样子。但是,听到我们问他,后不后悔去玉树抗震救灾时,他那双大大的眼睛里闪出一丝坚定,干裂的嘴角动了动,“不”,他声音很轻,但很清晰。
短短几分钟,来看他的战友一拨接着一拨。“班长,你会好起来的。”听到战友的声音后,他努力地想起身,可是手臂上的输液管提醒着他,他病了。
这就是那个在玉树抗震救灾期间,为灾区群众清创、包扎、巡诊,每天连续工作20个小时以上,感冒了只吃几片退烧药的武警支队卫生员吗?
这就是那个身患重感冒,仍坚守在抗震救灾一线,在玉树连续工作52天,三次晕倒在岗位上,因劳累过度患上急性肾炎的武警支队卫生员吗?
这就是那个在病情确诊后,隐瞒病情请缨投身格尔木抗洪战斗,连续奋战20个日日夜夜,直至病情加重,一头栽倒在堤坝上的80后军人吗?
12月9日午后,我在医院认识了一位身患重病的80后军人,并深深地记住了他——武警青海总队西宁支队卫生员段磊。
一
武警青海总队西宁支队后勤卫生队医生马越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段磊的故事:新兵训练结束后,段磊被分配到卫生队当一名卫生员。只有初中学历的他为了胜任这个工作,购买了一摞摞医学书籍,每天晚上都在学习。短短一个月,段磊的扎针技术在整个支队出了名。段磊的进步怎么会这么快呢?有一天,马越无意间发现,段磊的手腕上有几个针眼,撩起袖子一看,整个胳膊上都是针眼和淤青,原来他是拿自己“练手”。
时间一晃就是五年。段磊也从新兵成为了士官。2010年3月的一天,武警西宁支队十三中队新兵杨路佳突发高烧,被战友们送到段磊所在的卫生队,当时,杨路佳人事不醒,情况万分危险。段磊整整一夜未合眼,守在病床前,给小杨喂药、打针,并不停地用湿毛巾为他降温。小杨清醒过来时,段磊激动地一把抱住他,而小杨在段磊怀里哭成了泪人。这件事后,战友们记住了军医段磊。
勤奋好学,乐于助人,以诚待人,这就是大家心目中的段磊。
二
4月14日,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地震。
4月16日,听闻部队要去玉树,正在值班的段磊二话没说,背上药箱一路小跑来到车前。就在段磊要爬上车时,卫生队队长王顺喜一把拉住他,劝他说,玉树海拔高,你身体单薄,上去了吃不消。但段磊说了句“我能行!”便抢着跳上了运兵车。
部队抵达玉树后,面对满目的残砖碎瓦,段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顾不上休息,立即和战友们一起迅速搭起了简陋的卫生室,并连夜展开伤员救治工作。连续几天的工作,累了,用冷水洗把脸,实在顶不住了就在医疗器械箱上躺一躺,打个盹儿。在救治伤员的同时,段磊不停地往返于机场、医院、灾区和受灾群众安置点,背着50多斤的喷雾器给宿营地和临时搭建的安置点消毒,为战友们取药、送药、注射破伤风疫苗。
玉树地震后,“大藏经阁”作为灾后文物保护单位,被列为支队的执勤点之一。执勤点地处半山腰,交通不便,吃水难、吃饭难。得知此事后,段磊利用巡诊间隙,天天为执勤点送饭送水,风雨无阻。6月初的一天中午,一场冰雹之后,大雨瓢泼而至。就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中,正在执勤的战士张全喜看到段磊由远而近,从山脚来到他身边。看到背着50多斤重的喷雾器、手里抱着矿泉水的段磊出现在面前,大家感动极了。
时间匆匆而过,段磊和执勤点的官兵们成为了朋友,大家亲切地喊他“送粮班长”。一天中午,执勤点的战士们煮好了方便面,等待段磊。
“我们等到下午,面都凉了,也没见到段班长的身影。在灾区的50多天里,还是头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执勤点的战士张全喜说。
段磊怎么了?山上,执勤点的官兵们正焦虑地等待着。山下,在清理废墟的扎西大同村片区,两名战士搀扶着一名体型瘦弱的战友向巡诊车方向走去。
段磊晕倒了,与战友清理废墟时,他突然一头栽倒在地。
“当时,我们正在搬运压制板。那天,段磊发着高烧,脸色不太好,我们劝他休息,可他不听。”战士韩朴升说。
晕倒后的段磊并没有休息。“我们把他扶进巡诊车里,二十多分钟后,段磊醒了。医生劝他休息,可他只吃了几片退烧药和感冒药后,又跟我们回去了,当时他身体有点弱,行走有点吃力。”战士熊详详说。
在高原感冒容易引发肺水肿等其他病症,这点作为卫生员的段磊很清楚。“我们卫生队男卫生员不多,我就想再坚持几天……”段磊说。
知道段磊在玉树抗震救灾,远在陕西乾县农村的父亲段军库很担心,每个星期都会和儿子通一回电话。得知段磊感冒后,段军库极力要求儿子回西宁,可是段磊说:“这个时候没人下西宁,总队首长50多岁的人都能坚守一线,我怎么好意思请假。”
就这样,原本身体瘦弱的段磊带病坚持在工作岗位上,三次晕倒在救灾一线。在玉树抗震救灾的52天里,段磊救治受伤群众200余人,实施消毒面积3万多平方米。
三
从玉树回来后,段磊的眼睛和腿部都出现了浮肿。他的战友描述,当时段磊的脸肿得像胖子一样。领导发现后,要他到医院治疗。经过近半个月的治疗,段磊身上的浮肿消退了,明显白了点,也胖了点。
父亲段军库打来电话,问他今年过年能不能回家。
“当兵5年他只回了一趟家,想和他一起吃顿饭都不行。今年,段磊23岁了,我们在老家托亲戚,想给段磊介绍个对象。”段军库说。
在段军库和妻子商量着给段磊介绍对象时,段磊打来电话,部队接到通知,他要和战友们一起去格尔木抗洪抢险,介绍对象的事等他从格尔木回来再说……
在海拔4200米的温泉水库,段磊和战友们顶烈日、冒风沙,背沙搬石、修筑防洪堤坝、搭建救灾帐篷、安置受灾群众。由于水库大坝险情日益严峻,格尔木河下游的9000多名居民需要连夜搬迁至安全地带。扎西才让家养着30多头牦牛,当做好老人的思想工作时,泄洪主干道格尔木河的水位已经逼近历史最高值,情况十分危险。段磊和战友们赶紧牵着老人家的牛连夜转移。漆黑的夜伸手不见五指,在泥泞中,战士们一路小跑,愣是将老人家的牛都转移到了安全地带。没顾上休息,段磊又连夜到群众安置点发放药品。天亮时,段磊又出现在抗洪现场,搬运石块,抢装沙袋。在连续7个昼夜的奋战中,个头不高,体型偏瘦的段磊皮肤更黑了,体重更轻了。7月10日晚,劳累过度的段磊晕倒在大堤上。他醒来时,发现自己在帐篷里吊着点滴。他二话没说,拔掉针头,从医生手中抢过一瓶葡萄糖,就冲进了茫茫夜色中。
7月12日凌晨,泄洪渠两侧突然塌方,情况紧急!段磊和战友们急速赶到堤坝,跳进冰冷的深水,打木桩,运沙袋……下午1点左右,在水中已奋战13个小时的段磊突然脸色蜡黄,呼吸急促,一头栽倒在水里。段磊被战友们送往格尔木市人民医院后,他被确诊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四
让段军库没想到的是,再次接到西宁这边的电话,得到的竟是儿子病危的通知。连夜赶来,在病床前见到段磊时,段军库差点认不出自己的儿子。
“当时段磊已经变样了,脸肿得厉害,眼睛睁不开,眼泪都是黄色的。”段军库说。
从格尔木市人民医院转到武警青海总队医院住院时,段磊认为他的病情没那么严重,想回单位参加支队士官晋级培训。可是,几天后,段磊被确诊为尿毒症晚期。由于消化道出血,段磊难以进食,吃下去的东西一会儿又吐了出来。长时间的营养不良和过度服用药物,使他肤色发黄,体重下降,全身出现了药疹。本来身体瘦小的他,病后,更瘦了,体重从60公斤下降到40多公斤。
“段磊15岁那年,我得了急性阑尾炎,疼得在炕上打滚,家里只有段磊一个人,他哭着找了一辆架子车,走了一里多的上坡路,把我送到了医院……”段军库怎么也想不到,他心中一直坚强的娃,如今,躺在病床上,瘦成了这样。
经过医生们的精心治疗,几次病危的段磊病情已经有所好转。
12月9日,当我问段磊还有什么愿望时,病床上的段磊小声说,想早点好起来,想回家看看。这时,在床边的段军库强忍着泪水,对我说:“段磊从小就是个听话的孩子,希望他能好起来,能陪我去吃顿饭……”
在病房,我有一个问题迟迟没有开口问段磊,因为身体虚弱的他已经不能再说太多的话了。
从玉树到格尔木,从抗震救灾到抗洪抢险,什么是他带病坚持奋战70多天的动力?
段磊似乎明白我想问什么,他在病床上用颤抖的手行了一个军礼。这个军礼行得如此艰难,却又这样庄重,诉说着一名普通士兵对人民群众的忠诚大爱。
“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离我们远吗?青春在极地燃烧,段磊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这种激励每一个青海人勇敢奋进的伟大精神。(作者:张海虎 武政宣)
短评:用青春书写大爱
在这个冬天,一名普通的战士,感动着青海。他的名字叫段磊,是武警青海总队西宁支队的一名卫生员。
“4·14”玉树地震,段磊赶赴灾区抗震救灾,每天连续工作20个小时以上,感冒了只吃几片退烧药,52天的劳累,使他患上急性肾炎。在病情确诊后,段磊隐瞒病情,又请缨投身格尔木抗洪战斗,奋战20个日夜,直至病情加重,一头栽倒在堤坝上,最后被确诊为尿毒症晚期……
岁月无迹,青春有痕。这名二十来岁的80后战士,让人想起去年长江大学学生救人献身的“长江人链”,同样的青春,在大爱与奉献中升华,定格为人间永恒的美德,将永远激励着善良的人们。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青春是证明生命丰盈的激情篇章,当代青年是充满社会责任感的一代,是敢于担当的一代,是用自己的行动赢得社会尊重和认同的一代。
同时,作为一名军人,段磊牢记使命、忠诚奉献,努力在本职岗位上追求卓越、争创一流,他身上折射出的是一名普通战士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私奉献和对工作的不懈追求。这种优秀品质,以及“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革命精神,是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伟大体现,顺应了“创先争优”的时代课题。
从玉树到格尔木,从抗震救灾到抗洪抢险,带病坚持奋战七十多天,段磊也用自己的行动,深刻诠释了“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伟大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他的事迹,将激励着每一个青海人奋勇前进!
(责编:阿菌)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