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藏传佛教盛行于藏族社会,作为其特殊产物的寺院经济对藏族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吐蕃王朝以来,寺院经济在藏族社会中渐行渐盛,尤其是格鲁派兴起以后。在历史上,庞大的寺院组织并不单纯是宗教活动的场所,它曾占有着西藏数量众多的土地和农奴,除了经营农、牧两大领域外,还广泛涉足于商业、手工业、运输业、信贷业等各个社会经济领域。持有巨资的寺院集团无可置疑地成为高居于西藏社会上层的经济实体和政治集团,成为西藏封建农奴制三大领主中最大的一支,并延续到民主改革之前。客观地来说,目前它对藏族社会还有很大的示范和辐射效应,可以说,藏传佛教寺院经济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社会影响。国内外学术界对该领域给予了一定地关注和探讨,但是由于相关文献的缺佚和第一手资料的零散性导致了目前的研究明显不足,可以说该领域仍存在许多学术空白点。
国内关于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学术研究开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确切地说应该是改革开放以后。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期,在这五十年中,尤其是后二十年的发展中,学术界对寺院经济的研究给予了较高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所公开发表的论文)就寺院研究从1872—1949年的85篇到1991—2000年的384篇,其中对寺院经济的研究从1980—1990年的12篇增至1991年—2000年的36篇,到2010年为止专题性论文有70余篇。这些文章或力尽微观分析,展现某时某地寺院经济的轮廓;或极力宏观概括,求索寺院经济发展的轨迹,可以说各有所长。大致来说,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更多地是从封建农奴制角度入手,对其本质与封建剥削属性的研究偏多;进入80年代以后,研究范围和视域逐步拓宽,在理论和方法上也有了更多的创新。尤其是近十年来相关成果(主要是单篇论文)不断增多,学术界关注度日渐高涨,逐渐成为藏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
二、三十年来国内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研究情况评析
解放前的各类涉藏文献中或多或少对藏传佛教寺院特权、僧人持财及其经济现象给予了早期的描述和记载。这些著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是资料的积累过程,但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研究。解放后,在藏族地区的大调查中,挖掘了一批西藏及其他藏区有关寺院经济的原始史料和档案资料,为该领域的学术性研究提供了可资利用的粮秣,与此同时藏文资料也被学者们所积极利用,在汉藏文献的结合下开始了对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专门研究。较早的一篇是王森先生与王辅仁先生合著的《废除西藏喇嘛寺庙的封建特权和封建剥削》[1],该文以西藏三大寺院为例,介绍了民主改革之前西藏藏传佛教的寺院组织制度、寺院经营的财产和各项差役以及寺院上层的封建特权等方面的内容。之后,有关西藏寺院领主和寺院经济的研究陆续问世,这当是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研究的初始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各个学科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有关寺院经济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应地发展,相关专著及论文也不断出版发表,推动了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研究的繁荣,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现分类介绍如下:
(一)从出版的专著来看,目前国内有关寺院经济研究的专著也并不多,只有一位学者做了探讨,即梅进才先生著的《中国当代藏族寺院经济发展战略研究》[2],该书研究了藏区寺院经济的形成、寺院经济管理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寺院经济的指导方针等多方面的内容,并提出了寺院经济作为特色经济,是藏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观点。该书侧重于当代藏族寺院经济的调适研究,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做了有价值的探讨,但是有关寺院经济的历史考察有所欠缺。另外,涉及较多的还有《西藏宗教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3]一书的第五章专门分述了“西藏寺院经济”的产生、发展、特点及其社会地位。还有《中国寺庙文化》[4]中也有部分有关西藏寺院经济的资料。藏文出版物中,直接研究西藏寺院经济的专著也很难看到,不过在一些论著中也有部分章节性的涉及,如《原西藏政府与政教相关的法规、制度、条约等集锦大全》[5];《色拉寺简史》[6];《藏族寺院文化概要》[7],还有《热贡游记》[8]等。以上著作在分述的章节中对该问题做了很有意义的探讨,但不足之处是缺乏系统性和专题性。
(二)从公开发表的论文来看,现有的研究成果基本上是以单篇论文的形式为主,到2010年6月份为止,笔者共搜集到了专题性论文70余篇,疏漏之处还望方家指正。
1. 关于寺院经济理论方面的研究
这一类研究属整体性、宏观性研究,包括藏区寺院经济所属的土地关系、寺院经济的概念、涵义、产生的原因及社会功能等问题的分析。代表性的有东噶仓·才让加先生前后有三篇文章进行了系列性探讨[9],如《藏传佛教寺院经济正义》、《关于藏族寺院经济的概念、结构及作用的探析》以及《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环境与藏族寺院经济—藏族寺院经济研究之六》,前两篇文章对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涵义、概念、结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定位,非常有益于今后研究中的规范性和统一化。后一篇文章则集中探讨了当前寺院经济的社会适应问题。又如《藏族寺院经济发生发展的内在缘由》[10],认为藏区寺院经济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随历史时期的变迁而变化,在政教合一制度未形成之前,寺院经济的扩张主要是宗教组织通过政治干预向世俗贵族索取利益,而政教合一制度形成后则两者伙同加大对广大农奴的盘剥,文章在理论分析上很有见地。持同样观点的还有《浅析西藏寺院经济产生与发展的动因》[11],该文对西藏寺院经济有深层分析,认为西藏寺院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宗教组织对政治的干预来实现的,政教合一制度确立后,三大领主之间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利益分配格局,但文中有些数据存在出入。
还有《藏区寺院经济一瞥》[12]概述性地介绍了藏区寺院经济的全貌;《甘肃藏区寺院经济探析》[13]以甘肃为例谈讨了藏区寺院经济的来源及特点,同时还分析了寺院属民的各种劳动负担和租佃关系。此外,还有《四川藏区寺院经济的特色及其功能》[14]、《四川藏区藏传佛教寺院宗教经济的思考》[15] 等探讨了寺院经济的社会功能性,分析了寺院经济的性质和作用,提出了现代藏区发展中的正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