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

首页 > 藏传佛教 > 宗教艺术

藏族壁画:绘在墙上的生命哲学

意娜   发布时间:2013-08-12 15:30:00   来源:中国经营报

  与轮回奇妙相应的,是藏族寺庙壁画里独有的回文诗图案,与普通的壁画相比,它既是具有视觉审美效果的画,更是一首诗,必须要懂得藏文的人才能欣赏。回文诗在藏语里叫做“贡桑廓洛”,意思是尽妙转轮,是一种很难的藏文诗歌形式,内容大多是宗教题材。图案为圆形或方形,画面的装饰非常丰富。它妙就妙在回文图案诗可以从图案的纵、横、斜,乃至中心向各个方向诵读,不管是顺读、倒读还是交叉着读,只要循着一定的规律,都能成为完整的诗。

  离开日喀则市区不到三十公里,就到了迄今已经建成700多年的夏鲁寺。寺中的壁画多是宋元时期完成,汇集了藏地、汉地与尼泊尔画派的不同风格,保存完好。在众多的壁画中,多康大殿一楼的内回廊西面的墙壁上,有一幅汉族工匠画的布施图,画工细腻,线条飘逸。里面画的都是汉人,建筑也都是汉式的大屋顶,人们都穿着宋朝的官服,脚蹬黑靴。最有意思的是,在画面上的路边餐馆里,卖的都是内地最常见的包子馒头!

  回到拉萨,我们又专门前往大昭寺去看据说是藏区最早的寺院壁画。在大昭寺大殿二楼外回廊的北面和东面墙壁上,画着各种佛像,都与其他常见的寺庙壁画风格完全不同。这些是建造大昭寺时,请尼泊尔人绘制的。画面线条粗犷简练,用色简单纯粹。大概是当时还没有可以用来进行勾描细处的画笔,线条的勾勒用色都很厚,尤其是金粉点饰之时,往往都成为一块突起的色块。人物造型则是典型的“犍陀罗”风格,女性特征突出,胸部和臀部特别丰满,腰部又异常纤细。

  在考察壁画的途中,曾经有很多游人问我,藏族有著名的壁画家吗?在藏族艺术史上,不仅有著名画家,甚至还有著名的画家家族。可是他们的数量与如此浩大的壁画规模相比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因为藏族艺术总的来说是匿名的,由于作为宗教艺术存在,艺术创作的过程就是修行的过程,创作者并不将自己视为艺术的主宰,总是谦卑地将自己隐匿在佛祖的智慧之下,将自己的创作视为内心中佛与菩萨教诲的“再现”。他们为能弘扬佛法而荣耀,为能成为方便应身的角色而自豪。他们谨遵法度,将自己伟大的艺术创作隐匿到渺小的自我奉献之中,他们甚至并不认为这是奉献,而是修行、解脱和为佛法应该做的事情。

  在藏族艺术创作中,甚至连作者的名字都不曾留下。唐卡没有落款、壁画没有落款、音乐不知作者,雕塑、建筑更没有落款。这不仅是古代藏族艺术的特征,就连成型于上个世纪中期的《康定情歌》作者也至今是谜。虽然近千年来一代代藏族艺术家大都不曾留下自己名字,但是他们却集中了藏族百姓的智慧,用他们的画笔,传承、保护和发展了藏族文化,并使其流传至今成为当今世界上最灿烂的艺术瑰宝之一。

(责编:翟新颖)

我要留言: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336000
京ICP备 140568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