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佛转世制度为藏传佛教所特有。活佛,藏语称“朱古”,意思是佛的“化身”。按照藏传佛教的观点,那些佛学造诣精深、修证高超的高僧大德在完成佛业圆寂后,他的灵魂又转生为新的肉身,继续完成弘法大愿、普度众生,这种转生为前世化身的人,称为前世的转世灵童,即此活佛的下一世。活佛转世的过程有一整套既定的仪轨和批准手续,是一个法定的程序,没有随意性。否定它的法定程序,也就否定了活佛转世制度,违背了历史惯例和佛教仪轨,也就违背了历史定制。
活佛转世制度是怎么来的呢?
活佛转世制度是藏传佛教解决传承问题的一大创举。早在公元13世纪,由噶玛噶举派首先创建。创始人是噶举派楚布寺寺主噶玛拔希。噶玛拔希(原名却吉喇嘛,“噶玛”系教派名,“拔希”意即汉文之法师),是藏传佛教传说中仅次于莲花生大师的一个“神通”人物。他出生于康区,聪颖勤奋,坚持苦练修行,十年不断,密法功力高深,在我国蒙藏地区享有很高的声望。他在世80年,曾受元世祖忽必烈召见,并命他经常随侍左右,噶玛拔希执意不肯受命。后又谒见元宪宗蒙哥,受蒙哥封为国师,赐予他金边黑帽(是为噶玛黑帽系,此帽一直传承至今已达700多年)及一颗金印。他一生中既经历过藏区激烈的教派之争,又一度卷入蒙古上层争夺汗位的斗争之中,因而曾被元世祖拘捕入狱和流放他乡。后来,元世祖忽必烈鉴于他在蒙藏地区有较大影响,释放他并准许他还乡和自由传教。噶玛拔希经宁夏、甘肃、青海等省,沿途传教,历时八年之久,才回到西藏楚布寺。
噶玛拔希回藏后看到西藏教派林立,争夺地方权势的斗争十分激烈,一心想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教派势力,但是那时他已80高龄,力不从心。他临终之前,把弟子邬坚巴叫到身旁,口授遗言:“我死后,在远方的拉堆,一定会出现一名继承黑帽密法的传人。在他未来之前,你就暂时作为佛的代理”。说完,他将头上的金边黑帽亲手戴在邬坚巴的头上,旋即圆寂。邬坚巴依据他的遗言,于1288年,在后藏贡塘地方寻找到他的转世灵童,取法名让迥多吉,这就是西藏第一次确认一个幼童为其前辈的转世,也是藏传佛教历史上第一位转世活佛。藏传佛教活佛转世自此开始。黑帽噶玛巴活佛的转世,至今已转至十七世。
此后,活佛转世为许多教派所接受和效法,在整个藏传佛教中逐步形成了活佛转世传承的制度。而将这一制度推而广之的,应数15世纪由宗喀巴创立的格鲁派。该派所有的大小寺院都实行活佛转世,废除过去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的作法,从而使活佛转世制度进一步完善,不仅形成了历史惯例,并且形成了一整套活佛转世理论和传统仪轨,沿袭至今。
扩展阅读:您还知道其他哪几个活佛系统?
在藏传佛教各派中分别产生了不同的各类活佛系统。这里就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活佛系统作简要介绍。
噶玛巴活佛系统的称谓,是以自己所属宗派的名称命名的,即取自噶玛噶举派的“噶玛”(ka-rma)一词。追本溯源,该宗派的名称得自祖寺的寺名。公元1157年,都松钦巴在昌都类乌齐附近的噶玛地方创建一座寺院,随即取名为噶玛拉顶寺(或称噶玛丹萨寺)。他在该寺大力宣讲噶举派教法以及自己的佛学观点,遂形成噶举派中最具活力的一支派别,并以噶玛拉顶寺的寺名作为该派的名称。后来噶玛噶举派中产生藏传佛教史上第一位转世活佛,亦以宗派的名称命名;当噶玛噶举派中形成二大活佛系统时,仍然称“噶玛巴”,即分别称“噶玛巴?黑帽系”和“噶玛巴?红帽系”,其中红帽系活佛转世至第十世时被迫中断;而黑帽系活佛一直沿袭下来,至今已转世至第17世,即第17世噶玛巴。总之,噶玛巴活佛是藏传佛教史上历史最悠久、转世最多的一大活佛系统。
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等格鲁派活佛系统的称谓,是历代中央王朝授封的。公元1578年,第三世达赖索南嘉措在青海湖畔的仰华寺与蒙古土默特部阿拉坦汗会面,互赠尊号。阿拉坦汗赠索南嘉措以“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喇嘛”,阿拉坦汗后报明朝,经明庭册封得以确立。其中“瓦齐尔达喇”是梵文Vajra-dhra的音译,意为执金刚;“达赖”是蒙文音译,意为“大海”;喇嘛是藏文音译,意为“上师”。这就是达赖喇嘛活佛系统称谓的最初由来。公元1653年,清朝顺治帝又授封第五世达赖喇嘛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从此达赖喇嘛这一活佛系统的称谓才被确定下来,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二大活佛系统之一的尊号。达赖喇嘛(ta-la-Bla-ma)被藏传佛教认定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现已转世至第14世。
班禅额尔德尼(Pan-chen-Aer-Te-ni),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二大活佛系统之一,被认为是无量光佛的化身。公元1645年,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向第四世班禅?罗桑确吉坚赞赠以“班禅博克多”尊号。尊号中的“班”字是梵文"班知达"的缩写,意为通晓“五明学”的学者;“禅”字是藏文"禅波"的缩写,意为“大”或“大师”;“博克多”是蒙语,意为“睿知英武的人物”。从此班禅成为这一活佛系统的称谓。公元1713年,清朝康熙帝又授封第五世班禅?罗桑益西为“班禅额尔德尼”。“额尔德尼”是满文,意为“宝”。之后,班禅额尔德尼这一称谓被确定下来。现班禅额尔德尼活佛系统已转世至第11世。其驻锡地为西藏日喀则札什伦布寺。
帕巴拉活佛(Vphags-pa-lha)系统的称谓,是以印度佛教史上著名的圣天大师的名字命名的。藏文“帕巴拉”是“圣天”的意译。历代帕巴拉活佛的驻锡地为昌都强巴林寺,现已转世第11世。
嘉木样活佛系统的称谓,是以创建甘肃拉卜楞寺高僧的尊号命名的。因为这位博学的高僧成为第一世嘉木样活佛,其全称在藏文中写作 Vjam-dbyngs-bzhad-pa“嘉木样协巴”,意为“文殊”,嘉木样活佛即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贡唐活佛(gung-thang)系统的称谓,是以贡唐寺的名称命名的。第一世贡唐活佛的晚年是在西藏贡唐寺度过,并在该寺转世;从第二世贡唐活佛开始迎请到拉卜楞寺驻锡,故历代贡唐活佛的驻锡地为拉卜楞寺,而不是西藏的贡唐寺。现已转世至第六世。
此外,还有其它许多活佛系统,诸如章嘉活佛、哲布尊丹巴活佛、夏茸尕布活佛、热振活佛、多杰札活佛、夏日东活佛、策墨林活佛、第穆活佛、司徒活佛、降阳钦则活佛、土观活佛等等。
(编辑:鹤喆 责编: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