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

首页 > 藏传佛教 > 新闻聚焦

专访阿旺嘉措仁波切:藏传佛教是传承圆满的大智慧

胡月冉   发布时间:2014-12-03 14:53:00   来源:大公网

\

阿旺嘉措上师欢喜自在 (摄影:姚勇)

\

阿旺嘉措上师做客《盛世菩提》接受大公网副总编辑史利伟的采访(摄影:姚勇)

  大公网讯(记者胡月冉)“快看,到了,到了!”,听到消息,守候多时的众人不觉精神一振。只见一位年逾不惑的红袍僧人缓步下车,他身材高大挺拔,面庞黝黑却透着中原人鲜有的光泽,一双圆目清亮异常,见到众人向他走来,即端身正立,双手合十。他就是大公佛教《盛世菩提》栏目本期的嘉宾青海陀乐寺住持阿旺嘉措上师,这也是大公佛教首度深入报道藏传佛教。

  大公网副总编辑史利伟邀请阿旺嘉措上师共同参观了大公网文化墙,回顾了《大公报》的百年足迹,并恭请上师为我们开示藏传佛教的特点及传承。演播室内,阿旺嘉措上师为大家开示佛法的奥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令在场众人诧异万分。随行的吴居士告诉记者,为了更好的指导汉族弟子修习佛法,师父从2005年就开始学习汉语了,所以汉语才能这么流利。汉语的难学程度是世界公认的,上师为了弟子能够如此发心,实在令人感佩。

  藏传佛教的历史:藏王兴教 译经弘法

  “藏传佛教有1300多年的历史,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语系。大规模地传入西藏是从藏王松赞干布时期开始的。”随着阿旺嘉措上师的详细讲解,藏传佛教的恢弘历史仿佛跃然眼前。原始藏区,藏族人异常野蛮,藏王松赞干布便派具有大智慧的人前往印度求取佛法,通过让藏民学佛,调服人心。并派遣藏族语言学家吞弥·桑布扎到北印度学习梵文,回到藏区后在梵文的基础上创立了藏文。藏文的创立使得佛法得以译制,此后佛法在藏地大兴。其后赤松德赞时期,印度莲花生大师进入藏区,创立宁玛派。之后,印度的大乘经者不断涌入藏区。因为藏文建立在梵文的基础之上,两种语言有共通之处,学习起来较容易,这就促进了佛经的翻译,在这个时期翻译了许多的佛教经典。上师还告诉我们,汉传佛教经历过四次灭法,藏传佛教同样也经历过灭法的磨难。朗达玛王时期,受王权更迭的影响,藏传佛教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历史上称为朗达玛灭法。朗达玛灭法之后,藏传佛教从前弘期进入了后弘期,著名的仁钦桑波大师等藏区的先辈前往印度学习经典,回藏区以后译制了许多佛经,使得藏传佛教的传承得以延续。

  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的区别

  藏地的一切在普通人的眼里都透着一股神秘,藏传佛教更是神秘之外,还透着点高深莫测。阿旺嘉措上师告诉我们,藏传佛教是显密双修的法门,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相比,藏传佛教保存的是原汁原味的佛教。因为佛教在传入汉地的时候,汉文化已经非常兴盛。佛教传入汉地以后,融合了很多汉文化的内容。但佛教传入藏地时,藏地还没有形成藏文化,甚至连文字都没有,所以藏传佛教将佛教保存的最原汁原味。

  藏传佛教的修习方法也有别于其它两大语系。汉传佛教和南传佛教都是直接学习“经”,而藏传佛教要求先学“论”,再学“经”,然后学“续”。经,就是释迦牟尼佛亲自讲的显宗的法门;续,就是释迦牟尼佛亲自讲的密宗的法门;论,菩萨们的著作就叫论。

  有资格的上师要具有五个条件

  阿旺嘉措上师告诫我们,初入佛门的信众想要很好修习藏传佛教的佛法,就必须要得到上师的指导。而有资格的上师最起码要具有五个条件:第一,戒律要清净;第二,佛法要圆满;第三,要慈悲;第四,要有传承;第五,能够指引你找到解脱之路。初学者应拜具有这五种资格的人为上师,否则就会被误导。而上师也不是拜的越多越好。具有大智慧之人,能够将众多上师的思想融合吸收,化为智慧。而普通人,这个上师那里听一个观点,那个上师那里听一个观点,到最后无法融合吸收这些观点,就会变成矛盾。

  作为佛教徒一定要爱国爱教

  学佛之人,皆是向善之人,皆是具有大爱之人。“如果你连自己的国家都不爱的话,还谈什么爱六道众生呢?所以作为佛教徒,一定要爱国爱教。”阿旺嘉措上师很严肃的为我们开示道:“爱国就是爱我们的家,也是爱我们自己。我们的大家——国家平安了,我们的小家才能平安,大家兴旺了,小家才能兴旺。”

  在上师的讲述中,藏传佛教渐渐的褪下了神秘的外衣,呈现它的本真——倡善止恶、修学严谨、传承圆满的大智慧。

我要留言:

         
热文推荐
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336000
京ICP备 140568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