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拱上的彩绘图案之一。
想到将会在巴沃·祖拉陈哇大师生活过的寺院内参访,大师当年神闲气定的风骨便立即浮现在眼前。压抑住兴奋的情绪,我们一行紧紧跟随格桑,进入到寺院的一层经堂大殿,眼前的景象顿时让我屏住了呼吸:只见在灯光昏暗的殿堂内,矗立着二十根并不高大的立柱,但在立柱的上方,却顶立着一排排形态奇异的木构斗拱,斗拱的式样有的是十字形,有的呈一字形;有的斗拱是单层式样,有的却由三层斗拱重垒而成,由小到大逐层扩大展开,还有的是在十字斗拱上面再承接一层一字形的斗拱,其构造设计之精巧让人难以想象。在斗拱的各个拱翼上,绘满了五彩绚丽的图案,有姿态各异的佛像,也有各色团花、卷草、莲荷等装饰性纹饰,斗拱顶端有的还用梵文兰查体描金钩写的吉祥语,与木构建筑的精致相映成趣。
大殿的四壁上保存着色彩艳丽的壁画,其中一幅壁画绘制的是寺院历史上的著名高僧和祖师传承,壁画中的人物神态安详,有的正座,有的侧座,都身穿红色袈裟,高僧们头上有的戴着黑色镶有金边的僧帽,有的戴着红色的僧帽,都是噶举派僧人著名的衣着特征。壁画中有一位高僧位置显赫,居于这幅壁画的中心,在红色的僧衣外面披着一件白地红花的外袍,可能是拉隆寺历史上著名的活佛。看来,寺院虽然现在已经改宗格鲁派,但在壁画上还忠实地反映着寺院各个教派在此传承教法的悠久历史。与其他西藏佛教壁画略微不同之处,在于经堂中用如此大幅的画面来绘制寺院的宗教传承世系,而不是绘制宗教题材的故事,明显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喜珠拉康内的石刻。
大殿的二层也绘满了壁画,我沿着陡峭的木质楼梯登上二楼的殿堂,虽然殿堂内的光线也十分阴暗,但借着手电筒的亮光,还是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壁画的内容。在一幅拉隆寺全景图前,我停住了脚步。这幅壁画采用了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画面用色十分清淡,以全景式的布局将拉隆寺全盛时期各个佛寺殿堂、僧人修行处绘制出来,只见在高山流水、森林深处,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一座座佛教筑物,壁画的整体风格和汉地的青绿山水画十分相似,在众多色彩浓重的宗教题材画中具有别样风味。
从二楼向上,可以登上寺内最高的金顶,站在这里向下俯瞰,山谷中的村子和四面环抱的青山绿水尽收眼底,景色令人陶醉。阵阵清冷的晨风摇动着金顶上鎏金金幢上的铜铃铛和五彩经幡,与远方传来的林涛声汇成一体,仿佛是来自天籁之音。在金顶上停留片刻,我方才体会到当年绘制拉隆寺全景图的藏族艺术家们对大自然那种精妙而深刻的领悟,在他们的笔下,深山藏古寺,古寺隐林中,自然和人文景观竟是这样和谐的交融在一起,眼前的景色,不正是壁画中“山水寺院图”的真实再现么?