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寺酥油花
塔尔寺西北隅的一处庭院是年近五十的艺僧印巴尖措自己设计的,夏日里的花儿在不大的花圃里开得正艳。二层的阁楼上,穿着藏红色袈裟的印巴尖措正在给自己的唐卡新作《释迦牟尼佛的八大弟子》打底稿。
坐落在“八瓣莲花”中的青海塔尔寺因先建塔后成寺而得名,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塔尔寺中被称为高原奇葩的“酥油花”,同绚丽多彩的壁画、富有立体感的堆绣统称“艺术三绝”。
印巴尖措15岁时在塔尔寺出家,回忆出家时的经历,印巴尖措微微一笑,说是“缘分”使然。始入塔尔寺的印巴尖措先在时轮经院学习佛教经典,后被选为塔尔寺上花院“酥油花”制作艺僧,同时跟随塔尔寺老艺人逐渐掌握了酥油花、泥塑、唐卡、壁画及彩粉时轮金刚坛城的制作。
据印巴尖措介绍,“酥油花”制作是因宗喀巴大师的一个梦而起。17岁时,印巴尖措有幸跟随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赴西藏交流“酥油花”的制作技艺,并在大昭寺发下宏愿:“当我有能力时,一定要为自己所在的寺院绘制一幅大型壁画。”
作为艺僧,绘画、诵经是印巴尖措最主要的功课。至36岁时,印巴尖措卸任时轮经院管家一职,拜西藏勉唐派大师丹巴绕旦进修绘画技艺,三年的异域求学,印巴尖措的绘画技艺进一步精进。40岁时,印巴尖措偕同12名艺僧为塔尔寺释迦牟尼佛殿绘制了一幅长33米、高2.6米的的大型壁画《释迦牟尼生平图》,圆了17岁时的宏愿。
“绘画是一种修行,很苦,要坚持,要有毅力,要有缘分。”印巴尖措说。
印巴尖措笑谈自己现在属于“退休”状态,“除了画画,带徒弟,哪儿都不去。”但印巴尖措关注生态环境,更关注藏传佛教艺术的未来走向。
印巴尖措说,塔尔寺历史上有一位叫却西的画师,是传统塔尔寺绘画艺术风格的代表,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但时至今日,却西画法的唐卡保存较少,传承体系已经中断,有些绘画的细节处理技巧已经失传。
“现在我们正尝试找回却西唐卡的画法。”印巴尖措说,“却西画法的唐卡主佛后面的风景,融入了塔尔寺当地的植物,看到这样的唐卡就能认出这幅唐卡出自哪里。另外,人物的衣纹、勾金、脸部处理都非常精妙。现在我们还在试着找回过去一种绿色的、光滑细腻的颜料,但还需要缘分。”
针对现在社会流行的借助其他绘画技巧,画一些传统唐卡所不涉及的题材,即“创意唐卡”,印巴尖措说,唐卡是宗教信仰的产物,是用来供奉的,但现在商业化后把它当作工艺品,“不能为了增值而丢失传统。”
印巴尖措也表达了对塔尔寺“艺术三绝”之一的“酥油花”传承的担忧,他说艺人的培养很缺乏,应该由寺院组织先从基本的绘画基础开始,慢慢就会后继有人。
印巴尖措说,想在家乡办一所绘画学校,免费教,让青年人拥有一技之长,要把传统的东西诚实地保留下来。
“我花了三十年时间将这些手艺学了下来,不能带走,应该传给后人。”印巴尖措说,对后人有益的事情,有生之年要多做。
原标题:通讯:塔尔寺艺僧印巴尖措“退休”后的新梦想
(责编:翟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